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查阅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侧重于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产业发展比较分析,认清江门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现状,针对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江门产业支撑能力,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01
0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空间布局中将江门定位为重要节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江门的城市地位和价值,是加快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江门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江门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尤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工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城市的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业发展状况。《江门制造2025》对江门制造发展道路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规划,明确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提出“工业立市”战略,把江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的增长极。“工业立市”战略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很大程度上由其支撑体系的坚实程度决定。产业支撑是城市“工业立市”战略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技成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学术论文产出、专利申请与授权、科研项目资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科研水平。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部门之中,成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以创新为基础推进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对探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江門产业支撑能力的相关研究,将江门与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城市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产业支撑体系,通过多个方面多个指标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评估出江门发展的优势力量。同时指出产业支撑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江门的综合竞争力,发挥江门作为珠西战略主战场和增长极的核心带头作用,促进江门更深度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江门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通过对江门2015-2019这五年的三大产业产值变化情况(图1)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大产业的产值总体都是整体增加的,增加幅度最大为第一产业,其平均增长率为10.86%;第三产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30%,增长速度最慢为第二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6.30%。江门市在近六年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高于江门GDP8.4%的平均增长率。同时经广东省统计局初步核算,2019年江门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194元,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4.2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54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39.87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为8.1∶43.0∶48.9。
通过对2015-2019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2)分析对比,2014-2018年从业总人数保持上升趋势,2019年从业人数与2018年相比下降2.88%。这六年中,第一产业对从业人员吸纳能力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产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2014年的80多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77万人,平均减少速度为0.83%,这说明第一产业人员在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在2014-2017年间吸纳从业人员能力最大,2018-2019年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第三从业人员在2014-2018年逐年增加,但吸引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2019年吸纳人数比2018年少了8万多人。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14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194元,增长3.5%。
结合三大产业结构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江门市这几年产业比例较为稳定,但与周边中山、珠海等周边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近一两年人员吸纳能力逐步下降。因此江门市还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并且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重点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2 江门工业发展概况——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对比实证分析
2.1 五大城市工业产值发展状况
深入了解江门近年来的工业发展趋势及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推动江门工业持续发展。
对比大湾区江门、珠海、中山、佛山以及广州的数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五个城市中,佛山、广州和中山这三个城市规模以上的企业总产值排名很稳定,分别是1、2和3,其他两个城市珠海和江门排名有所变化,其中江门在这五年中的排名由前三年的第四名,后两年跌到第五名,其增长速度在五市中排名第三。从这五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增长情况来说,佛山市在2019年的产值是2015年的0.19倍,其平均增长率为4.5%,在五市中排名第一,增长仅次于佛山的是珠海,其2019年产值是2015年产值的0.15倍。江门这五年不管是工业产值绝对数还是增长速度均不理想,因此,江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大力发展工业。
2.2 江门工业产值发展趋势
江门工业发展全面,拥有41个行业,形成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十大支柱产业。 从江门近8年工业产值发展变化来看,可以看出江门工业产值总体呈递增的变化趋势,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超过63%,这体现江门市工业蓬勃发展的状况。但江门市近四年发展比较平稳,甚至2019年比2018年有略微下降。因此,工业要成为立市之本,江门市需要加大发展工业的力度。
3 江门企业发展状况
3.1 江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
2019年江门市2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全年工业总产值为4246.64亿元,比2018年减少160.03亿元。其中,轻工业减少值为169.55亿元,重工业增长值为9.52亿元。十大支柱产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减少156.38亿元,和2018年相比下降532%,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减少值的97.72%。这说明了支柱产业对江门市工业的影响力很大。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光电子器件,增长为369%,增长速度超过100%的还有涂料、打印机、方便面,其增长率为150.94%、251.46%和192.94.但布的降幅达83.56%。
3.2 江门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创新是企业立足发展的关键举措,2015年发改委发布《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提到,广东要着眼于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江门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员,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根本。江门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到江门市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阶段,进入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新周期。江门市提出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强化龙头企业竞争实力,突破新兴产业的瓶颈发展,以改革创新驱动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目前江门市创新发展进程缓慢,从广东省2020统计年鉴中广东省2019年各市现代产业增加值及比重来看,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排名第八,排名中等,但在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中,江门排名倒数第二,与大湾区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江门市必须要在科技创新上加快速度,才能与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同步发展。
3.3 江门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出现,但传统的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接受的速度较慢。2019年江门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98.37亿元,在全省排名第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9.8%,在全省排名第12。江门市要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加快高新技术向产业转化。
4 结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造成全球产业链断裂和外部需求萎缩,中国目前要致力于形成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尤其是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一体化协同发展,逐步构建出中国的统一超大规模市场,不断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江门是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江门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尤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提升江门产业支撑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要增强政府在产业支撑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引导,做好规划布局,科学进行产业调整,以当前疫情背景下“机器换人”为契机,加快智能化改造应用,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整体格局,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依托大湾区建设平台,加强珠三角区域合作,重视创新创业和科研研发,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着力在产业融合对接、经贸合作推广、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万里.疫情背景下推动辽宁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2020,(06):6061.
[2]卫中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J].广东经济,2020,(05):7279.
[3]段艳红.粵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演进路径分析—以深圳为例[J].商业经济,2021,(02):4248.
[4]董文良,邓珊.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20,(24):172173.
