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蒙娜丽莎》一举成名的盗窃案

来源 :译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右眼。1911年8月21日,这幅在当时少有人知的作品被人从卢浮宫偷走了,于是,一则传奇就此诞生……

  如果1911年8月21日那一天,你站在了巴黎卢浮宫的外面,也许会注意到三个人,他们匆匆忙忙地跑出了卢浮宫博物馆。
  那是个星期一的早晨,整座城市都静悄悄的,因为星期天晚上,巴黎度过了一个狂欢之夜,许多人还宿醉未醒。
  那三名意大利人身手敏捷。他们昨天晚上虽然没喝酒,却也有点疲倦不堪的样子,因为他们整个晚上都是在一间艺术品储藏室中度过的。
  那天早晨,卢浮宫的门还没有开,他们蹑手蹑脚地从储藏室里爬出来,将重量为两百磅、带着画框以及外层玻璃保护罩的油画从墙上取下。他们拆掉玻璃罩和画框,在那块木板(这幅画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译注)外面裹了一条毯子,匆匆赶到奥赛码头(Quai d’Orsay)火车站,上了一趟7点47分的快车,离开了巴黎。
  他们偷走了《蒙娜丽莎》。
  托马斯·胡伯勒夫妇写了一本书,详细描述了《蒙娜丽莎》失窃事件的经过。他们在《巴黎的罪行》(The Crimes of Paris)中写道,二十八小时之后,才有人注意到墙上的那四只钩子上没有挂东西—油画不见了。那人是一名固执的静物画家,他已经支好了画架,准备画卢浮宫的绘画馆。他觉得没有《蒙娜丽莎》的绘画馆是不完整的,他没法动笔。但是静物画家此时没有丝毫的慌张,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卢浮宫里正在进行一个项目,给博物馆里众多的收藏品拍照。需要拍照的藏品必须拿到屋面上去,因为那时的照相机在室内拍照的效果不佳。
1911年8月24日《纽约时报》头版上的相关报道

  静物画家费了好多口舌才说动了一名保安,去看看那些拍照的人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把画还回来。保安很快就回来了,他说:“拍照的人说《蒙娜丽莎》不在他们手里!”
  《蒙娜丽莎》失窃了!
  《蒙娜丽莎》因此一夜成名。

巴黎人的“痛点”

文森佐·佩鲁贾

  卢浮宫宣布《蒙娜丽莎》失窃之后,世界各地的报章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幅杰作被盗的情况。“六十名警探寻找被盗的《蒙娜丽莎》……法国民众义愤填膺……”《纽约时报》这样写道。一时间,这宗失窃案似乎成了一件让全体法国人丢脸的事,因为当时的法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富豪正不惜血本,大举收购法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传世名作。这让法国人很担心。美国大亨J.P.摩根热爱艺术收藏,有人曾经怀疑《蒙娜丽莎》被盗一案幕后的主使就是他。另外,毕加索也是怀疑对象之一,被警方叫去问话。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未爆发,但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日益紧张起来,于是,有人认为这件事是德国人干的。
  卢浮宫闭馆一周后重新对外开放,如潮的人群(著名作家弗朗兹·卡夫卡是其中之一)进入卢浮宫,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看看原来挂着《蒙娜丽莎》的地方,因为那似乎成了巴黎人的“痛点”。
  与此同时,让公众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偷窃名画的人手法利落,动作干净。后来人们才知道,小偷是三名意大利人,领头的文森佐·佩鲁贾曾在卢浮宫工作过,做的事情就是安装玻璃保护罩。
在卢浮宫众多的艺术品之中,最受大众喜爱的也许非《蒙娜丽莎》莫属了

  佩鲁贾本想卖掉油画,但这件案子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这样一来,《蒙娜丽莎》就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这时,报纸上登出了悬赏公告,佩鲁贾可能考虑过把画交出去,但又不敢,因为这件事闹大了,他担心自己会被抓起来。于是,他将油画藏在箱子里,放在他巴黎的住处。

