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困难就是远离成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格《永远的一课》写欧阳老师冒着种种困难的考验,给“我们”上了一节很特殊的课——率领“我们”在风雪交加的时候去操场立正五分钟。因为欧阳老师这节课的形式和内容都显得很特别,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让很多学生不理解,甚至遇到了抵制,但是欧阳老师仍然咬牙坚持上完了这节让“我”永远受到教益的课。(作者称之为“永远的一课”。)作者把欧阳老师面临的困难写得愈大,完成任务的难度也便愈大,以此反衬最终完成任务的欧阳老师这一课的价值也就愈大。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写了欧阳老师遇到的种种的困难。
  一是环境描写烘托天气方面的困难 文章多处交代了欧阳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恶劣的天气条件:上课前教室外边的风像“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呜咽着四处搜索,从屋顶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鼻子冻得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的瞬间大风把墙上的《中学生守则》吹得一上一下,扬上去后马上又飘下来;走出教室后风雪“把篮球架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这些环境描写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表现了风大雪暴。除了这些直接描写外,作者还用间接描写侧面表现风雪之大:学生们读书的心思被冻住了,东边的操场、北边的菜园和再北边的水塘连在一起,篮球架变矮了许多,足见地上的积雪之厚;“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可见风雪之后气温之低。“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夸张地体现了风大雪猛。文章这些描写,增大了这一节课的客观难度,突出了欧阳老师受到了天气方面的巨大考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烘托和铺垫。
  二是情绪描写凸显学生方面的抵制 文章除了渲染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之外,还写了学生们得到这个任务之后强烈的情绪反应,以凸显欧阳老师面临的人为因素方面的困难。欧阳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个特殊的任务的确太出人意料了,学生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初便表现出了不理解:“几十双眼睛在问。”“问”字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学生的疑惑和意外,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对欧阳老师言行的满腹疑虑,因此也就有学生不理解;在老师的威逼之下仍然有少数学生“逃课”则直接表达了学生的不满和对抗:“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对欧阳老师的上课要求,学生的不理解甚至对抗,是欧阳老师上这节课所遇到的人为因素方面的最大困难。
  三是行为描写刻画老师身体的虚弱 欧阳老师要面临的困难除了来自自然条件方面和人为因素方面外,他还要面临自己身体虚弱的困难:“瘦削的”、“脸色苍白”的他身体并不好,为了给学生做表率,率先垂范,他又“脱下羽绒衣”,“只穿一件白衬褂”和学生站在一起。这一情节反映出欧阳老师率领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并非易事。但是这也使得他与怕冷的学生们的行为构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结果他咬牙坚持了下来:身体“更显单薄”的他,在“五分钟过去了”,才“吃力”地宣布解散。
  欧阳老师正是在这重重困难面前咬牙坚持才率领“我们”最终完成这特殊的一课的。虽然这节课整个过程充满艰辛的考验,但最终让“我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这就是欧阳老师苦心孤诣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畏惧困难,就会放大了困难的威力,弱化甚至消解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了。人的潜能是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对困难的畏惧、退缩就是对成功的远离、舍弃!欧阳老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更以他的经历阐释了这一理论:“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作者单位:湖北巴东县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至今,苏教版仅剩三篇鲁迅作品。对于日渐退出的鲁迅作品,笔者以为,长久以来对鲁迅的定位及对其作品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中尝试“平常化地走近”,让学生体悟鲁迅的过程变得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在平常中感受鲁迅的不平常,进而提升自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鲁迅作品 教学 平常    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再度捧读鲁迅的作品,是仍然选择仰着头“神化”他,还是抱着一颗平常心走近
闲笔——体悟还是解析  现当代文艺理论在文学解读时惯用解析、剖割的方式去肢解文本,理性的冰冷压制了中国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重体悟、重赏鉴、重审美的优良传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传统的沦丧,美感的削减。  诗歌和散文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尤其是诗化的散文和优美散文中诗化的句段,它们和中国传统诗词的神韵是气脉相通的,根骨是一脉秉承的。综观那些植根于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文学底蕴深厚的近现代文人,他们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积累,讲究方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兴趣,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1.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抒发个性化见解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活泼的个性,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真情,写个性,崇尚学生的真实内心的吐露,挖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保证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用真心写,畅快写,倾诉生活的情感;保证
语文在高中众多的学习科目中,就像是一位温情脉脉、仪态万方的美丽女子。学习语文就如和美丽邂逅,作情感交流,应该是多么惬意酣畅的事情。可是事实上,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学生在听讲李杜诗歌时昏昏欲睡,经常苦恼学生的文学鉴赏成绩久滞不前。  这些情况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各种原因,其中有一条在于教者自身,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文学素养有所欠缺。教师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依词解词,再好的文章听来也会味同嚼蜡。教
每每于三尺讲台阅读、走近、穿越《诗经》,感觉她恰似一脉纵深横流的水,细细的觳纹里藏了千年的秘密。朴素温暖的诗意里,我和着清远流转的歌谣,不倦地吟唱;我的学生,如一朵朵浪花,与我一起流淌、跳跃、奔涌。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如果说《诗经》是一脉水,《关雎》便是这脉水的源头。这优美典雅的序曲,款款而来,仪态大方,演绎了礼仪之邦的古典浪漫。青青河水畔,悠悠鸟儿情。春日水岸,绿草茵茵,雎鸠成双,嬉戏水
【摘 要】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所谓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往往成为了机械的、古板的、填鸭式的讲授课堂。而诵读,这种自古至今在语文教学中最具亲和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教学手段却日渐衰微。本文就诵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见解和实际的操作办法,指出了诵读对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起的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 第一使命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做到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即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凝练、诚挚感人;注意修辞手法、句型句式的灵活运用;注重语调语速、抑扬顿挫和避免语言杂质。  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说话“清楚连贯,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说话训练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和潜移默化也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朝代怎么更迭,在爱情婚姻观上,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理想始终贯穿在整个历史长廊中。到了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这一理想就更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的爱情理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上。“情”与“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而封建礼教下的爱情和婚姻也往往是尖锐对立的,儒家的爱情理想就是要在尖锐对立中把“情”和“理”这一对矛盾统一起来。  有着“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
秦王建阿房,刮珠宝,锱铢必尽;百姓遭虐政,被剥削,道路以目。杜牧用他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不俗情怀,为我们揭示了强秦为何最终走向灭亡的内在原因。我们走进《阿房宫赋》,与杜牧共同反思历史,关照现实。  一、作者用尽工笔,以华丽的词语,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铺排描绘了秦王朝骄横奢侈画面  1.多少楼台烟雨中,展示了一副壮观雄伟的景象  秦王朝一统天下,势不可挡,强盛到顶点。正是在这样壮阔雄伟的背景之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的基础上,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读”的方式贯穿整堂课,感知孔子魅力课堂的种种表现。以“小组合作交流”形式,探究孔子魅力课堂的表现与根源。以“写”的方式,展示学生对孔子形象及其教育思想、教育魅力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