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如果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几乎在所有三四线城市都有海澜之家的的店铺,蓝底黄字,明亮的灯光,通透的橱窗,醒目的大海报,还有特别高、特别大的穿衣镜……至少在视觉上就让人眼前一亮。它的摆设也和其他服装店不一样,并不是按照衬衣、外套、裤子等服装款式来分区,而是20~30岁青春活力、40~50岁儒雅休闲这样的标牌,在独立的区域里有适合这一年龄段和风格要求的所有服饰商品,大部分的消费者最后都是搭配购买,买T恤的同时也会买裤子和腰带。事实上,那句“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的广告语十分精准,所有前往海澜之家的目标客户——中年男性,基本一次性的服饰采购量非常大,单价也非常高。
而在内部的经营模式上,海澜之家也采用加盟模式,合同期5年,要求加盟商首先至少准备200万元,100万元作为押金放在海澜之家,另外100万元用于店铺租金、装修、人工以及初期启动资金等,加盟商只负责投资、开店以及人员工资等,但不负责店铺经营,所有的进货配货、定价(全国统一售价,且不打折)、退换及质量投诉等全部由海澜之家总部负责。对于加盟商的保障就是,无需亲自经营,每天利润按照65/35比例进行划分,海澜之家确保加盟商5年内累计税前利润不低于100万元。而在产业链上游,海澜之家没有服装设计,只是根据供应商提供产品式样,结合当前潮流进行采购,但要求供应商必须接受 100%退货,所以海澜之家没有任何库存压力。
所以,与其说海澜之家是个卖服装的,不如说是服装供应链控制之王,上游有供应商自己投产代销,下游有加盟商投资开店,海澜之家真正做到了轻资产运营,却又很好地把控了整个产业链,而最为成功的就是其精准的定位。市场基数更为庞大的三四线城市中年男性消费群体,对价格不敏感,购物决策上不强势,这简直就是服装领域最优质的客户资源。
而在餐饮行业,我们熟知的可以把热情的服务写成书的海底捞火锅早已转型,海底捞将火锅主营业务进行拆分,专注供应链服务,如主打火锅底料等复合调味料生产销售的颐海国际已经抢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及拥有自营蔬菜及肉类供应基地,物流配送服务的餐饮供应链服务平台——蜀海公司即将上市,甚至今后还有服务于餐饮领域的广告及营销公司……相信未来的海底捞不仅仅是火锅,更是中国餐饮重要的供应链服务商。事实上,前几天笔者去一家麻辣香锅餐馆,发现原来麻辣香锅的调味料以及菜品全部出自海底捞的配送,虽然不是海底捞的子公司,但显然中式餐饮的发展将越来越离不开海底捞。
这让我想起此前和一幅图CEO陈涛的一次对话,他谈到目前的印刷电子商务且不论商业模式孰优孰劣,但在“互联网+”这个命题下,很多商业模式根本没有把互联网“加”起来,还是接单生产送货,无非是把互联网当作多了一条传输信息的管道。
优秀的企业早已转型,对于垂直型行业生态,我们抛开互联网这个前提,其实只有两种企业形态——供应链以及供应链上的节点。所谓的平台、生态在垂直行业简化而成就是供应链,上游是材料、零配件供应商,下游是营销终端门店。很可惜,在供应链节点上我们印刷包装行业不乏闪闪发光的爆款供应商,但在供应链整合及服务上,我们却鲜见有着合理商业逻辑的控制者。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15年汉诺威IT博览会(CeBIT)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演讲,他提到:“未来的世界,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而在C2B的驱动下,B(企业)已经不再是市场的主导,而是中间的‘2(渠道)’,对,就是接收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并高效低成本实现的供应链渠道。”让用户的需求通过供应链调配资源、组织生产而得到满足,这才是未来生意中的核心价值。而印刷包装与服装、餐饮的共通点在于,他们都是基于民生高频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标准化产品基础上有定制化需求,通过规模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但也需要依靠满足个性化需求去满足每一个利基市场。
于是,无论是服装行业的海澜之家,还是餐饮行业的海底捞,他们都在自己的垂直行业领域里抓住了符合商业逻辑的供应链控制权,而在印刷包装行业,究竟花落谁家,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我们再把这个问题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你会发现其实目前大部分印刷包装电子商务企业,实际上还是把自己定位于加工商,或多或少地“跑偏”。所谓供应链,上游是纸张油墨材料机械,下游是广告营销服务门店,中间用纸张油墨印刷,卖着印刷品的工厂,还有企业经营咨询、人才招聘、设备技术维修、物流配送、设计工艺研发等诸多延展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打着互联网旗号的“颠覆者”,可哪一个也没有真正去牵起一条符合商业逻辑的供应链,而依然狭隘地执行着找客户、接订单的商业模式。
实际上,在印刷包装行业里也有类似的雏形,如某印刷企业与某全国连锁快餐合作,为其提供了外卖快餐盒、优惠券、积分卡、餐牌以及店招等印刷包装产品的创意和设计,原本是为了拿下后面的印刷包装制作的订单,但他们发现并不是每一项印刷包装产品他们都能制作,于是集合众多业内加工商共同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攒了大量快餐营销的经验,并由此彻底转型,专注为众多快餐企业提供营销及外卖全解决方案,从上游到下游全供应链都有了牢固的控制权。
