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污泥处理工程在进行生产运行(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污泥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及早发现污泥处理工程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预先危险性分析 污泥处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92.3]
一、前言
1.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目的主要有:
(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3)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4)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危害的危险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见下表1-1;表1-2。
表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Ⅰ 灾难性的 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
Ⅱ 严重的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
Ⅲ 轻度的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度损坏
Ⅳ 轻微的 人员受伤和系统损坏轻于Ⅲ级
表1-2 危害指数危险接受准则表
危险等级 危险程度
18-20 安全的,不需评审即可接受
10-17 临界的,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有控制接受的危险,应予排除或采取措施
6-9 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不希望的危险,要立即采取措施
1-5 会造成灾难性事故,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立即进行排除
3)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调查了解;
(2)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3)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
(4)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
(5)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6)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二、污泥处理厂预先危险性分析
含油污泥处理厂处理的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含油污泥、池底泥、罐底清除污泥以及作业的落地污泥
油污泥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蚀、毒物、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涉及污泥处理的预先危险性分析,见下表2-1、表2-2、表2-3、表2-4 。
表2-1 电气设施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电气线路或设备自身故障 线路短路 财产损失人员严重伤害 14 Ⅱ 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修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变、配电室的防雨措施要完好,门、窗、电缆沟、穿墙洞等处应有防小动物措施且应保持严密,防止油气窜入;通风设施、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等应运转良好;防过载、防过热、防接地、防接触不良、防电缆老化、防雷电接地等安全措施应齐全完好;消防器材应完备、好用。
油气窜入或渗入,遇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 9
过载引起火灾 16
由于設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而引起火灾 9
接地不良引起雷电火灾 9
人体触及(接近)带电体 正常作业带电 人员严重伤害
14 Ⅰ 检修时应配备防触电工具,并采用相应防触电措施,严格按检修、操作规程进行;
触及带电部位 9
违章擅自带电作业 6
非专业人员乱动电器 6
工具绝缘部分损伤 12
触及意外带电部位 电器设备绝缘损坏 人员严重伤害
6 Ⅰ 接地系统应保持完好;经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验,避免正常不带电部位意外带电
断电后放电不充分 9
误送电 6
设备外壳带电 9
触及邻近带电体 护栏失效 人员严重伤害 16 Ⅱ 电气设备应留有足够安全防护距离,如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则应加装隔离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未装隔离罩 11
隔离罩或外外罩不合格或损坏 17
电击 接地系统不良; 人员严重伤害 9 Ⅰ 对常备的防护用品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每次的检修工作都必须经过批准,指定专人进行监护,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未使用防护用品 6
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 14
作业时无专人监护 6
违反操作规程 6
表2-2 加药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酸碱管线及附属设备泄漏 泵、阀门盘根不合格 酸碱泄漏;造成腐蚀;人员灼伤。 12 Ⅱ 严格质量标准,及时检查、检验、维修。
泵、阀门盘根未及时更换 12
法兰垫片不合格 14
法兰垫片损坏 12
内外腐蚀造成穿孔 9
待检修设备、管道残留酸碱 检修前未将系统排净洗清 检修人员灼伤 9 Ⅰ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检修前未进行检测 9
检测不合格未采取措施 14
操作人员防护不周 未按规定穿戴好劳动护具 人员灼伤 12 Ⅱ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4
操作失误 16
酸碱稀释飞溅 操作失误 人员灼伤 12 Ⅱ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酸、碱漏失 液面计失灵 火灾、人员灼伤 14 Ⅱ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玻璃液面计加防护措施,对设备及时检查检验维修。
玻璃液面计损坏 9
设备腐蚀穿孔 16
连接管线断裂 18
违反操作规程 16
操作失误 12
施工安装不合格 14
外力或人为破坏 17
检测后未按要求将检测点连接好。 12
检测不合格未检修 14
表2-3 余热蒸汽锅炉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锅炉
缺水 水泵供电线路故障 锅炉损坏爆裂 12 Ⅰ 设双电源供电或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设备选型合理;设可靠的自动切换装置;水泵选型合理,并设备用泵;水源应可靠;设置可靠的补水设施;制定应急措施,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水泵供电设备故障 6
水泵切换装置不可靠 12
在用泵和备用泵故障 6
水源中断 17
操作失误 6
锅炉超压 锅炉缺水后立即加水 锅炉爆炸 6 Ⅰ 确保仪表(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完好;安全阀进行校验并定期试验;设置可靠的补水设施;制定锅炉操作规程。
出口流程关闭或控制 12
安全阀失效 6
不能及时补充水 12
仪表(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失效 6
