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典型报道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那么,新时期如何做好人物典型报道,以适应广大读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需求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析。
深入基层,发现典型。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往往蕴藏着大量的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作为记者,就要经常深入群众,置身于老百姓当中,从他们的口头舆论场中发现人物典型。只有高度关注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从中发现被老百姓交口称赞的人物典型,才能被老百姓认可,让广大读者觉得可亲可近。因为他来自群众,是广大群众的一员,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真正的典型。这样的典型报道以后,才能让广大读者觉得可亲可近,其所形成的媒体舆论场才会和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相一致,才会形成共鸣和轰动效应,才会取得“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挖掘精神实质,体现时代特征。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关键在于他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正是由于典型所代表的崇高的、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才会让人肃然起敬,而这种时代精神往往决定着典型的境界和高度。
2007年“五一”节前夕,开封日报推出了在北京“鸟巢”工地打工的农民工代表翟树森,他在“鸟巢”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舍小家为大家,和工友们一起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不仅体现了河南农民身上所具有的勤劳、朴实和智慧,而且让人们看到了以他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工正在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和其他建设者一样,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翟树森的事迹经过开封日报率先报道后,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关注,不仅为河南农民工争了光,而且为中国农民工添了彩,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正是由于他们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典型才具备了一定的高度,才会让读者肃然起敬,起到提升人的内心,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
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一个典型,靠什么才能深入人心,在更大更广的时空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呢?那就是典型身上所具有的感情,他对亲人对人民的感情有多深,他的影响就有多深有多远。
报道典型人物时,应注意对人物感情的把握。例如,开封日报在报道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韩顺风时,就特别注意对人物感情的刻画,着重描写了韩顺风的“两次流泪”:一次是为了保护被暴风雪袭击的农民的瓜苗,韩顺风在除夕之夜与群众一起顶风冒雪忙碌了整整一夜,大年初一早上接到儿子的电话:“爸,你咋还不回来,人家都在吃团圆饺子,俺爷和俺奶都等着你哩……”听到儿子的电话,韩顺风不禁鼻子一酸……另一次是韩顺风的儿子患尿毒症在上海做换肾手术,他由于工作忙不能去医院看护,手术结束,孩子醒来就问:“妈,我是不是我爸的亲生儿子?我做手术他咋不来看我呀!”当妻子打电话告诉韩顺风时,他再也忍不住眼泪,在会场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无情未必真豪杰。正如韩顺风所说:“我爱自己的老人和孩子,可我也爱庄头乡的4万多名群众,为了让全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我只能把对亲人的爱埋在心底。”正是由于韩顺风满怀对亲人对群众的深深热爱,这一典型才感动了成千上万名读者。
突出个性,塑造典型。典型,来自群众之中,又高于一般群众,他身上具有普通群众的一般特征,又有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个性特征。正是典型所具备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才使典型区别于一般群众而成为典型,成为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中的“这一个”。
报道典型时,应注重用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个性化动作来展现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例如,开封日报在采写“开封最美的女教师”苏红杰时,听她的学生和同事介绍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只要努力,就是好学生!”在许多学校和老师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同时,苏红杰能说出这样的话难能可贵。由于过度劳累,苏红杰不幸流产,她身体虚弱,却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学生经常看到她“上课时不得不用双手按在讲桌桌沿上,用力撑住虚弱无力的身体”。一个“按”字一个“撑”字,两个动词就把一个带病坚持上课的女教师形象刻画出来了。
除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之外,一些特殊的称谓等也能体现出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我们在报道韩顺风时也提到他的两个“外号”:“自行车书记”和“大棚书记”。我们把这两个“特殊称谓”写到文章里,不仅没有损害人物形象,反而把一个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群众喜爱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在采写基层民警吕文艺时,我们听到群众都叫他“敲锣民警”。原来,吕文艺经常夜晚在村里巡逻,为了震慑犯罪分子,给群众以安全感,他买来了一面铜锣,晚上巡逻时提在手里边敲边喊,提醒群众注意安全,几年下来,光铜锣他就敲烂了好几面。所以,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敲锣民警”。听到这个称呼后,我们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敲锣民警”吕文艺。一下子就把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千方百计为群众保平安的新时期基层民警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写好细节,活化人物。穆青说过,一个成功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一篇人物通讯,如果能有一两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刻画人物独特个性的真实细节,这篇通讯就成功了,这个典型也就树起来了。相反,如果缺乏细节描写,即使文字再优美,词藻再华丽,它所表现的人物典型也很难打动人、感染人,更难以使典型做到生动传神、令人信服。因此,我们说,有没有细节、细节真实与否,是决定人物典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报道人物典型时,应注重挖掘能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细节。例如开封日报在采写基层党员干部的典型阎秋安时,在《丰碑自在人心中》里有这样一个细节:“二人一碰面,王某高高地扬起了明晃晃的利斧,阎秋安不慌不忙、义正词严地指着王某说:‘我告诉你,来王庄我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你今天用斧劈死我,我是为王庄群众而死,死而无憾。不过,你的下场你心里肯定最清楚不过了。’面对大义凛然的阎秋安,王某高举着的利斧慢慢地落了下来。”应该说,这个细节不仅具有戏剧性,而且充分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了群众利益在生死面前毫无畏惧的英雄本色,让人过目不忘,惊魂慑魄。
