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衍生品最初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它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规避市场风险。然而,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技术的现代化,市场上的投机者逐渐增多,制度与监管的落后导致一部分人利用它获取利益,使得原本的金融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方法。所以,有必要根据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财务结算、退出与风险控制制度、职业道德等方面来实现风险的管控。
关键词:金融;風险控制;衍生工具
1.分析金融衍生工具风险
1.1公允价值计量不当引起的风险
以往,传统会计计量一般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历史成本将原始凭证当成基础,可以客观地体现经济业务的具体成本,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如果交易活动被入账,历史成本通常不应变动,直至运用或销售。但是金融衍生工具不能以历史成本衡量的合约,因为交易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不能利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是利用历史成本计算的财务报告也无法有效地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然而,当公允价值计量作为金融衍生品的计量属性时,怎样选择确保公允价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变成了重要内容,公允价值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对某一点价值的估计。价值即使客观存在,但不能直接获得,只能近似或接近真实的价值。公允价值的“不公平”一直是产生争议的内容,公允价值的使用可能导致管理层达到对利润与资本的控制。
1.2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金融衍生品的特性确定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它们只需要支付少量保证金就可以控制所有合同的资产。金融衍生工具则为交易双方利用预测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的变化趋势,来决定未来某一时刻是否进行交易的工具。然而从合同签订到金融工具的表现,利率、汇率和股票价格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变化,合约价值以及价格的变化大部分无法管控,它是政治、经济、市场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合同价值的极大改变。此外,在金融衍工具市场当中,某种程度上金融工具的保值与规避风险不足,投机比例较高,投资者以高卖低吸为目的追求利润,加剧了合同价格的波动。所以,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1.3监管系统欠缺与专业人员不足的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一般可以分成系统风险,也就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人为操作失误、操作不当等引起的意外损失风险。其交易的复杂性和资金流动的隐蔽性给监管形成了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监管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必须通过各个领域的协调,如何预测和评估不可控因素,将其风险降到最低,不仅需要合理规范的技术模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还需要数学有关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然而,当前在我国对此的研究较晚,国外经济组织对金融衍生工具开展的研究都比我国早,仍然无法真正了解其风险,并对其产生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2.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有效管控措施
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就有着“二重性”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新的风险。所以,加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控,不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兔疫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下,提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与建议。
2.1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监督系统
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应该创建政府监督和管理系统,制度规范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法律法规,保持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竞争、公平、效率和流动性,要创造一个有法律保障、有规则的良好环境,利用完善的法律规范来优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2)行业监管机构要不断强化行业管理,注重专业监管规则,规范金融行生工具的交易市场。(3)证券和期货交易机构有必要制定有关的标准化规章制度,更具体地规范和指导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行为,尤其是建立完善的结算体系,能够有效减弱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4)根据法律、法规或机构等方面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职能,增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2创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结算机构
为了确保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合理运行,关键是要创建一种符合金融风险管理需求的结算机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结算机构不应该是普通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机构。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交易集中,交易量巨大,价格波动较大,巨大的资金流动在投资者、经纪人、会员、清算会员和和清算机构之间流动。单纯依赖交易双方和一般的财务结算机构进行结算办理明显不足。国外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才终于找到了一条更加适应结算操作、符合风险管理需求的金融衍生工具结算机构模式。所以,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有必要通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创造属于自身的金融行生工具交易渠道,从而不断完善与发展。
2.3业务退出制度的建立
我国应不断减少或消除隐性政府担保及其导致的道德行为。一般而言,道德行为发生在封闭的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习惯性地钻政策空子,相信政府可以保护他们,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地进入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投资项目,让大量金融资产价值暴露在风险中。隐性的政策担保会导致他们对经济的预期过于乐观,造成大量资金流入不可持续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因此形成过度投机行为。
3.结论
伴随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金融市场的进步,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所以,中国应该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创建有效的风险防控管理系统,对金融场进行监管,推动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让企业在投资与投机衍生金融产品方面有可靠的依据、有章可循。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进行相应的风险管控,规避重大风险事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涵秋.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93-194.
