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药》这篇文章,批判性强,人物描写简洁有力,题材的选择与当时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文章不但具有丰富的文艺内涵,对学生更有暮鼓晨钟般的社会教育意义。传统讲法,往往把此文划分为三大板块。即首先对先生作品进行系统归纳,再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线索并对社会背景进行讲解和对文章主题进行归纳。此讲法,层层深入,内容较全。但方式呆板,课堂氛围略显僵硬。我认为,课文讲法应因课型而异,详略应因需求而定。在讲课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找准切入点便成为关键点了。而《药》这一课,先生虚设几个人物,只是为透过这几类人物来反映各个层面的人物特点,从而折射出国民的个体性和社会大环境的特点。我认为,可归纳人物关系谱,透过关系分析人物特点,通过人物分析主题。这种由点带面,辐射式讲法,更顺理成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整体性也更强。
讲这课,我首先请两名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上讲台按自己的理解把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全部列出来,试着找准关系,并且定出核心人物。班上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面对文章,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主探究,老师讲解压力自然减小一半。学生自写自讲,老师再作总结。《药》这篇文章是围绕“华、夏”两家而展开的,中心人物便是“华小栓”和“夏瑜”,矛盾也是由“为华小栓痨病寻药”和“夏瑜被捕”展开。而与小栓扯上关系的便是“老栓”和“华大妈”。华家的故事多半发生在茶馆里。故事的开端也从老栓买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青年”这些“辅料人物”纷纷登场。而串联“华、夏”两家关系的便是“康大叔”。老栓从康大叔手里拿到药,而茶馆中的三位“受众”从康大叔嘴中得到消息,而正是康大叔的讲解,才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并引出了贪婪、凶暴的“红眼睛阿义”和出卖亲情谋私利的“夏三爷”。先生的巧妙设计令人佩服。夏四奶奶的登场巧妙的引出文章的结局,伴随小栓和夏瑜的死亡,二老坟场相会,祭坟时各自的喟叹,故事落下帷幕。学生的这种粗线条的串讲,可以大大锻炼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和人物关系分析能力。但做到这些,只是在框架上达到成功,就像盖房子一样,外形的成功,更须“细料”装饰,重点还在后头。
第二步,对着学生板书的关系图,要求学生对以上人物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老栓、华大妈、夏四奶奶”为一类,均为“愚昧、麻木的群众”。夏瑜孤军一类为“民主革命者”。茶馆中的三看客——“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青年”为一类,均为游手好闲之徒。而“康大叔、红眼睛阿义”为一类,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夏三爷”为一类,他出卖夏瑜为己谋私,我们姑且把他归于康大叔一类,权当给他升级。分析至此,我们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答出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接下来,要求学生品读文章,找出文中对“华老栓、康大叔、夏瑜、夏四奶奶”人物刻画的句子。
学生很快得出,华老栓不顾一切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反映他的愚昧。他购药前的欢快、兴奋反映他无知。他从康大叔手中接药时的慌乱说明他胆小、善良。购药后看着小栓吃完药后的毫无根据的期待说明他愚不可及。而描绘康大叔的语言很多,我们可以按他的行踪脉络进行分析。交易中的眼光像两把刀,焦急的神情,一手撮着滴血的馒头,一手摊开要钱的举动,显示出他的凶悍、杀人不眨眼。以及后来到茶馆的叫嚷邀功,反映他的虚假。外貌、服装反映了他的粗鲁。而文中直接描写夏瑜的语言不多。侧面描写也能把夏瑜形象显现出来。“阿义榨不出他一点油水”反映他出身贫寒,“打不怕”反映他不屈不挠。而正是通过他的行为,如“他革命,人们认为他发疯”,“他挨打,人们认为他活该”,“他受刑,人们翘首观望”,“他死后,人们吃他的血”,从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形象。正是夏瑜的出场,才彻底地把国民的这种“愚昧麻木、缺乏同情心,仅充‘看客’”这种劣根性以及封建爪牙的凶残性揭露得淋漓尽致。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的羞愧,饱含了对儿子被杀的悲痛,夹杂对儿子革命不理解的茫然之情。至此,先生的揪心之痛才喷涌而出,这出悲剧又是谁酿成的呢?先生的匕首,直刺国民病态心理的心脏。文章以“药”为题的含义,不言而出。不论是“草根看客”,还是“华家三口”亦或是“革命志士夏瑜”,亦或是“夏三爷”,亦或是“威风凛凛的康大叔,阿义”都只不过是封建毒瘤的颗颗棋子。先生认为“只有拿起武器,推翻现有的这种腐朽制度,重新洗牌,人们才能过上阳光充足的日子”。只有对他们进行“知识灌溉”,“宣传教导”,国民才能拥有真正属于人的尊严。讲到此,文章背景,主题,先生的心意都体现得非常深刻。学生也会由“热烈”到“冷静”再到“沉思”再到“热血沸腾”再到“感恩我们今天这种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说,找准切入点,层层深入,终会水到渠成,也更能达到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融合。