(作者单位:开封日报社)
编校:郑 艳
深入基层,发现典型。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往往蕴藏着大量的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作为记者,就要经常深入群众,置身于老百姓当中,从他们的口头舆论场中发现人物典型。只有高度关注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从中发现被老百姓交口称赞的人物典型,才能被老百姓认可,让广大读者觉得可亲可近。因为他来自群众,是广大群众的一员,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真正的典型。这样的典型报道以后,才能让广大读者觉得可亲可近,其所形成的媒体舆论场才会和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相一致,才会形成共鸣和轰动效应,才会取得“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挖掘精神实质,体现时代特征。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关键在于他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正是由于典型所代表的崇高的、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才会让人肃然起敬,而这种时代精神往往决定着典型的境界和高度。
2007年“五一”节前夕,开封日报推出了在北京“鸟巢”工地打工的农民工代表翟树森,他在“鸟巢”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舍小家为大家,和工友们一起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不仅体现了河南农民身上所具有的勤劳、朴实和智慧,而且让人们看到了以他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工正在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和其他建设者一样,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翟树森的事迹经过开封日报率先报道后,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关注,不仅为河南农民工争了光,而且为中国农民工添了彩,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正是由于他们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典型才具备了一定的高度,才会让读者肃然起敬,起到提升人的内心,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
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一个典型,靠什么才能深入人心,在更大更广的时空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呢?那就是典型身上所具有的感情,他对亲人对人民的感情有多深,他的影响就有多深有多远。
报道典型人物时,应注意对人物感情的把握。例如,开封日报在报道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韩顺风时,就特别注意对人物感情的刻画,着重描写了韩顺风的“两次流泪”:一次是为了保护被暴风雪袭击的农民的瓜苗,韩顺风在除夕之夜与群众一起顶风冒雪忙碌了整整一夜,大年初一早上接到儿子的电话:“爸,你咋还不回来,人家都在吃团圆饺子,俺爷和俺奶都等着你哩……”听到儿子的电话,韩顺风不禁鼻子一酸……另一次是韩顺风的儿子患尿毒症在上海做换肾手术,他由于工作忙不能去医院看护,手术结束,孩子醒来就问:“妈,我是不是我爸的亲生儿子?我做手术他咋不来看我呀!”当妻子打电话告诉韩顺风时,他再也忍不住眼泪,在会场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无情未必真豪杰。正如韩顺风所说:“我爱自己的老人和孩子,可我也爱庄头乡的4万多名群众,为了让全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我只能把对亲人的爱埋在心底。”正是由于韩顺风满怀对亲人对群众的深深热爱,这一典型才感动了成千上万名读者。
突出个性,塑造典型。典型,来自群众之中,又高于一般群众,他身上具有普通群众的一般特征,又有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个性特征。正是典型所具备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才使典型区别于一般群众而成为典型,成为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中的“这一个”。
报道典型时,应注重用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个性化动作来展现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例如,开封日报在采写“开封最美的女教师”苏红杰时,听她的学生和同事介绍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只要努力,就是好学生!”在许多学校和老师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同时,苏红杰能说出这样的话难能可贵。由于过度劳累,苏红杰不幸流产,她身体虚弱,却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学生经常看到她“上课时不得不用双手按在讲桌桌沿上,用力撑住虚弱无力的身体”。一个“按”字一个“撑”字,两个动词就把一个带病坚持上课的女教师形象刻画出来了。
除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之外,一些特殊的称谓等也能体现出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我们在报道韩顺风时也提到他的两个“外号”:“自行车书记”和“大棚书记”。我们把这两个“特殊称谓”写到文章里,不仅没有损害人物形象,反而把一个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群众喜爱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在采写基层民警吕文艺时,我们听到群众都叫他“敲锣民警”。原来,吕文艺经常夜晚在村里巡逻,为了震慑犯罪分子,给群众以安全感,他买来了一面铜锣,晚上巡逻时提在手里边敲边喊,提醒群众注意安全,几年下来,光铜锣他就敲烂了好几面。所以,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敲锣民警”。听到这个称呼后,我们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敲锣民警”吕文艺。一下子就把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千方百计为群众保平安的新时期基层民警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写好细节,活化人物。穆青说过,一个成功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一篇人物通讯,如果能有一两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刻画人物独特个性的真实细节,这篇通讯就成功了,这个典型也就树起来了。相反,如果缺乏细节描写,即使文字再优美,词藻再华丽,它所表现的人物典型也很难打动人、感染人,更难以使典型做到生动传神、令人信服。因此,我们说,有没有细节、细节真实与否,是决定人物典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报道人物典型时,应注重挖掘能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细节。例如开封日报在采写基层党员干部的典型阎秋安时,在《丰碑自在人心中》里有这样一个细节:“二人一碰面,王某高高地扬起了明晃晃的利斧,阎秋安不慌不忙、义正词严地指着王某说:‘我告诉你,来王庄我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你今天用斧劈死我,我是为王庄群众而死,死而无憾。不过,你的下场你心里肯定最清楚不过了。’面对大义凛然的阎秋安,王某高举着的利斧慢慢地落了下来。”应该说,这个细节不仅具有戏剧性,而且充分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了群众利益在生死面前毫无畏惧的英雄本色,让人过目不忘,惊魂慑魄。
(作者单位:开封日报社)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