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为探究鲜切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及耐药现状,采集北京五城区零售鲜切果蔬样品进行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耐药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食品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目标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筛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结果 北京市五城区零售326份鲜切果蔬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污染率分别为15.34%、1.84%、0%、9.
【机 构】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探究鲜切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及耐药现状,采集北京五城区零售鲜切果蔬样品进行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耐药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食品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目标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筛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结果 北京市五城区零售326份鲜切果蔬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污染率分别为15.34%、1.84%、0%、9.51%和1.23%.本研究分离所得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耐药率分别是90.00%和48.00%,31株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为67.74%和64.50%,4株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均呈现多重耐药现象,而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10种受试抗生素全部敏感.结论 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北京五城区零售鲜切果蔬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和耐药现状,可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获得中国不同省份熟肉制品中的3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特征图谱,并运用全基因组测序对菌株进行耐药和致病的基因遗传分析.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3株熟肉制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药敏测定,同时进行高精度框架图测序,基因组序列经组装后通过相应的生物信息学流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3株单增李斯特菌对于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共计5种抗生素结果均为敏感.1株单增李斯特菌耐受2种抗生素,分别为四环素和红霉素.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33株单增李斯特菌
目的 考察市售5个国产品牌和2个进口品牌的MRS琼脂培养基对乳酸菌的培养效果,比较国内外不同品牌培养基的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螺旋涂布计数的方法,对3株GB 4789.28-2013中规定的乳酸菌和9株非国标规定乳酸菌(包括标准菌株和实验室分离菌株)在5个国产品牌和2个进口品牌的MRS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定量测定.通过比较不同品牌培养基对不同菌株的生长率,对各品牌培养基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GB 4789.28标准菌株在不同品牌MRS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率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培养基存在质量问题.从益生菌粉中
目的 研究食品接触材料聚氯乙烯(PVC)中纳米氧化锌(ZnO-Np)迁移特性.方法 制备ZnO-Np含量为1%w/w的PVC/ZnO-Np复合材料;利用单颗粒系统串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Sp-ICP/MS)对ZnO-Np迁移过程中的粒径变化进行测定及分析;在20℃、40℃和70℃下对食品模拟物3%乙酸和95%乙醇中的总Zn含量进行ICP/MS测定,以此分析ZnO-Np特定迁移量、迁移率、纳米粒径和迁移形态.结果 复合材料中ZnO-Np的初始含量为8.43 g/kg.迁移实验中ZnO-Np在时间点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