名画回家


  佩鲁贾从卢浮宫偷走《蒙娜丽莎》二十八个月之后,终于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名艺术品商人取得了联系,将《蒙娜丽莎》卖给他。但是这名商人怀疑画的真伪,就请乌菲兹美术馆馆长前来鉴别。油画背面的印章表明它是真迹。“好吧,你把画先放这里,我们商量一下给你多少钱。”馆长说。佩鲁贾兴冲冲地回去了。令他惊讶的是,半小时之后警察就去敲他的门了。
  佩鲁贾后来说,他是一名爱国者,他认为这幅画应该属于意大利,因为它的画家是意大利人。拿破仑偷了这幅画,现在他想让它回到意大利的怀抱。
  经过一番周折之后,《蒙娜丽莎》终于回到了卢浮宫。佩鲁贾因犯盗窃罪被判八个月监禁。但是,庭审结束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和《蒙娜丽莎》被盗相关的新闻报道成了小事件,很快被擠出了头版。
其他文献
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某些行为会影响幼儿交往能力的习得,影响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下面我来分析几种教师行为误区。    误区一:多次当众批评    小班的梁梁热情活泼,乐意和同伴交往,但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就会有小朋友来告状,说梁梁打人了或扔玩具了,等等。老师免不了当众批评他几句。  一天,类似情形再次出现,老师便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梁粱很喜欢和大家一起玩,这是对的。但在和别人一起玩
【摘要】学具是教师教育思想的物化和教育职能的延伸。学具产业的兴盛有利于课程的快速复制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幼儿园知识共享机制,也有利于教师提高间接指导能力。我们应提升理念,发挥创意,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学具产业。  【关键词】学具;学具产业;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06-04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从1979年到2019年,《译林》秉持“打开窗口,了解世界”的办刊宗旨,以独特的眼光向国内介绍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外国文学翻译园地里的长青树。《译林》不仅丰富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国本土作家的写作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文本。  在四十年的岁月里,经过几代办刊人的薪火相传和锲而不舍,《译林》以其“雅俗共赏”的办刊理念、浓厚的人文精神,享誉外国文学翻译界。《译林》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爱,也得
期刊
卓玛:rn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会接触很多电子产品,身边的同学都觉得看纸质书是一件很“low”的事情,我们平时看的都是手机上的电子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各种体裁的网络小说,我觉
期刊
1944年,20世纪美国极为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们为什么看侦探小说?”的文章,充满了火药味.当时威尔逊正准备离开美国,去欧洲报道
期刊
“我曾指引她找寻宝藏.但她所找到的一切,本就是属于她的.”rn这句话出自奥古斯特·罗丹之口,所描述的人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卡米耶·克洛岱尔.罗丹四十二岁时将她收入门下,
期刊
案例背景    中班第二学期开学前一天,安安妈妈心急如焚地来到班上,和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让安安妈妈如此着急的原因是女儿在假期里生了水痘,水痘来势凶猛,连尿道口都未能幸免。医生告诫安安不能用手去挠,孩子无意中发现小便时能减轻水痘的痛痒,于是就频繁上厕所。由于孩子在生病中,妈妈没有过分干预。  水痘痊愈后,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安安上厕所的频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上升趋势。这时,妈妈没再听之任
在西方,毕加索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东方,这位西班牙大师也一直深受欢迎,而且这种喜爱有增无减。亚洲的游客纷纷拥入欧洲的大小博物馆,只为一睹大师艺术作品的风采。这位多产画家的作品价值不菲,近年来已经成为亚洲藏家追捧的对象。在亚洲这片土地上,西方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无法和毕加索相提并论—毕加索就是西方艺术的代名词。  毕加索的作品以颜色大胆、破碎的立体主义肖像以及杂乱无章的构图为特点,这一切似乎和亚洲人的
期刊
好一个万亩枸杞园.深秋,枸杞正熟.一望无际的粉绿世界,点缀着无数耀眼的小小红果、黑果,真如宝石世界,星光闪烁.rn峭拔凛凛的昆仑是护卫者,立起高高长长的屏障,而广袤起伏、
期刊
【摘要】3~6儿童在早期未接受正式的识字教学之前,已经能够从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自然习得一些汉字,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同一年龄组儿童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因此,成人可以为儿童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文字习得环境,在尊重儿童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指导儿童认识一些汉字。  【关键词】汉语儿童;早期识字;3~6岁;自然习得;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