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世族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BaboIat的发展历史,真正让这个法国品牌在全球打响知名度的应该是一款叫做Pure Drive的网球拍。
  
  PD家族的十七个年头
  
  现今网球迷们耳熟能详的品牌Babolat以生产球线起家,其最著名的网球线当属VS天然肠线。不过VS天然肠线的价格不菲,和广大网球百姓之间难免有些距离感。其实回顾Babolat的发展历史,真正让这个法国品牌在全球打响知名度的应该是一款叫做Pure Drive的网球拍。上世纪90年代,Baboiat在生产了一百多年球线之后谨慎地进入到球拍制造领域,Pure Drive就是他们最早出品的几款网球拍之一。
  从当今网坛的角度来看,1994年上市的Pure Drive之所以长盛不衰,眼下还受到众多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的青睐,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当时Pure Drive的设计者没有盲从大流,转而采用了相对独特的设计理念。1994款Pure Drive只有312克重,但却非常有力,较大的拍面和较稀疏的穿线使得球拍能够打出强烈的上旋,非常适合底线型打法的选手。这一理念正好顺应了职业网坛随后的发展趋势,发球上网型的球员变得越来越少,底线相持逐渐成为了比赛的主要内容。
  Babolat不像其它网球拍品牌那样,喜欢用最新研发的科技命名新款球拍,Pure Drive这个名字始终没有被放弃,整个系列就这样走过了十七个年头。2010年正值品牌诞生135周年之际,Babolat公司推出了Pure Drive GT 135周年纪念版。这款以大红为主色的Pure Drive系列球拍代表着Babolat在网球装备制造领域135年的积淀,同时也说明了Pure Drive系列在Babolat品牌历史当中的重要地位。
  人们已经习惯了将Pure Drive系列简称为“PD”。有一件事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出Pure Drive系列在国内的流行程度,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以畅销网球拍为原型的“仿拍”,而Pure Drive被仿制的频率一直都居高不下。如今Pure Drive经过几次改良愈加成熟,Pure Drive系列中也增加了几把各具特性的球拍,比如PureDrive Roddick GT、Pure Drive LiteGT、Pure Drive 107 GT等等。
  
  球星和球拍的双赢
  
  2010年11月21日,卡洛斯·莫亚的退役仪式在伦敦ATP年终总决赛的赛场上举行。这位曾登上世界第一顶峰的西班牙人的离去对职业网坛来说是一大损失,同样对Babolat品牌来讲也是一大损失。Babolat随即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了向这位前世界第一致敬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Babolat网球拍上世纪90年代令人惊叹的发展历史中,莫亚是第一个将信念托付给Babolat的网球选手。”
  Babolat对这位西班牙人不惜溢美之词的举动完全能够理解,因为正是莫亚的成名使得Pure Drive网球拍在世人脑中留下了最初的印象。奠亚于1995年转为职业选手,当时他选择了推出仅仅一年的Pure Drive伴随自己征战网坛。西班牙少年很快就在职业网坛崭露头角:1997年澳网他一举闯入决赛,最终输给了桑普拉斯;1998年他在自己擅长的红土场上大获成功,夺下了法网男单冠军;1999年3月,莫亚成功登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那个年代,莫亚对Pure Drive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就连如今Babolat的招牌球员纳达尔和该品牌结缘也是因为他的同胞及偶像卡洛斯莫亚。
  在莫亚和Pure Drive一同扩展网球疆
  域的同时,Babolat也不忘着眼未来,为一些有希望的青少年选手赞助Pure Drive球拍。其中一个就是叫做安迪·罗迪克的美国青少年选手,他从1999年开始使用Pure Drive。女子青少年球员中,比利时的克里斯特尔斯也拿着这款球拍越打越好。他们两个在2003年一同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这样一来,Pure Drive旗下就拥有了三名前世界第一球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拿上Pure Drive之后就再没有换过其它球拍,这不能不说是三名球星和PureDrive的双赢。
  中国球员和Pure Drive的缘分也不浅,“中国一姐”李娜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Pure Drive球拍。
  