如果说互联网给商业带来了不一样的理念,那么拨开互联网的迷雾,伴随商业市场的成熟,行业的转型升级,不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企业的精益进化,而是供应链的整合和精进,互联网提供了更高效的整合方法和途径,但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的确与互联网无关,不必困顿于此。
而在内部的经营模式上,海澜之家也采用加盟模式,合同期5年,要求加盟商首先至少准备200万元,100万元作为押金放在海澜之家,另外100万元用于店铺租金、装修、人工以及初期启动资金等,加盟商只负责投资、开店以及人员工资等,但不负责店铺经营,所有的进货配货、定价(全国统一售价,且不打折)、退换及质量投诉等全部由海澜之家总部负责。对于加盟商的保障就是,无需亲自经营,每天利润按照65/35比例进行划分,海澜之家确保加盟商5年内累计税前利润不低于100万元。而在产业链上游,海澜之家没有服装设计,只是根据供应商提供产品式样,结合当前潮流进行采购,但要求供应商必须接受 100%退货,所以海澜之家没有任何库存压力。
所以,与其说海澜之家是个卖服装的,不如说是服装供应链控制之王,上游有供应商自己投产代销,下游有加盟商投资开店,海澜之家真正做到了轻资产运营,却又很好地把控了整个产业链,而最为成功的就是其精准的定位。市场基数更为庞大的三四线城市中年男性消费群体,对价格不敏感,购物决策上不强势,这简直就是服装领域最优质的客户资源。
而在餐饮行业,我们熟知的可以把热情的服务写成书的海底捞火锅早已转型,海底捞将火锅主营业务进行拆分,专注供应链服务,如主打火锅底料等复合调味料生产销售的颐海国际已经抢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及拥有自营蔬菜及肉类供应基地,物流配送服务的餐饮供应链服务平台——蜀海公司即将上市,甚至今后还有服务于餐饮领域的广告及营销公司……相信未来的海底捞不仅仅是火锅,更是中国餐饮重要的供应链服务商。事实上,前几天笔者去一家麻辣香锅餐馆,发现原来麻辣香锅的调味料以及菜品全部出自海底捞的配送,虽然不是海底捞的子公司,但显然中式餐饮的发展将越来越离不开海底捞。
这让我想起此前和一幅图CEO陈涛的一次对话,他谈到目前的印刷电子商务且不论商业模式孰优孰劣,但在“互联网+”这个命题下,很多商业模式根本没有把互联网“加”起来,还是接单生产送货,无非是把互联网当作多了一条传输信息的管道。
优秀的企业早已转型,对于垂直型行业生态,我们抛开互联网这个前提,其实只有两种企业形态——供应链以及供应链上的节点。所谓的平台、生态在垂直行业简化而成就是供应链,上游是材料、零配件供应商,下游是营销终端门店。很可惜,在供应链节点上我们印刷包装行业不乏闪闪发光的爆款供应商,但在供应链整合及服务上,我们却鲜见有着合理商业逻辑的控制者。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15年汉诺威IT博览会(CeBIT)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演讲,他提到:“未来的世界,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而在C2B的驱动下,B(企业)已经不再是市场的主导,而是中间的‘2(渠道)’,对,就是接收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并高效低成本实现的供应链渠道。”让用户的需求通过供应链调配资源、组织生产而得到满足,这才是未来生意中的核心价值。而印刷包装与服装、餐饮的共通点在于,他们都是基于民生高频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标准化产品基础上有定制化需求,通过规模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但也需要依靠满足个性化需求去满足每一个利基市场。
于是,无论是服装行业的海澜之家,还是餐饮行业的海底捞,他们都在自己的垂直行业领域里抓住了符合商业逻辑的供应链控制权,而在印刷包装行业,究竟花落谁家,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我们再把这个问题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你会发现其实目前大部分印刷包装电子商务企业,实际上还是把自己定位于加工商,或多或少地“跑偏”。所谓供应链,上游是纸张油墨材料机械,下游是广告营销服务门店,中间用纸张油墨印刷,卖着印刷品的工厂,还有企业经营咨询、人才招聘、设备技术维修、物流配送、设计工艺研发等诸多延展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打着互联网旗号的“颠覆者”,可哪一个也没有真正去牵起一条符合商业逻辑的供应链,而依然狭隘地执行着找客户、接订单的商业模式。
实际上,在印刷包装行业里也有类似的雏形,如某印刷企业与某全国连锁快餐合作,为其提供了外卖快餐盒、优惠券、积分卡、餐牌以及店招等印刷包装产品的创意和设计,原本是为了拿下后面的印刷包装制作的订单,但他们发现并不是每一项印刷包装产品他们都能制作,于是集合众多业内加工商共同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攒了大量快餐营销的经验,并由此彻底转型,专注为众多快餐企业提供营销及外卖全解决方案,从上游到下游全供应链都有了牢固的控制权。
如果说互联网给商业带来了不一样的理念,那么拨开互联网的迷雾,伴随商业市场的成熟,行业的转型升级,不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企业的精益进化,而是供应链的整合和精进,互联网提供了更高效的整合方法和途径,但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的确与互联网无关,不必困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