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食品营养检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和了解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了当前食品营养检测及相关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适合当前形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为提升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较快,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提出,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作为食品行业未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艰巨的责任,如何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食品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在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指的就是,在高职教育中,要注意结合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学生专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高职教师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课堂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对全国16所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问卷精心设计了有关问题,尽可能使调查问卷满足客观了解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个人访谈为辅的调查方法,调查兼顾学校、性别、年级分布相对均衡,以保证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下就全国16所开设食品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的各个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1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有偏差
调查可知,7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仍有4%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太认同。28.1%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创办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功能化,容易导致学习中存
2.2食品专业教育的创新和创业氛围不足
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与教师对创新创业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4.3%。只有32.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促进创新和创业方面做得很好。学生平时了解创新创业政策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辅导员讲解,说明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政策途径有些单一,应充分挖掘各种宣传途径。学校每年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次数超过5次以上的为57.3%,但学校每年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实际参与度超过10%的只有16.5%。每年的高校创新和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人数中,只有2%超过20项。学校近10年成功校友创业案例超过40个的只有2.5%。总的来说,高职食品专业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氛围不足。在学校提供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方面,只有19.3%的课程非常令人满意。
2.3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类专业教育融合度低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组织、实施部门呈现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只是在选修中添加几门创业类课程或者局部开展一些创业类活动,没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第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分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虽然列入人才培养体系,但多局限于纯粹创新创业知识和浅层训练,少有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第二是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度低。调研显示,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中讲解创新创业部分的内容的章节平均少于一章,多数教师也就是在讲授过程中例举一些涉及专业的案例而已,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度低。第三是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尚未融合。目前,担任创新创业课都是辅导员教师或者就业指导部门教师等,很难形成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和体现专业特点的多层次创新创业体系。第四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实践的结合程度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非常松散,没有形成体系。
3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3.1学以致用,牢固掌握专业技能
在高职院校中,要结合专业的特色,本着“做中学,学中优”的思路来培养人才。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就可以利用学生的食堂来作为专业课建设和实施重要的基础环节的场地,食堂一般承担了整个高职学院的日常饮食,让食品专業的学生在此学习实践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中食堂一般由私人承包,校领导就可以通过和食堂承包人协商,让食品专业的学生分组来对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堂的食材采购,食材烹饪和调味材料的监管,学生需要定期写出工作总结,并可以向学校的食堂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2培养目标融合
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食品营养检测及相关专业而言,现行的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双创教育应该是在现在目标基础上加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相关描述,将新要求纳入原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去。这样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和基本职业素质,掌握食品类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检测等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3专兼互聘,借力人才外援释放协作育人新潜能
基于优势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理论,通过在“校政行企”协作基础上的联络沟通机制,发挥集团化办学资源优势,对接食品行业,融合相关企业,开展师资“专兼互聘”,切实加强对教师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3.4打造精良教学团队
基于优势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理论,通过在校政行企协作基础上的联络沟通机制,发挥集团化办学资源优势,对接食品行业,融合相关企业,开展师资“专兼互聘”,切实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导引能力,打造一支在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力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度、骨干教师和创业导师培养计划。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创业线上线下教育;利用微信公众号满足学生对不同层次创新创业信息的需求,发布最新资讯,提供项目信息。
结束语
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主要是培养一些技能型和操作型的人才,这就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很多关联,但是想要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有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就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设对高职食品专业的重要性,结合食品专业的特点,融合人才培养,和注意创业平台的搭建,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在食品专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娟,师文添.“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淮安市高校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09-121.
[2] 刘惠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7(3):127-128.
[3] 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作者身份证号:231025198702184025)
关键词: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较快,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提出,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作为食品行业未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艰巨的责任,如何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食品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在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指的就是,在高职教育中,要注意结合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学生专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高职教师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课堂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对全国16所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问卷精心设计了有关问题,尽可能使调查问卷满足客观了解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个人访谈为辅的调查方法,调查兼顾学校、性别、年级分布相对均衡,以保证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下就全国16所开设食品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的各个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1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有偏差
调查可知,7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仍有4%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太认同。28.1%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创办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功能化,容易导致学习中存
2.2食品专业教育的创新和创业氛围不足
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与教师对创新创业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4.3%。只有32.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促进创新和创业方面做得很好。学生平时了解创新创业政策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辅导员讲解,说明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政策途径有些单一,应充分挖掘各种宣传途径。学校每年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次数超过5次以上的为57.3%,但学校每年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实际参与度超过10%的只有16.5%。每年的高校创新和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人数中,只有2%超过20项。学校近10年成功校友创业案例超过40个的只有2.5%。总的来说,高职食品专业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氛围不足。在学校提供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方面,只有19.3%的课程非常令人满意。
2.3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类专业教育融合度低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组织、实施部门呈现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只是在选修中添加几门创业类课程或者局部开展一些创业类活动,没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第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分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虽然列入人才培养体系,但多局限于纯粹创新创业知识和浅层训练,少有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第二是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度低。调研显示,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中讲解创新创业部分的内容的章节平均少于一章,多数教师也就是在讲授过程中例举一些涉及专业的案例而已,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度低。第三是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尚未融合。目前,担任创新创业课都是辅导员教师或者就业指导部门教师等,很难形成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和体现专业特点的多层次创新创业体系。第四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实践的结合程度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非常松散,没有形成体系。
3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3.1学以致用,牢固掌握专业技能
在高职院校中,要结合专业的特色,本着“做中学,学中优”的思路来培养人才。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就可以利用学生的食堂来作为专业课建设和实施重要的基础环节的场地,食堂一般承担了整个高职学院的日常饮食,让食品专業的学生在此学习实践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中食堂一般由私人承包,校领导就可以通过和食堂承包人协商,让食品专业的学生分组来对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堂的食材采购,食材烹饪和调味材料的监管,学生需要定期写出工作总结,并可以向学校的食堂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2培养目标融合
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食品营养检测及相关专业而言,现行的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双创教育应该是在现在目标基础上加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相关描述,将新要求纳入原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去。这样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和基本职业素质,掌握食品类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检测等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3专兼互聘,借力人才外援释放协作育人新潜能
基于优势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理论,通过在“校政行企”协作基础上的联络沟通机制,发挥集团化办学资源优势,对接食品行业,融合相关企业,开展师资“专兼互聘”,切实加强对教师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3.4打造精良教学团队
基于优势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理论,通过在校政行企协作基础上的联络沟通机制,发挥集团化办学资源优势,对接食品行业,融合相关企业,开展师资“专兼互聘”,切实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导引能力,打造一支在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力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度、骨干教师和创业导师培养计划。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创业线上线下教育;利用微信公众号满足学生对不同层次创新创业信息的需求,发布最新资讯,提供项目信息。
结束语
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主要是培养一些技能型和操作型的人才,这就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很多关联,但是想要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有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就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设对高职食品专业的重要性,结合食品专业的特点,融合人才培养,和注意创业平台的搭建,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在食品专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娟,师文添.“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淮安市高校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09-121.
[2] 刘惠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7(3):127-128.
[3] 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作者身份证号:23102519870218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