  全能战士进化史
  
  有人说,Babolat Pure Drive是一款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球拍。这样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不过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Pure Drive的最大特点——多功能性。在Pure Drive刚刚上市不久时,这款球拍便以力量与控制相结合的特性受到不少网球爱好者的欢迎。
  如果非要给早期的Pure Drive挑点不足的话,那大概就是当时的Pure Drive击打球时有点不太稳定。为了让PD家族不断完善,Babolat公司持续地在PureDrive球拍中加入了最新的技术,来减少这种击球时的不稳定感觉。首先是在球拍中加入Woofer技术,提高了球线之间的移动以降低震动,之后又加入了C.D.S系统进一步过滤和减少挥拍震动。在最新的2009年Pure Drive系列里,Babolat又采用了Graphite Tungsten技术,再次提高了球拍的手感和稳定性。
  现如今,全能战士一般的表现使得Pure Drive成为了一支由初学者至职业选手都能自如运用的球拍,也让PD家族这个Babolat球拍中的传奇系列继续书写着精彩故事。
其他文献
目前主要流行的是三种培养方式:体工队培养模式、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等。    尽管“单飞”后有了李娜、郑洁等“金花”今日的辉煌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举国体制是她们走向巅峰的奠基石。对于我们网球的青少年后备人才来说,目前主要流行的是三种培养方式:体工队培养模式、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等。  走职业道路,一贯以来是体工队的培养模式。一般是由体工队或是体校到各
期刊
与很多青少年时代就被网球星探发掘并捧为明日之星的幸运儿相比,库德里亚特采夫需要面对更多现实的压力,他既没有能够供他肆意挥霍的天赋,也没有能够供他偷懒怠隋的资本。    对于大牌球星来说,选择比赛考虑更多的是参赛效率问题。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比赛,既能够保证排名的稳定性又能够避免过多的盲目参赛而产生疲劳和伤病问题。同时,赛事的出场费和赞助商的影响也是他们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对于那些长年排名徘徊在
期刊
面对诱惑,女人对金钱的抵抗力或许比男人弱很多。    在女子网坛,金钱同样可以衡量女性自我价值的标尺。在这个花花世界,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女人对金钱的抵抗力或许比男人弱很多。塞蕾娜·威廉姆斯在初登世界第一时曾说过:“我应该值很多钱,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虽然我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比赛的,但是我却值得获得很多报酬。”莎拉波娃也曾表示:“钱永远都不够,我总希望赚越多越好。”的确,这个时代,谁都难以免俗,没有
期刊
春暖花开了,人称“三水哥”的莫海志今年的赛程更密集了。作为中国业余网球选手代表之一,莫海志的舞台算不上最华丽,但却拥有专属于他以及和他—样征战业余赛场的存在价值。    在佛山三水,奠海志就是网球的一面招牌,在整个华南地区,他在业余网球圈里也享有名气。中国业余网球排名榜单上,莫海志的双打排名位列第三。这位曾经连续5届、16年里“霸占”区运会羽毛球男单桂冠的羽球高手,半路出家转投网球,却拼出了一片天
期刊
上一期我们对正手击球进行了全面剖析,对于正手击球的要点和经常忽视的环节进行了强调。而这个月会着重分解双手反拍的击球动作,同样包括以下几个要点:握拍、站位、引拍、向前挥拍至击球点、击球点以及延伸动作。    握拍    虽然双反的握拍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每种握拍方式都有其明显的利弊。一般来说.正手或发球的手应握在拍柄的最下端,而另一只手,也就是右手执拍运动员的左手,应握在高于右手的位置上。  双反在上
期刊
众所周知,发球是网球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很多人都努力希望提高自己的发球技术,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发球也成了困扰业余选手以及青少年球员的主要技术问题。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投入的时间太少,很多人大约只用训练总量的10%进行发球练习。  ●练习的方法不得当,没有抓住发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发球的力量主要源自于腿部的屈伸与躯干的转动。  ●发球技术相对复杂,它涉及到身体各部位的协
期刊
职业网坛,球员更换教练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有人开玩笑地形容,网球教练是最尴尬的职业之一,尤其是职业网球教练,可称得上是体育界里最“烂”的工作,球员对教练“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美国探索发现频道有一档系列片《干尽苦差事》(Dirty Jobs),竟然有人向主持人推荐去体验网球教练的工作,好更深入地了解这份“苦差”。  调侃归调侃,网球教练确实有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遇到“性格”球员时都比较
期刊
职业网坛的威廉姆斯妇妹合力谱写了现实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几乎是—部难以复制的励志片。被冠之以“贵族运动”的网球,当家长为孩子编织了一个“网球梦”而又囊中羞涩时,你真的承受得起吗?网球“烧钱”的厉害程度几何?这里也仅是一窥见之。  职业网坛的威廉姆斯姐妹合力谱写了现实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几乎是一部难以复制的励志片。被冠之以“贵族运动”的网球,当家长为孩子编织了一个“网球梦”而又囊中羞
期刊
男女选手之间有明显的力道和速度的差别,所以混合双打是比较考验战术的。在专业比赛中,我们时常明显的看到大部分的情况下,双方都会打给女选手来创造得分机会,在业余赛事中相对明显。所以在混双比赛中,女选手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她不只要应付来自对手的压力。还要时常面对自己男搭档的压力。因此我们在混双中,—来要抓住对方的女选手相对弱势的突破口,二来不要给自己的女同伴太大的压力。  1 当己方男选手在发球时,网前女
期刊
练习比赛常被认为是最终极的练习方式。然而练习比赛通常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当我们进行练习比赛时很容易忽略掉需要磨练的技战术,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获得比赛胜利上,不去管比赛打得是好是坏。这样我们就会变得功利,比赛能力不一定能够通过练习比赛得到提高,因为我们忘记了比赛中那些真正重要的部分。  有两种方式可以克服这一情况。一是明确地告诉自己,通过比赛来提高某个特定环节,而不去考虑比赛的结果。如果你打的是双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