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年的高考题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鲜明的特色,正是有了这些“与众不同”,才吸引我们广大教师反复研究高考,深刻领悟高考题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启示,并以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向高考致敬。本文通过认真品味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经济生活的四道选择题,总结出四种类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进而指导我们的高考复习。
关键词:选择题 高考 命题特点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86-02
高考政治《考试说明》提出要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广大师生研究和品位高考试题是分不开的。我们就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经济生活的四道选择题为例,总结出四种类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进而指导我们的高考复习,提升考生的四种能力。
1 图表类选择题
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I-12题)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1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中寻找关键信息,产量增大,低价销售,收入下降。“丰产不丰收”是因为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即使农民低价销售,需求量也不会实质性的增加多少。这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的知识点。因为是低价销售,所以变化之后的价格下降,①和③显示的是变化后的价格上升,排除①和③。④不合题意,材料讲得不是需求量的变化,答案选B。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点。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1 命题特点
(1)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出题干中所表述的现象和主题,并体现命题意图。
(2)围绕核心知识点和考点设计图表,呈现信息点。
(3)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原理来回答或判断出相应的图表。
1.2 解题方法
(1)仔细审视图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文字信息、横向纵向对比、注释等内容和要求,提炼出有用信息。如果有两个及以上多个图表,则需搞清楚图表之间的联系。
(2)认真分析和判断出题者的意图,弄清楚图表的中心思想和所体现的考点。
(3)在对题干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找到问题与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所学原理对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2 材料类选择题
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I-14题)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曰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时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案:A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A项正确符合题意,在题干中提到我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扰,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B说法错误,“最有效手段”不切实际,应该是利用规则维护;C说法错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有对外投资办厂,对外承揽业务和对外劳务输出,出口不属于走出去;D跨国并购不等于企业的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是建立在大企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的合并,不存在剥夺另外企业法人资格之说,也就是联合之后仍是共同发展。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外贸易,中国企业走出去等相关知识点。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1 命题特点
(1)材料选取多为体现时政热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
(2)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运用所学原理对材料中所体现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和评论。
(3)此类题型有时一则材料对应一个设问,有时一则材料对应多个设问,而且设问中会出现“说明、表明、体现”等高频词汇。
2.2 解题方法
(1)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思想,找出材料与各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
(2)排查各个选项与材料的对应关系,以材料的指向为重点确定答案。
3 组合类选择题
例3:(2013新课标全国卷I-15题)2011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
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③我国居民高效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
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我国城乡居民高额储蓄说明了什么。①说法错误,是因为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才会增加储蓄意愿;②不合题意,材料中说的是储蓄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储蓄率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储蓄率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储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储蓄存款的增加额占城乡居民、单位职工货币收入的百分比,材料中只提到储蓄增长率,而没有涉及到储蓄率;③说法正确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现实,确实投资理财渠道比较单一;④因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储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支出减少,所以我们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答案选D。 考点定位:投资与理财,恩格尔系数。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1 命题特点
(1)此类题型在高考政治卷中以四选二或四选三的组合最为常见。
(2)此类题型的突出特点是涉及的考点多、知识容量大、答案迷惑性较强。
(3)此类试题偏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难度稍大。
3.2 解题方法
(1)此类题型最佳解题方法是排除法。
(2)解题原则“题干决定题肢,题肢反映题干”。
(3)排除错误题肢和无关题肢,结合题干具体分析、宏观把握最终做出选择。
4 计算类选择题
例4:(2013新课标全国卷I-13题)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答案:A
解析:首先要明确:利润率=利润÷成本,其次要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过程如下:24×(6.27-6.32)÷144=24×-0.55÷144=2×-0.05/12=-0.05÷6≈-0.0083,换成百分比是下降0.83%。所以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汇率的知识。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数学计算的能力。
4.1 命题特点
(1)实用性强,与实际联系密切。
(2)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
(3)运用数学思维。
4.2 解题方法
(1)消除畏惧心理,沉着冷静,树立信心。
(2)夯实基础。
(3)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
(4)加强计算题的专项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充分利用经典习题,寻找、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再精准适用的方法也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到解题实践中去,方能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I)[Z].
[2]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教育部考试中心[Z].
[3]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Z].教育部考试中心.
