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薄规格耐磨钢板板形控制是批量生产的难点。本文结合某钢厂辊式淬火机设备特点及薄规格耐磨钢生产经验,总结分析钢板淬火后常见板形缺陷,通过调整优化淬火机设备参数和水量、上下水比、辊速等工艺参数,解决了薄规格耐磨钢板淬火后板形问题,实现批量交付。
关键字 薄规格耐磨钢板 淬火 工艺 板形
1 前言
耐磨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合优良的耐磨性能,使用寿命是传统结构钢板的数倍[1],是冶金、建材、矿山、运输、电力等行业发展起来的重要材料[2],随着耐磨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节能意识的提高,薄规格耐磨钢的需求越来越大。薄规格耐磨钢淬火过程中,冷却速度极大,极易产生各部位冷却不均,相变不均,在钢板内部产生严重的内应力,导致淬火后钢板板形瓢曲。
通过对淬火机设备参数、淬火工艺参数调整优化,保证薄规格钢板淬火时整个横截面均匀冷却,可以有效控制淬火后板形。
2 辊式淬火机设备参数
某钢厂热处理线采用德国LOI 辊式淬火机,该淬火机淬火分高压段、低压段两部分,由20段喷管组成,结构见图1所示。
高压段是快速淬火段,水压0.8MPa,长约3.3米。在淬火机入口处的前三对传输辊后面是高压水幕,分别位于钢板的上部和下部,对应图1中的1至6段喷管。水幕喷口形状为一条窄缝,上下喷口间隙分别为1.6mm、2.3mm,水幕的喷射角度和离钢板的距离都是可调节的。水幕之后为水箱,上下各2组喷管,对应图1中的7至12段喷管,每一个提供3排高压喷嘴。水幕和分水箱在钢板的宽度方向上,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单独供水独自调整水量。高压段最后为上下共2组喷管,對应图1中的13、14段喷管,每一个提供6排高压喷嘴,在钢板的宽度方向上为一个整体。
低压段长约水压0.4MPa,长约19.4米,对应图1中的15至20段喷管。
图1 淬火机各段喷管示意图
3淬火机设备参数调整
生产薄规格耐磨钢板前,必须对淬火机设备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淬火机框架四角水平偏差小于0.4mm,淬火机链条传递平稳,淬火机水幕及各段喷管无堵塞现象,并对淬火机水幕的水平度、缝隙开口度、离钢板上下表面距离进行校正。
4淬火机水量、水比、辊速等工艺参数的影响
4.1水量对淬火过程中板形影响
钢板在淬火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内应力,内应力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冷却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二是由于淬火过程中相变产生的组织应力[3],淬火钢板变形是由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复合作用的结果[4]。钢板淬火过程中冷速极快,奥氏体组织迅速转化为马氏体。在钢中,马氏体比容最大,奥氏体比容最小,相变产生的应力极大,在淬火钢板内应力中占主导作用。
钢板淬火过程中,淬火机水幕采用大水量,能使钢板经过水幕后整个横截面组织迅速完成马氏体转变,减弱后面各段喷管冷却不均对板型的影响。
4.2上下水比对淬火过程中板形影响
通过对淬火过程中上下水比的设定,能直接影响到钢板上下表面的冷却均匀性,影响钢板横向板形。钢板出炉后,瞬时冷却至常温,钢板上表水温变化不大,所以上下水比接近1时,板型会比较理想。当上下水比过小时,钢板下表先冷到Ms点以下发生马氏体转变,体积较上表要膨胀,上表受压缩,整张钢板出现横弯下凹。
当淬火钢板较宽时,为保障钢板横向板形,需合理设定同一截面三部分水量的比例。实践证明淬火机水幕上下喷口间隙一定,同一截面三部分水量设定的比例与三部分设备长度比例保持一致,钢板淬火后板形较好。
4.3淬火辊速对淬火过程中板形影响
当淬火辊速设定不合理时,钢板出淬火机后往往存在纵向波浪[5]。薄规格钢板淬火时,冷却水会有部分停留在钢板上表的辊道之间,若辊速过低,此部分冷却水对钢板上表的冷却作用将较大,使得上表优先于下表冷却,同时造成钢板上表冷速大于下表冷速,板形出现纵向大波浪或中间凸出;若辊速过快,钢板在水幕冷却区未淬透,整个相变过程较长,影响因素较多,板形往往出现纵向连续的小波浪或不规则板形缺陷。
5 结论
1、 生产薄规格耐磨钢板前,必须对淬火机设备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确保设备精度。
2、 薄规格耐磨钢板进入淬火机后迅速采用大水量冷却至常温,上下水比接近1时,能获得较理想的板型,配合适当的淬火辊速,能实现6mm规格钢板淬火后板形良好控制。
3、 影响辊式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板形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精度、钢板原始板形、钢板规格、淬火水量、上下水比、辊速等。实际淬火后板形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对设备及工艺参数熟练掌握,充分了解钢板变形机理,经过大量实践,才能真正做到薄规格耐磨钢板淬火板形精准控制。
[1]李文斌,费静,曹忠孝等.鞍钢低合金耐磨钢研发现状及发展[J]. 第八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11
[2]彭宏伟.稀土元素对低合金耐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3]乔馨,于锋,刘源.薄规格钢板淬火过程中板形控制[J]. 钢铁研究学报,2011,10,第23卷
[4]吴涛,刘宝良,舞杰,张仪杰.高强耐磨钢板直接淬火板形控制工艺研究[J]. 宽厚板,2012,6,第18卷
