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甘川交界处白龙江畔的郎木寺,是甘肃省会兰州去四川九寨沟旅游线路上的一处著名藏传佛寺。这里群山环抱,景色绮丽,既有殿堂宏伟,白塔高耸,经廊遍布,法号悠悠的佛国氛围,又可见雪岭摩天,峭峰纵峙,森林茂密,溪泉奔涌的自然风光。
其实,郎木寺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寺院,而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以寺为名的一个乡镇。在游人眼里,也还包括与之毗邻的属于四川省若尔盖地区的格尔底寺的一方属地。两寺各有归属,遥相呼应,据说取名意义也基本相同,只不过译音有别而已。“郎木”藏语“仙女”之意,“格尔底”亦与之有关,都源于这儿一山洞中有酷似玉女之石和禅林深处有一名为“德合仓”的虎穴,由“虎穴中的仙女”而演绎出的一段浸透着浓厚宗教意味的古老传说。
然而,最具吸引力的却是每年以正月十三晒佛大法会为主的盛典。四邻八乡,百里之外的藏胞信众们纷纷动身赶赴这里。一时间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使这个方圆十几里的小镇热闹非凡。来自周边省市和北京、上海、福建、广东以及港澳、欧美等地的上百名摄影采风者们也云集于此,成为朝圣者队伍里的另类。
看看暮色中灰白的雪山,踏着冰冻溜滑的江边小路,影友们最担心的是天气。房东却笑道:“你们放心,哪怕是今晚下大雪,明天也会出太阳。” 说来也怪,据说自他们记事起,这一天就从来没阴过,年年如此。顶着刺骨的寒风,抬头仰望阴云四伏还不时飘落雪花的天空,我们赶紧回房上炕,围着被子等天亮,暗暗祈祷明天日出,好给佛爷照个光辉形象。
天亮前,虔诚的信徒们还在酣睡,各地的影友们便都扛着设备背着包,三三两两摸黑而出,往白天踩好的点上跑,生怕好位置让别人抢占。大家在晨风里搓手跺脚,终于等来了东方的鱼肚白,真是一个晴天。可惜的是渐渐发红的天上却不见一朵云彩,那太阳鲜红透亮一丝不挂,如圆球一样从东边的山崖豁口弹出。顿时,近处的郎木寺便被镀上了一层金光,那高高的尼泊尔式佛塔更显金碧辉煌。在晨曦雾霭中,藏汉结合的殿脊飞檐和佛塔宝顶都金光闪烁,十分夺目。远处格尔底寺的白塔正沐浴在霞光里,在巍巍雪山蓝灰色背影映衬下,如金雕玉琢,肃穆圣洁。尤其是那一缕从山脚下蒸腾而起的白雾渐渐浓郁,使塔寺楼阁如浮海上,大有济航渡船之感。这时,法号声声,低沉悠远,人影憧憧,烟雾朦胧,真是宛若仙境了。
上山坡晒佛台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衣着华丽,好像是参加藏族服饰表演似的,让人眼花缭乱。约莫到了9点多钟,在两队手持经幡伞盖和各种法器旌旗以及鼓钹螺号的仪仗乐队导引下,头戴黄色宗喀巴高冠,身披玫瑰红僧袍的大喇嘛们走出寺门。身后几十个健壮的青年喇嘛抬着20多米长一抱粗的佛像画卷缓缓而来。人们蜂拥上前,争相帮抬扶持,以表恭敬虔诚。在威严的大法官指挥下,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长长的画轴轻轻旋转着,用锦缎贴绣绘制的巨大佛像慢慢在山坡的支架上打开,但是却被一条条的五色彩绫遮盖着,只有举行特定仪式后才会揭去面纱,畅见天日,得以沐浴阳光。
这时,明净的蓝天升起朵朵白云,艳阳高照,佛祖终于露面,法相庄严,灿然含笑。霎时间山岗生辉,信众们跪倒一片,匍匐上前,争着用头去碰画轴,以求消灾祛难,赐福人间。这时万头攒动,人如潮涌,秩序大乱。只见两名威严的执棒喇嘛,一手拄棒,一手挥鞭,穿行在人海里,很快就把人群分为两队。人们相扶相携,排成长长的队列,各据一端,依次俯首触碰佛像轴头,并献上哈达等,接受高僧摩顶,满意而退。这时,在法号鼓钹声里,12名身穿锦衣绣袍,披戴缨络珠钏,宝冠玉带犹如仙女的青年僧人在佛像前的空地上,围绕着摆放献物的祭台开始作法事起舞表演以礼佛,围观者或跪或坐或立,个个谦敬恭顺。在将近两个小时的庆典后,佛像即被卷起,僧众们依来时队列回寺。人群再一次掀起高潮,在大家的簇拥下,佛像又成了争相抬送的热点。
对面格尔底寺和这边一样,晒佛活动也同时结束。两边都是佛,也不知先看哪一个。殿堂寺院各有千秋,藏胞男女老少各有特点。远道而来的影友们个个风风火火,跑得大汗淋漓。晒佛结束,散去的人群或进寺转经,或去朝山拜水后才返回。同道们又围追堵截,跟踪采访。而我则徜徉于附近的山林,想探询宗教神圣氛围中的自然神韵和在暖洋洋的阳光下那种隆冬的静谧惬意。听到几个藏族朋友呼唤,我便和他们躺在山坡上攀谈起来。我称赞他们信仰的虔诚执著和家乡的清静美好,他们也对我们不辞辛苦来这里摄影采风表示好奇和理解。在互相关照之间,忽然就觉得我们其实都是朝圣者,而我们心中的佛不就是自然之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