[4] 吴明哲.细品味.稳中有变 不乏新意 深领悟·整体把握·收放自如——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政治试题赏析与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8):56-57.
关键词:选择题 高考 命题特点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86-02
高考政治《考试说明》提出要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广大师生研究和品位高考试题是分不开的。我们就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经济生活的四道选择题为例,总结出四种类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进而指导我们的高考复习,提升考生的四种能力。
1 图表类选择题
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I-12题)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1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中寻找关键信息,产量增大,低价销售,收入下降。“丰产不丰收”是因为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即使农民低价销售,需求量也不会实质性的增加多少。这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的知识点。因为是低价销售,所以变化之后的价格下降,①和③显示的是变化后的价格上升,排除①和③。④不合题意,材料讲得不是需求量的变化,答案选B。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点。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1 命题特点
(1)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出题干中所表述的现象和主题,并体现命题意图。
(2)围绕核心知识点和考点设计图表,呈现信息点。
(3)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原理来回答或判断出相应的图表。
1.2 解题方法
(1)仔细审视图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文字信息、横向纵向对比、注释等内容和要求,提炼出有用信息。如果有两个及以上多个图表,则需搞清楚图表之间的联系。
(2)认真分析和判断出题者的意图,弄清楚图表的中心思想和所体现的考点。
(3)在对题干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找到问题与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所学原理对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2 材料类选择题
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I-14题)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曰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时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案:A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A项正确符合题意,在题干中提到我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扰,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B说法错误,“最有效手段”不切实际,应该是利用规则维护;C说法错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有对外投资办厂,对外承揽业务和对外劳务输出,出口不属于走出去;D跨国并购不等于企业的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是建立在大企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的合并,不存在剥夺另外企业法人资格之说,也就是联合之后仍是共同发展。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外贸易,中国企业走出去等相关知识点。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1 命题特点
(1)材料选取多为体现时政热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
(2)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运用所学原理对材料中所体现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和评论。
(3)此类题型有时一则材料对应一个设问,有时一则材料对应多个设问,而且设问中会出现“说明、表明、体现”等高频词汇。
2.2 解题方法
(1)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思想,找出材料与各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
(2)排查各个选项与材料的对应关系,以材料的指向为重点确定答案。
3 组合类选择题
例3:(2013新课标全国卷I-15题)2011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
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③我国居民高效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
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我国城乡居民高额储蓄说明了什么。①说法错误,是因为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才会增加储蓄意愿;②不合题意,材料中说的是储蓄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储蓄率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储蓄率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储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储蓄存款的增加额占城乡居民、单位职工货币收入的百分比,材料中只提到储蓄增长率,而没有涉及到储蓄率;③说法正确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现实,确实投资理财渠道比较单一;④因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储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支出减少,所以我们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答案选D。 考点定位:投资与理财,恩格尔系数。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1 命题特点
(1)此类题型在高考政治卷中以四选二或四选三的组合最为常见。
(2)此类题型的突出特点是涉及的考点多、知识容量大、答案迷惑性较强。
(3)此类试题偏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难度稍大。
3.2 解题方法
(1)此类题型最佳解题方法是排除法。
(2)解题原则“题干决定题肢,题肢反映题干”。
(3)排除错误题肢和无关题肢,结合题干具体分析、宏观把握最终做出选择。
4 计算类选择题
例4:(2013新课标全国卷I-13题)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答案:A
解析:首先要明确:利润率=利润÷成本,其次要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过程如下:24×(6.27-6.32)÷144=24×-0.55÷144=2×-0.05/12=-0.05÷6≈-0.0083,换成百分比是下降0.83%。所以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汇率的知识。
命题立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数学计算的能力。
4.1 命题特点
(1)实用性强,与实际联系密切。
(2)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
(3)运用数学思维。
4.2 解题方法
(1)消除畏惧心理,沉着冷静,树立信心。
(2)夯实基础。
(3)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
(4)加强计算题的专项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充分利用经典习题,寻找、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再精准适用的方法也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到解题实践中去,方能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I)[Z].
[2]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教育部考试中心[Z].
[3]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Z].教育部考试中心.
[4] 吴明哲.细品味.稳中有变 不乏新意 深领悟·整体把握·收放自如——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政治试题赏析与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