[2]郭鹏.关于外贸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19(12):115-116.
关键词:金融;風险控制;衍生工具
1.分析金融衍生工具风险
1.1公允价值计量不当引起的风险
以往,传统会计计量一般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历史成本将原始凭证当成基础,可以客观地体现经济业务的具体成本,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如果交易活动被入账,历史成本通常不应变动,直至运用或销售。但是金融衍生工具不能以历史成本衡量的合约,因为交易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不能利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是利用历史成本计算的财务报告也无法有效地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然而,当公允价值计量作为金融衍生品的计量属性时,怎样选择确保公允价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变成了重要内容,公允价值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对某一点价值的估计。价值即使客观存在,但不能直接获得,只能近似或接近真实的价值。公允价值的“不公平”一直是产生争议的内容,公允价值的使用可能导致管理层达到对利润与资本的控制。
1.2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金融衍生品的特性确定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它们只需要支付少量保证金就可以控制所有合同的资产。金融衍生工具则为交易双方利用预测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的变化趋势,来决定未来某一时刻是否进行交易的工具。然而从合同签订到金融工具的表现,利率、汇率和股票价格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变化,合约价值以及价格的变化大部分无法管控,它是政治、经济、市场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合同价值的极大改变。此外,在金融衍工具市场当中,某种程度上金融工具的保值与规避风险不足,投机比例较高,投资者以高卖低吸为目的追求利润,加剧了合同价格的波动。所以,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1.3监管系统欠缺与专业人员不足的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一般可以分成系统风险,也就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人为操作失误、操作不当等引起的意外损失风险。其交易的复杂性和资金流动的隐蔽性给监管形成了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监管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必须通过各个领域的协调,如何预测和评估不可控因素,将其风险降到最低,不仅需要合理规范的技术模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还需要数学有关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然而,当前在我国对此的研究较晚,国外经济组织对金融衍生工具开展的研究都比我国早,仍然无法真正了解其风险,并对其产生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2.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有效管控措施
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就有着“二重性”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新的风险。所以,加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控,不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兔疫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下,提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与建议。
2.1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监督系统
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应该创建政府监督和管理系统,制度规范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法律法规,保持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竞争、公平、效率和流动性,要创造一个有法律保障、有规则的良好环境,利用完善的法律规范来优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2)行业监管机构要不断强化行业管理,注重专业监管规则,规范金融行生工具的交易市场。(3)证券和期货交易机构有必要制定有关的标准化规章制度,更具体地规范和指导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行为,尤其是建立完善的结算体系,能够有效减弱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4)根据法律、法规或机构等方面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职能,增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2创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结算机构
为了确保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合理运行,关键是要创建一种符合金融风险管理需求的结算机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结算机构不应该是普通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机构。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交易集中,交易量巨大,价格波动较大,巨大的资金流动在投资者、经纪人、会员、清算会员和和清算机构之间流动。单纯依赖交易双方和一般的财务结算机构进行结算办理明显不足。国外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才终于找到了一条更加适应结算操作、符合风险管理需求的金融衍生工具结算机构模式。所以,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有必要通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创造属于自身的金融行生工具交易渠道,从而不断完善与发展。
2.3业务退出制度的建立
我国应不断减少或消除隐性政府担保及其导致的道德行为。一般而言,道德行为发生在封闭的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习惯性地钻政策空子,相信政府可以保护他们,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地进入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投资项目,让大量金融资产价值暴露在风险中。隐性的政策担保会导致他们对经济的预期过于乐观,造成大量资金流入不可持续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因此形成过度投机行为。
3.结论
伴随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金融市场的进步,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所以,中国应该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创建有效的风险防控管理系统,对金融场进行监管,推动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让企业在投资与投机衍生金融产品方面有可靠的依据、有章可循。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进行相应的风险管控,规避重大风险事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涵秋.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93-194.
[2]郭鹏.关于外贸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19(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