[5]宋雷鸣,陆焱.淬火工艺对BIS52J钢板变形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2010,第35卷
关键字 薄规格耐磨钢板 淬火 工艺 板形
1 前言
耐磨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合优良的耐磨性能,使用寿命是传统结构钢板的数倍[1],是冶金、建材、矿山、运输、电力等行业发展起来的重要材料[2],随着耐磨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节能意识的提高,薄规格耐磨钢的需求越来越大。薄规格耐磨钢淬火过程中,冷却速度极大,极易产生各部位冷却不均,相变不均,在钢板内部产生严重的内应力,导致淬火后钢板板形瓢曲。
通过对淬火机设备参数、淬火工艺参数调整优化,保证薄规格钢板淬火时整个横截面均匀冷却,可以有效控制淬火后板形。
2 辊式淬火机设备参数
某钢厂热处理线采用德国LOI 辊式淬火机,该淬火机淬火分高压段、低压段两部分,由20段喷管组成,结构见图1所示。
高压段是快速淬火段,水压0.8MPa,长约3.3米。在淬火机入口处的前三对传输辊后面是高压水幕,分别位于钢板的上部和下部,对应图1中的1至6段喷管。水幕喷口形状为一条窄缝,上下喷口间隙分别为1.6mm、2.3mm,水幕的喷射角度和离钢板的距离都是可调节的。水幕之后为水箱,上下各2组喷管,对应图1中的7至12段喷管,每一个提供3排高压喷嘴。水幕和分水箱在钢板的宽度方向上,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单独供水独自调整水量。高压段最后为上下共2组喷管,對应图1中的13、14段喷管,每一个提供6排高压喷嘴,在钢板的宽度方向上为一个整体。
低压段长约水压0.4MPa,长约19.4米,对应图1中的15至20段喷管。
图1 淬火机各段喷管示意图
3淬火机设备参数调整
生产薄规格耐磨钢板前,必须对淬火机设备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淬火机框架四角水平偏差小于0.4mm,淬火机链条传递平稳,淬火机水幕及各段喷管无堵塞现象,并对淬火机水幕的水平度、缝隙开口度、离钢板上下表面距离进行校正。
4淬火机水量、水比、辊速等工艺参数的影响
4.1水量对淬火过程中板形影响
钢板在淬火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内应力,内应力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冷却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二是由于淬火过程中相变产生的组织应力[3],淬火钢板变形是由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复合作用的结果[4]。钢板淬火过程中冷速极快,奥氏体组织迅速转化为马氏体。在钢中,马氏体比容最大,奥氏体比容最小,相变产生的应力极大,在淬火钢板内应力中占主导作用。
钢板淬火过程中,淬火机水幕采用大水量,能使钢板经过水幕后整个横截面组织迅速完成马氏体转变,减弱后面各段喷管冷却不均对板型的影响。
4.2上下水比对淬火过程中板形影响
通过对淬火过程中上下水比的设定,能直接影响到钢板上下表面的冷却均匀性,影响钢板横向板形。钢板出炉后,瞬时冷却至常温,钢板上表水温变化不大,所以上下水比接近1时,板型会比较理想。当上下水比过小时,钢板下表先冷到Ms点以下发生马氏体转变,体积较上表要膨胀,上表受压缩,整张钢板出现横弯下凹。
当淬火钢板较宽时,为保障钢板横向板形,需合理设定同一截面三部分水量的比例。实践证明淬火机水幕上下喷口间隙一定,同一截面三部分水量设定的比例与三部分设备长度比例保持一致,钢板淬火后板形较好。
4.3淬火辊速对淬火过程中板形影响
当淬火辊速设定不合理时,钢板出淬火机后往往存在纵向波浪[5]。薄规格钢板淬火时,冷却水会有部分停留在钢板上表的辊道之间,若辊速过低,此部分冷却水对钢板上表的冷却作用将较大,使得上表优先于下表冷却,同时造成钢板上表冷速大于下表冷速,板形出现纵向大波浪或中间凸出;若辊速过快,钢板在水幕冷却区未淬透,整个相变过程较长,影响因素较多,板形往往出现纵向连续的小波浪或不规则板形缺陷。
5 结论
1、 生产薄规格耐磨钢板前,必须对淬火机设备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确保设备精度。
2、 薄规格耐磨钢板进入淬火机后迅速采用大水量冷却至常温,上下水比接近1时,能获得较理想的板型,配合适当的淬火辊速,能实现6mm规格钢板淬火后板形良好控制。
3、 影响辊式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板形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精度、钢板原始板形、钢板规格、淬火水量、上下水比、辊速等。实际淬火后板形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对设备及工艺参数熟练掌握,充分了解钢板变形机理,经过大量实践,才能真正做到薄规格耐磨钢板淬火板形精准控制。
[1]李文斌,费静,曹忠孝等.鞍钢低合金耐磨钢研发现状及发展[J]. 第八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11
[2]彭宏伟.稀土元素对低合金耐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3]乔馨,于锋,刘源.薄规格钢板淬火过程中板形控制[J]. 钢铁研究学报,2011,10,第23卷
[4]吴涛,刘宝良,舞杰,张仪杰.高强耐磨钢板直接淬火板形控制工艺研究[J]. 宽厚板,2012,6,第18卷
[5]宋雷鸣,陆焱.淬火工艺对BIS52J钢板变形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2010,第3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