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利己德育体系,破解德育难题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ow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素养生成的过程是:把外部的规约、规范,先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利己的过程),再外化成自己的行为(利他的过程)。一个人从“无德”到“有德”的过程,是先利己后利他,这是道德生成的规律。所以,我们抛开“德育的利己性功能”,只讲利他性,没有道德规范内化的需要,便不会有道德素养外化的行为,德育实效性就无从谈起。“利己德育”是我们对当下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
  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义务感、责任心严重缺失;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旷课逃学、泡吧等等,屡禁不止。班主任、年级、政教处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学生还是经常出“问题”;老师们天天进行道德教育,也无济于事。德育工作者们总感觉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软弱无力、力不从心。那么,学校到底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呢?“经常讲”、“天天讲”是否讲到学生心坎上去了呢?我们来看这些现象:
  1.学校对学生进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把其内容背诵下来,学校抽查,如果班中有人背不下来,要相应扣班级量化分。学校这样规定,为的是让班主任重视这项工作。但是这样一来,《行为规范》的背诵落实,与班主任工作好坏密切相关,与规范学生行為、提高学生素养之间就没有了多大关系,与学生自身的受益就失去了联系,只与班集体荣誉有关系。
  2.学校采取德育量化管理。如,“班级出现学生打架,扣班级量化分10分;学生迟到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1分等等”学生任何不符合校规的表现,都会相应扣掉班级量化分。学生的表现跟他自己关系不大,跟班集体相关甚大。这等于告诉学生,他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生不完成作业、学生打架,学生犯了一切错误,都要请家长,好像错误是家长犯的,不是学生犯的,一切后果好像都应由家长承担,跟学生没关系。
  4.思品课上,以讲知识为主的现象、以按照环节完成任务为主的现象、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实际的现象,课堂没有生气,学生不爱听;课堂没有磁性,吸引不了学生;课堂没有魅力,学生不感兴趣。
  上述现象在中学具有普遍性,如何改变学校德育现状,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目的存在模糊认识。有些学校德育工作处于一种忙于应付状态,缺少长效机制,只是在出了问题时才重视,重堵不重疏。
  2.对德育的功能存有偏见。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只重视德育的“利他性”、“利集体性”、“利社会性”,忽视德育的利己性,这就使德育失去了内在的魅力。即学校德育单方面强调,学生的品德好、觉悟高,能帮助他人,给集体增光,为社会做贡献。很少讲,学生的道德品质好、觉悟高,对学生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他今后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对他今后的求学就业有多大用处,对他一生的幸福生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只讲“利他性”,不讲“利己性”,学生有“德”是为别人而有,对别人有用,而对自己无用,这样学生不是发自内心的愿意按照德育的标准、规范和规则去做,德育就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就必然进行强制灌输,这样德育失去其实效性也就在所难免,也使我们的德育进入误区。
  3.对于德育工作细微品性缺乏认知和领悟,对德育不够重视。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德育不过是一种陪衬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这导致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现象相当严重,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
  学生要获得幸福人生,就要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需要接受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明确德育的目的,转变德育功能观,提高育德的艺术性,利己德育要使德育主体终生受益。利己德育是一个禀承中国传统文化利己的德育思路,又汲取时代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启,利己德育为学校德育的实践改造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它既有观念上的突破,也有理论上的指导。
其他文献
教学改革全面展开,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焦点是:如何尊重孩子的学习在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易事,这两个问题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也有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实践和经验。  一、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有意学习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
期刊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讲小话,课堂效率极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上课之前教师都要整顿纪律,耐心地教育他们,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或者教育学生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要只知道玩耍;或者通过发奖品,用向谁和谁学习的方式激励学生。经过教育,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还有个别学生有反复的现象,管不住自己,这时可以采取点名提醒的方式。这样,纪律基本上算是整顿好了。  少数学生还有一个缺
期刊
枯瘦的枝干有墨色的纹理,枝丫上的樱花也不是很丰满的模样,疏疏朗朗,但每一枝横斜出来的干,都入得了画。一切都是淡的,空灵的,澄澈的,像是马拉美笔下纯净而妖娆的水妖,美得超脱尘俗,却又仅是牧神午后的一场余梦,扑朔迷离间,转瞬即逝。一切都是暖的,有着人的体温,有着对社会针刺般的尖锐,像是热血的革命少年,有着生命的独特气息,却又少了厚重的色彩,不过是水粉画上淡的鲜明。这就是我看到的《山音》,这就是我认识的
期刊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校课堂,大体总结为下面几点:  (一)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
期刊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作文课上,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活动就会始终处于自觉、能动、活跃的状态,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主动地得到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愉快中写作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在一般的作文教学中,常是教师出题,学生
期刊
暑假,我读了肯尼斯的代表作《柳林风声》。书中的梦幻景色及小动物们美好的友谊,一次次把我深深地吸引。  本书的作者肯尼斯,出生于英国爱丁堡,是一名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还有《黄金时代》《做梦的日子》等。他是一个极其酷爱大自然的人,善于接触自然,观察自然,对大自然的描写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本书讲述了在风景如画的柳林河畔,鼹鼠、河鼠、獾和蛤蟆在一起所发生的冒险故事,见证了友谊的可贵。  
期刊
早期阅读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然而如何在区域活动中组织好阅读活动,发挥阅读区的作用,使幼儿阅读进入良性循环,也是区角活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当孩子们进入阅读区,自由阅读时,总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取放图书混乱、拥挤,看书时声音很吵,图书经常会被损坏等问题。专家指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在阅读区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和谐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总达不成一致,存在矛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一)教学方法。  1.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备课的工作主要包括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研究有关教学经
期刊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也是科技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领域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身处教育领域的教师也深感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尤其是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改变了教学以往的状态,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形态,语文课堂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着一场革命。  一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发展。在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应有机结合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让课内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但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书也是学校,应当教会每个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旅行。”读书应当成为最重要的兴趣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世界。你可能在遥远的角落里工作,你所在的乡村可能远离文化中心数千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