锅炉缺陷 锅炉设计不合理 锅炉损坏 9 Ⅰ 按标准要求设计锅炉各部分;合理选材,确保各部分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制造、安装时应符合规范要求;烘炉应按要求进行;应定期保养,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锅炉的定期检验。
锅炉选材不合理 9
承压部件强度不够、有裂纹、变形、腐蚀等 9
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14
维护保养不当 12
结水垢 系统水质量差 锅炉鼓包损坏 10 Ⅱ 系统水质应符合锅炉水质标准要求;系统补充水水质应符合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循环回水经处理合格后回系统进行循环使用。
补充水质量差 10
循环回水未经处理 9
循环回水处理不合格 16
阀门损坏 违规操作闸板脱落 流程控制失效 14 Ⅱ 使用合格的产品;定期进行阀门检查、维修;制定合理的操作程序。
违规操作阀头脱落 14
阀门质量差 16
未及时检修 14
外腐蚀 施工质量差 设备损坏
17 Ⅲ 按规范要求设计防腐层;对施工质量检查;对防腐材料检验;设计时应有保温层封口防水的要求;定期进行腐蚀检测;定期进行维护。
防腐材料不合格 16
施工后损坏 16
未及時维修 17
梯台不合格 钢筋规格小;跨度大 造成人员坠落 19 Ⅱ 按规范要求设计梯台;设防滑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护。
施工质量不合格 14
斜度过大 19
无防滑措施 14
梯台腐蚀 12
无护栏或护栏不合格 16
接地装置不良 未按规范设计接地 造成雷电静电无法泄放 12 Ⅱ 按规范要求设置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检查。
接地装置安装不合格 14
人为或外力造成损坏 16
接地装置腐蚀严重 12
检测后检测点未连好 14
未定期检测维修 `0
表2-4 储池类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油气挥发 储池无盖 火灾 14 Ⅲ 储池加盖;及时回收污油。
储池积油过多 19
淹溺 储池无盖 人员伤亡 14 Ⅲ 按设计规范完善储池安全设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自我保护。
无盖储池无栏杆 16
无盖储池无警示标志 16
无盖储池池边有污油 12
违反操作规程 12
溢漏 液位显示失灵 跑污油、污水、火灾、污染环境 17 Ⅲ 严格施工质量,对储池设施、仪表及时检查维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违反操作规程 12
操作失误 12
施工质量不合格 18
损坏未及时维修 17
三、结论
根据前面各个部分的分析,各设施的危险性程度在6-9(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不希望的危险,要立即采取措施)和10-17(临界的,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有控制接受的危险,应予排除或采取措施)之间。从危险严重性等级分析,主要危险严重性等级在Ⅰ(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和Ⅱ(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之间。总体上系统的危险性比较高,虽然出现的几率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基本都属于爆炸、火灾和人员伤亡的性质。因此,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单位必须对装置的安全运行给予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装置的设计、施工质量和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
3)《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
4)《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1993)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施设计规范》GB50058-92
6)《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预先危险性分析 污泥处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92.3]
一、前言
1.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目的主要有:
(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3)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4)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危害的危险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见下表1-1;表1-2。
表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Ⅰ 灾难性的 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
Ⅱ 严重的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
Ⅲ 轻度的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度损坏
Ⅳ 轻微的 人员受伤和系统损坏轻于Ⅲ级
表1-2 危害指数危险接受准则表
危险等级 危险程度
18-20 安全的,不需评审即可接受
10-17 临界的,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有控制接受的危险,应予排除或采取措施
6-9 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不希望的危险,要立即采取措施
1-5 会造成灾难性事故,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立即进行排除
3)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调查了解;
(2)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3)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
(4)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
(5)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6)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二、污泥处理厂预先危险性分析
含油污泥处理厂处理的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含油污泥、池底泥、罐底清除污泥以及作业的落地污泥
油污泥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蚀、毒物、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涉及污泥处理的预先危险性分析,见下表2-1、表2-2、表2-3、表2-4 。
表2-1 电气设施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电气线路或设备自身故障 线路短路 财产损失人员严重伤害 14 Ⅱ 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修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变、配电室的防雨措施要完好,门、窗、电缆沟、穿墙洞等处应有防小动物措施且应保持严密,防止油气窜入;通风设施、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等应运转良好;防过载、防过热、防接地、防接触不良、防电缆老化、防雷电接地等安全措施应齐全完好;消防器材应完备、好用。
油气窜入或渗入,遇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 9
过载引起火灾 16