李伶俐,钱红生,教师,现居湖北十堰。
讲这课,我首先请两名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上讲台按自己的理解把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全部列出来,试着找准关系,并且定出核心人物。班上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面对文章,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主探究,老师讲解压力自然减小一半。学生自写自讲,老师再作总结。《药》这篇文章是围绕“华、夏”两家而展开的,中心人物便是“华小栓”和“夏瑜”,矛盾也是由“为华小栓痨病寻药”和“夏瑜被捕”展开。而与小栓扯上关系的便是“老栓”和“华大妈”。华家的故事多半发生在茶馆里。故事的开端也从老栓买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青年”这些“辅料人物”纷纷登场。而串联“华、夏”两家关系的便是“康大叔”。老栓从康大叔手里拿到药,而茶馆中的三位“受众”从康大叔嘴中得到消息,而正是康大叔的讲解,才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并引出了贪婪、凶暴的“红眼睛阿义”和出卖亲情谋私利的“夏三爷”。先生的巧妙设计令人佩服。夏四奶奶的登场巧妙的引出文章的结局,伴随小栓和夏瑜的死亡,二老坟场相会,祭坟时各自的喟叹,故事落下帷幕。学生的这种粗线条的串讲,可以大大锻炼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和人物关系分析能力。但做到这些,只是在框架上达到成功,就像盖房子一样,外形的成功,更须“细料”装饰,重点还在后头。
第二步,对着学生板书的关系图,要求学生对以上人物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老栓、华大妈、夏四奶奶”为一类,均为“愚昧、麻木的群众”。夏瑜孤军一类为“民主革命者”。茶馆中的三看客——“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青年”为一类,均为游手好闲之徒。而“康大叔、红眼睛阿义”为一类,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夏三爷”为一类,他出卖夏瑜为己谋私,我们姑且把他归于康大叔一类,权当给他升级。分析至此,我们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答出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接下来,要求学生品读文章,找出文中对“华老栓、康大叔、夏瑜、夏四奶奶”人物刻画的句子。
学生很快得出,华老栓不顾一切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反映他的愚昧。他购药前的欢快、兴奋反映他无知。他从康大叔手中接药时的慌乱说明他胆小、善良。购药后看着小栓吃完药后的毫无根据的期待说明他愚不可及。而描绘康大叔的语言很多,我们可以按他的行踪脉络进行分析。交易中的眼光像两把刀,焦急的神情,一手撮着滴血的馒头,一手摊开要钱的举动,显示出他的凶悍、杀人不眨眼。以及后来到茶馆的叫嚷邀功,反映他的虚假。外貌、服装反映了他的粗鲁。而文中直接描写夏瑜的语言不多。侧面描写也能把夏瑜形象显现出来。“阿义榨不出他一点油水”反映他出身贫寒,“打不怕”反映他不屈不挠。而正是通过他的行为,如“他革命,人们认为他发疯”,“他挨打,人们认为他活该”,“他受刑,人们翘首观望”,“他死后,人们吃他的血”,从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形象。正是夏瑜的出场,才彻底地把国民的这种“愚昧麻木、缺乏同情心,仅充‘看客’”这种劣根性以及封建爪牙的凶残性揭露得淋漓尽致。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的羞愧,饱含了对儿子被杀的悲痛,夹杂对儿子革命不理解的茫然之情。至此,先生的揪心之痛才喷涌而出,这出悲剧又是谁酿成的呢?先生的匕首,直刺国民病态心理的心脏。文章以“药”为题的含义,不言而出。不论是“草根看客”,还是“华家三口”亦或是“革命志士夏瑜”,亦或是“夏三爷”,亦或是“威风凛凛的康大叔,阿义”都只不过是封建毒瘤的颗颗棋子。先生认为“只有拿起武器,推翻现有的这种腐朽制度,重新洗牌,人们才能过上阳光充足的日子”。只有对他们进行“知识灌溉”,“宣传教导”,国民才能拥有真正属于人的尊严。讲到此,文章背景,主题,先生的心意都体现得非常深刻。学生也会由“热烈”到“冷静”再到“沉思”再到“热血沸腾”再到“感恩我们今天这种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说,找准切入点,层层深入,终会水到渠成,也更能达到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融合。
李伶俐,钱红生,教师,现居湖北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