[5]凌连新,阳国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0,(24):9497.
关键词: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01
0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空间布局中将江门定位为重要节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江门的城市地位和价值,是加快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江门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江门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尤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工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城市的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业发展状况。《江门制造2025》对江门制造发展道路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规划,明确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提出“工业立市”战略,把江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的增长极。“工业立市”战略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很大程度上由其支撑体系的坚实程度决定。产业支撑是城市“工业立市”战略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技成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学术论文产出、专利申请与授权、科研项目资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科研水平。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部门之中,成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以创新为基础推进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对探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江門产业支撑能力的相关研究,将江门与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城市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产业支撑体系,通过多个方面多个指标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评估出江门发展的优势力量。同时指出产业支撑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江门的综合竞争力,发挥江门作为珠西战略主战场和增长极的核心带头作用,促进江门更深度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江门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通过对江门2015-2019这五年的三大产业产值变化情况(图1)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大产业的产值总体都是整体增加的,增加幅度最大为第一产业,其平均增长率为10.86%;第三产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30%,增长速度最慢为第二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6.30%。江门市在近六年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高于江门GDP8.4%的平均增长率。同时经广东省统计局初步核算,2019年江门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194元,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4.2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54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39.87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为8.1∶43.0∶48.9。
通过对2015-2019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2)分析对比,2014-2018年从业总人数保持上升趋势,2019年从业人数与2018年相比下降2.88%。这六年中,第一产业对从业人员吸纳能力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产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2014年的80多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77万人,平均减少速度为0.83%,这说明第一产业人员在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在2014-2017年间吸纳从业人员能力最大,2018-2019年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第三从业人员在2014-2018年逐年增加,但吸引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2019年吸纳人数比2018年少了8万多人。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14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194元,增长3.5%。
结合三大产业结构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江门市这几年产业比例较为稳定,但与周边中山、珠海等周边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近一两年人员吸纳能力逐步下降。因此江门市还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并且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重点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2 江门工业发展概况——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对比实证分析
2.1 五大城市工业产值发展状况
深入了解江门近年来的工业发展趋势及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推动江门工业持续发展。
对比大湾区江门、珠海、中山、佛山以及广州的数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五个城市中,佛山、广州和中山这三个城市规模以上的企业总产值排名很稳定,分别是1、2和3,其他两个城市珠海和江门排名有所变化,其中江门在这五年中的排名由前三年的第四名,后两年跌到第五名,其增长速度在五市中排名第三。从这五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增长情况来说,佛山市在2019年的产值是2015年的0.19倍,其平均增长率为4.5%,在五市中排名第一,增长仅次于佛山的是珠海,其2019年产值是2015年产值的0.15倍。江门这五年不管是工业产值绝对数还是增长速度均不理想,因此,江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大力发展工业。
2.2 江门工业产值发展趋势
江门工业发展全面,拥有41个行业,形成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十大支柱产业。 从江门近8年工业产值发展变化来看,可以看出江门工业产值总体呈递增的变化趋势,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超过63%,这体现江门市工业蓬勃发展的状况。但江门市近四年发展比较平稳,甚至2019年比2018年有略微下降。因此,工业要成为立市之本,江门市需要加大发展工业的力度。
3 江门企业发展状况
3.1 江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
2019年江门市2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全年工业总产值为4246.64亿元,比2018年减少160.03亿元。其中,轻工业减少值为169.55亿元,重工业增长值为9.52亿元。十大支柱产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减少156.38亿元,和2018年相比下降532%,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减少值的97.72%。这说明了支柱产业对江门市工业的影响力很大。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光电子器件,增长为369%,增长速度超过100%的还有涂料、打印机、方便面,其增长率为150.94%、251.46%和192.94.但布的降幅达83.56%。
3.2 江门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创新是企业立足发展的关键举措,2015年发改委发布《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提到,广东要着眼于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江门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员,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根本。江门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到江门市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阶段,进入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新周期。江门市提出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强化龙头企业竞争实力,突破新兴产业的瓶颈发展,以改革创新驱动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目前江门市创新发展进程缓慢,从广东省2020统计年鉴中广东省2019年各市现代产业增加值及比重来看,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排名第八,排名中等,但在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中,江门排名倒数第二,与大湾区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江门市必须要在科技创新上加快速度,才能与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同步发展。
3.3 江门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出现,但传统的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接受的速度较慢。2019年江门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98.37亿元,在全省排名第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9.8%,在全省排名第12。江门市要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加快高新技术向产业转化。
4 结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造成全球产业链断裂和外部需求萎缩,中国目前要致力于形成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尤其是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一体化协同发展,逐步构建出中国的统一超大规模市场,不断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江门是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江门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尤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提升江门产业支撑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要增强政府在产业支撑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引导,做好规划布局,科学进行产业调整,以当前疫情背景下“机器换人”为契机,加快智能化改造应用,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整体格局,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依托大湾区建设平台,加强珠三角区域合作,重视创新创业和科研研发,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着力在产业融合对接、经贸合作推广、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万里.疫情背景下推动辽宁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2020,(06):6061.
[2]卫中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J].广东经济,2020,(05):7279.
[3]段艳红.粵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演进路径分析—以深圳为例[J].商业经济,2021,(02):4248.
[4]董文良,邓珊.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20,(24):172173.
[5]凌连新,阳国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0,(2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