由于設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而引起火灾 9
接地不良引起雷电火灾 9
人体触及(接近)带电体 正常作业带电 人员严重伤害
14 Ⅰ 检修时应配备防触电工具,并采用相应防触电措施,严格按检修、操作规程进行;
触及带电部位 9
违章擅自带电作业 6
非专业人员乱动电器 6
工具绝缘部分损伤 12
触及意外带电部位 电器设备绝缘损坏 人员严重伤害
6 Ⅰ 接地系统应保持完好;经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验,避免正常不带电部位意外带电
断电后放电不充分 9
误送电 6
设备外壳带电 9
触及邻近带电体 护栏失效 人员严重伤害 16 Ⅱ 电气设备应留有足够安全防护距离,如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则应加装隔离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未装隔离罩 11
隔离罩或外外罩不合格或损坏 17
电击 接地系统不良; 人员严重伤害 9 Ⅰ 对常备的防护用品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每次的检修工作都必须经过批准,指定专人进行监护,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未使用防护用品 6
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 14
作业时无专人监护 6
违反操作规程 6
表2-2 加药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酸碱管线及附属设备泄漏 泵、阀门盘根不合格 酸碱泄漏;造成腐蚀;人员灼伤。 12 Ⅱ 严格质量标准,及时检查、检验、维修。
泵、阀门盘根未及时更换 12
法兰垫片不合格 14
法兰垫片损坏 12
内外腐蚀造成穿孔 9
待检修设备、管道残留酸碱 检修前未将系统排净洗清 检修人员灼伤 9 Ⅰ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检修前未进行检测 9
检测不合格未采取措施 14
操作人员防护不周 未按规定穿戴好劳动护具 人员灼伤 12 Ⅱ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4
操作失误 16
酸碱稀释飞溅 操作失误 人员灼伤 12 Ⅱ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酸、碱漏失 液面计失灵 火灾、人员灼伤 14 Ⅱ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玻璃液面计加防护措施,对设备及时检查检验维修。
玻璃液面计损坏 9
设备腐蚀穿孔 16
连接管线断裂 18
违反操作规程 16
操作失误 12
施工安装不合格 14
外力或人为破坏 17
检测后未按要求将检测点连接好。 12
检测不合格未检修 14
表2-3 余热蒸汽锅炉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锅炉
缺水 水泵供电线路故障 锅炉损坏爆裂 12 Ⅰ 设双电源供电或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设备选型合理;设可靠的自动切换装置;水泵选型合理,并设备用泵;水源应可靠;设置可靠的补水设施;制定应急措施,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水泵供电设备故障 6
水泵切换装置不可靠 12
在用泵和备用泵故障 6
水源中断 17
操作失误 6
锅炉超压 锅炉缺水后立即加水 锅炉爆炸 6 Ⅰ 确保仪表(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完好;安全阀进行校验并定期试验;设置可靠的补水设施;制定锅炉操作规程。
出口流程关闭或控制 12
安全阀失效 6
不能及时补充水 12
仪表(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失效 6
锅炉缺陷 锅炉设计不合理 锅炉损坏 9 Ⅰ 按标准要求设计锅炉各部分;合理选材,确保各部分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制造、安装时应符合规范要求;烘炉应按要求进行;应定期保养,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锅炉的定期检验。
锅炉选材不合理 9
承压部件强度不够、有裂纹、变形、腐蚀等 9
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14
维护保养不当 12
结水垢 系统水质量差 锅炉鼓包损坏 10 Ⅱ 系统水质应符合锅炉水质标准要求;系统补充水水质应符合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循环回水经处理合格后回系统进行循环使用。
补充水质量差 10
循环回水未经处理 9
循环回水处理不合格 16
阀门损坏 违规操作闸板脱落 流程控制失效 14 Ⅱ 使用合格的产品;定期进行阀门检查、维修;制定合理的操作程序。
违规操作阀头脱落 14
阀门质量差 16
未及时检修 14
外腐蚀 施工质量差 设备损坏
17 Ⅲ 按规范要求设计防腐层;对施工质量检查;对防腐材料检验;设计时应有保温层封口防水的要求;定期进行腐蚀检测;定期进行维护。
防腐材料不合格 16
施工后损坏 16
未及時维修 17
梯台不合格 钢筋规格小;跨度大 造成人员坠落 19 Ⅱ 按规范要求设计梯台;设防滑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护。
施工质量不合格 14
斜度过大 19
无防滑措施 14
梯台腐蚀 12
无护栏或护栏不合格 16
接地装置不良 未按规范设计接地 造成雷电静电无法泄放 12 Ⅱ 按规范要求设置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检查。
接地装置安装不合格 14
人为或外力造成损坏 16
接地装置腐蚀严重 12
检测后检测点未连好 14
未定期检测维修 `0
表2-4 储池类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危险指数 严重性等级
油气挥发 储池无盖 火灾 14 Ⅲ 储池加盖;及时回收污油。
储池积油过多 19
淹溺 储池无盖 人员伤亡 14 Ⅲ 按设计规范完善储池安全设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自我保护。
无盖储池无栏杆 16
无盖储池无警示标志 16
无盖储池池边有污油 12
违反操作规程 12
溢漏 液位显示失灵 跑污油、污水、火灾、污染环境 17 Ⅲ 严格施工质量,对储池设施、仪表及时检查维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违反操作规程 12
操作失误 12
施工质量不合格 18
损坏未及时维修 17
三、结论
根据前面各个部分的分析,各设施的危险性程度在6-9(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不希望的危险,要立即采取措施)和10-17(临界的,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有控制接受的危险,应予排除或采取措施)之间。从危险严重性等级分析,主要危险严重性等级在Ⅰ(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和Ⅱ(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之间。总体上系统的危险性比较高,虽然出现的几率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基本都属于爆炸、火灾和人员伤亡的性质。因此,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单位必须对装置的安全运行给予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装置的设计、施工质量和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
3)《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
4)《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1993)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施设计规范》GB50058-92
6)《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