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主动学习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05310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本文从科学教学角度阐述学生兴趣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激发 学习兴趣 主动学习
  
  古人云:“知之不若好之,好之不若乐之。”乐乃兴趣也。所谓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获得或探究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兴趣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教学中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将改变学生对学习价值取向的认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途径是多方面的,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新课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采取一些新颖、直观、奇特的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浓厚。下面我谈谈几种新课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1)实验引入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引课时,做一些精彩小实验,可以把学生引入奇妙的世界,激发兴趣。例如,在学习汽化吸热时,将棉手帕浸在70%的酒精中,浸湿后取出并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待火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学生看后,感到惊奇,探究兴致很高。这样的引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引入
  用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集中。例如,在学习压强时,讲个故事:那是一个北方寒冷的冬天,河水结了厚厚的冰,一群小孩正在冰面上玩耍。突然,冰面出现了裂缝,裂缝正在变大,怎么办?“快趴下!”其中一个大哥哥一声令下,大家都趴下了……最终在行人的帮助下孩子们得救了。老师讲故事,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听后马上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要趴下呢?快跑出来不行吗?”“为什么趴下后冰面裂縫不会变大?”听了故事,进入新课压强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了!
  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娓娓动听的故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乐中学,轻松地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引入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许多兼具影、像、声等功能的教学设备,如实物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多媒体等都充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例如,学习《我们居住的地球》时,可以播放“神六”在太空中飞行的画面和它拍摄的地球的图片,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
  (4)利用生活实际引入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现象丰富多彩,是导入新课的好素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在讲物态变化时,利用“下雪不冷,化雪冷”;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水,而且是在窗玻璃的内表面”,“用久了的日光灯和灯泡的玻璃壁会发黑”等现象引入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5)诗歌引入
  诗词歌赋,朗朗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念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它包含了什么道理?
  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五九六九、沿河插柳”,“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髓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谜语、歇后语引入
  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太阳和月球时,叫学生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夕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接着导入新课,学生兴趣很浓。
  (7)歌曲引入
  一首大家耳熟能详、欢快动听的歌曲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蜗牛时,可以播放《蜗牛与黄鹂鸟》,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重视探究教学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科学知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而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迅猛的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他们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愿望也非常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科学课程的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学习蜗牛这一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蜗牛有没有听觉?有没有视觉?有没有味觉?有没有触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资源,一方面让学生人人参与,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学习《我们居住的地球》时,模拟帆船在大海上远去的情景,证明地球是圆的。我设问:如何利用你身边的器材去模拟这个实验?有的学生拿着一支铅笔在另一学生头上操作,有的学生一手拿铅笔,另一手握着拳头进行操作,有的学生拿着铅笔卷着书本进行操作,有的学生拿着铅笔在自己手臂上进行操作……看!有了兴趣后,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教师指导下人人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强烈、持久,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深刻。
  
  三、重视构建和谐课堂
  
  爱因斯坦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去负担。”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必要前提。所谓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即教师在课堂上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不对学生的独特见解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学生消除害怕被教师批评的心理障碍,获得创新的环境,从而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关系融洽,双方配合得好,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积极营造信任和尊重学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四、重视创造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得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给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学生,时时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时表达教师的关爱之心,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主动学习。
  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时,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较难的问题不提问后进生,以免他们因答不出而尴尬,影响自尊心。而当提问后,后进生举手时,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若答对了,要及时肯定与表扬;答错了,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适时分析与引导,并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设问时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这样,学生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将一次比一次进步,一次比一次成功!对学习的信心越来越足,兴趣越来越浓!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将使教与学进入双赢状态。作为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创新。
  (责编 周侯辰 黄 晓)
其他文献
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周期性,即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空间位置具有时间上的重复性.圆周运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有些圆周运动问题的解不是单一解,而是系列解,也称为多解。因此在分析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相联系的问题中,首先必须根据圆周运动的这一特点判断其是否是多解问题.如果是多解问题,必须寻找各种可能解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而得出通解的一般表达式。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学生参考,以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