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看过林海音为《旧京风俗百图》所写的一篇评论文字后,才知道原来在民国时期就有这样一本图文书介绍老北京的风俗了。林海音在这篇文章中评说:“一般人怀念北京,大都是以北京民俗中的民间低下层人的生活形态作为他们写文、作画的对象,写文的喜欢形容他们的市声、市容、动作说话,而作画者就画出他们的形态……”当然,就北京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来讲,有关它的记录将会永远继续下去,然而北京城之外,我们则遗忘得太多,尤其是关于乡村的纪事。
《爸爸小时候》是如《旧京风俗百图》一般的图文书,书的文字是由张晓楠的诗歌组成,图画部分则出自王世会的妙手丹青。与《旧京风俗百图》不同的是,《爸爸小时候》记录的是华北(中原区域)的乡村文明叙事。
乡村,或许可以武断地认为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关键建构。乡村成就了家族,而家族铸就了中国的诗书礼乐……数千年来,在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下,乡村永远是华夏文明最为核心的风景。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已经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20世纪60年代,当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光着脚穿过白色斑马线的时候,彻底宣告了一个乡村文明的终结。而当披头士乐队的足迹迟到二十年來到中国后,中国也拉起了告别乡村的大幕。上世纪最后二十年,乡村成了远方,是要被建设、改造的存在,而城市则摇身变为高铁通往远方的目的地。
这是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亦是无法阻挡的文明轨迹。如果说乡村是自然经济时代午后阳光,那么如同欣赏塞尚的《布芳的喷水池》一样,伟大的叙述者把阳光定格,让我们可以一睹午后阳光的风采。塞尚如此,张晓楠也是如此。在这条漫长的时间线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午后的乡村雕刻的是时光,而今天的歌唱不过是追着时间徒劳奔走而已,最多不过是掬一把乡村的光线。
也许过于悲观,只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真的已经失去了乡村的叙事,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无非是尽可能地留住更多关于乡村的依稀影像。而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有许多关于乡村、故乡的写作。许多时候,这些诗一样的文字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然而,这样的文字虽美,却有许多的隔膜。有人说,诗歌是无法翻译的,那么,乡村一定也是。当我们无法叙述乡村,于是我们这些成为乡村外来人的过客,不得不去转述、附和,然而终究再不能领略乡村之美了。当下,我们再美丽的语言,都不过是想象构成的另一个层次的误读,无法不悲观。关于乡村的逝去,是不是我们更喜闻乐见她的离去,把这种离去当作填充我们诗歌的新鲜词语呢?至少在很长时间以来,面对众多的乡村写作,我习惯把这种写作称为“消费乡村的写作”。不说他们相比较周作人、鲁迅之于乡村的思考张力、力度,他们能比得过孙犁的真挚吗?显然是否定的。不过在读过张晓楠的诗歌后,很大程度上修正了我的态度。
张晓楠的诗歌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雕琢与修饰,它犹如一把开启文明的钥匙,读来总有一种恍若穿越的感觉,这是真正的关于乡村的文字。乡村不可翻译,其实不可翻译的是乡村的阳光,这是她的根本。
我钦佩张晓楠这样的写作,这是一个真正写作者的姿态,是一个纯粹的写作者的姿态,他的诗歌与生命与乡村保持了最为单纯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张晓楠的诗歌中读不出任何的断裂之感,他很好地接续了现代与过去。所以在读他的诗歌的时候,从没有感觉到任何对乡村的过分美化,或者想象,或者渲染。乡村就是乡村,如人生之童年,也许在时间的线条上,她将永远被丢失,不过这样如诗的光芒却不会消失。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爸爸小时候》是如《旧京风俗百图》一般的图文书,书的文字是由张晓楠的诗歌组成,图画部分则出自王世会的妙手丹青。与《旧京风俗百图》不同的是,《爸爸小时候》记录的是华北(中原区域)的乡村文明叙事。
乡村,或许可以武断地认为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关键建构。乡村成就了家族,而家族铸就了中国的诗书礼乐……数千年来,在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下,乡村永远是华夏文明最为核心的风景。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已经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20世纪60年代,当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光着脚穿过白色斑马线的时候,彻底宣告了一个乡村文明的终结。而当披头士乐队的足迹迟到二十年來到中国后,中国也拉起了告别乡村的大幕。上世纪最后二十年,乡村成了远方,是要被建设、改造的存在,而城市则摇身变为高铁通往远方的目的地。
这是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亦是无法阻挡的文明轨迹。如果说乡村是自然经济时代午后阳光,那么如同欣赏塞尚的《布芳的喷水池》一样,伟大的叙述者把阳光定格,让我们可以一睹午后阳光的风采。塞尚如此,张晓楠也是如此。在这条漫长的时间线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午后的乡村雕刻的是时光,而今天的歌唱不过是追着时间徒劳奔走而已,最多不过是掬一把乡村的光线。
也许过于悲观,只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真的已经失去了乡村的叙事,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无非是尽可能地留住更多关于乡村的依稀影像。而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有许多关于乡村、故乡的写作。许多时候,这些诗一样的文字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然而,这样的文字虽美,却有许多的隔膜。有人说,诗歌是无法翻译的,那么,乡村一定也是。当我们无法叙述乡村,于是我们这些成为乡村外来人的过客,不得不去转述、附和,然而终究再不能领略乡村之美了。当下,我们再美丽的语言,都不过是想象构成的另一个层次的误读,无法不悲观。关于乡村的逝去,是不是我们更喜闻乐见她的离去,把这种离去当作填充我们诗歌的新鲜词语呢?至少在很长时间以来,面对众多的乡村写作,我习惯把这种写作称为“消费乡村的写作”。不说他们相比较周作人、鲁迅之于乡村的思考张力、力度,他们能比得过孙犁的真挚吗?显然是否定的。不过在读过张晓楠的诗歌后,很大程度上修正了我的态度。
张晓楠的诗歌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雕琢与修饰,它犹如一把开启文明的钥匙,读来总有一种恍若穿越的感觉,这是真正的关于乡村的文字。乡村不可翻译,其实不可翻译的是乡村的阳光,这是她的根本。
我钦佩张晓楠这样的写作,这是一个真正写作者的姿态,是一个纯粹的写作者的姿态,他的诗歌与生命与乡村保持了最为单纯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张晓楠的诗歌中读不出任何的断裂之感,他很好地接续了现代与过去。所以在读他的诗歌的时候,从没有感觉到任何对乡村的过分美化,或者想象,或者渲染。乡村就是乡村,如人生之童年,也许在时间的线条上,她将永远被丢失,不过这样如诗的光芒却不会消失。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