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这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缓解应试教育对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小学数学教师开始积极设计减负增效作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储备为依据,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布置课后作业。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策略,以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减负增效;课后作业;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以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采用题海战术来增加学生作业完成量。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虽然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增效设计的原则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强作业科学设计研究,以真正地提高作业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负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以“课程标准”和课本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科学、准确地设计,既要考察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也要体现出重难点。同时,作业设计还要坚持层次性原则,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以便促进各层次学生都能通过作业获得提高。对于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作业设计应倾向基础知识类;对于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作业设计应倾向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拓展,这样才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此外,还要坚持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有趣的事物。设计有趣的作业,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实现快乐地学习。而作业的实践性则能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创新思考能力等,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态度和行为。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策略
(一)生活化作业设计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大部分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有的小学生感觉压力较大。数学的抽象性较为显著,学生会面临许多的挑战及压力,因此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备受影响。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强对学生的方向指导和技巧点拨,其中生活内容的有效融入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作业设计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将生活内容引入作业设计之中。以体现数学作业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为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生活实际与生活作业之间的紧密配合。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确保学生都能够自主自觉的完成数学作业,深化个人对作业习题的理解。另外,生活化模式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确保学生在日常实际之中高效解决不同的问题,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教师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利用数学思维自主分析和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灵活应用,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兴趣,找准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切入点和具体方向。确保自身的作业设计内容形式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能动性。
(二)思维化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主要以启蒙教育为核心,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的恰当引导尤为关键。新课标明确的强调,数学教师需要以知识传递为基础,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及认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采取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乘法计算时,作业设计环节较为复杂,思维化作业的设计不容忽略,这一作业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思维水平。与其他的作业形式相比,思维化作业的难度相对偏高,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规律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保障学生实现胜利的过渡。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的简化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灵活利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重视学生学习差异
由于小學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要更多地看到学生在理解和练习方面的差异性,提高作业布置的层次性特征,从而使不同阶段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扩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目,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适当地降低作业的难度,比如教师可以更多地布置一些有关判断题和填空题方面的内容,夯实学生的基础。这样一来,不同阶段的学生就可以有充足的机会来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学生在作业完成方面的紧张情绪。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使学生可以积极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在竞争意识的激励下,学生能够积极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题目,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凸显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增强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要认识到作业的形式不仅仅是练习题这一种形式,还需要开展多样性的课后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和培育。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了有关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四根木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考虑如何增加一根木棒起到一个良好的稳定效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又如,在为学生布置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作业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寻找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品并记录它们的特征;(2)要求学生用尺子测量家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并且做好记录;(3)要求学生选择家中的物品作为原材料,在家长的帮助下切割出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总结两者的异同。教师在向学生布置完这些任务之后,要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所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改变以往题海战术的教学理念,遵循适度性的原则,正确地看待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布置具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并且还要丰富作业布置的形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梅英.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20(3):217.
[2]庄志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和批改[J].考试周刊,2020(59):75.
[3]史军力.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J].情感读本,201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