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年级学生要求会认识900个常用字,会写350个认识的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识记这些生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无疑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一味地去强制灌输,而应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灵动地学习,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主动识字。下面我将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挥课堂最大价值,指导识字
孩子的识字最主要途径就是课堂上的的学习,然而一年级的孩子虽然求知欲强、好奇心大,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容易受到干扰。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如何发挥最大价值,提高课堂效果,我认为需做到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我会在创设情境中下功夫,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激趣识字。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识字的兴趣,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如给一年级孩子教汉字“耳”时,因为这是个象形文字,于是我让学生先观察书中的图,让他们发现图与字的联系,再让学生观察同桌的耳朵,由图片到实物,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相互议论着:“耳”字好像一个耳朵呀!我记住了!而且都比赛着去识记本课中同是象形字的目、月、火等字。再如教“拍”时,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扩词的同时做动作——拍手、拍球、拍桌子……学生意识到:拍是提手旁,和手有关。学生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拍”的涵义,加深了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吸引孩子注意力。一年级的孩子总是难以安分守己地认真听完整堂课,老师们得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游戏法、表演法、比赛法等只要能让孩子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并能牢固地识记住所教生字都是好方法,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2》中14个生字时,先让孩子们自主发现哪些字在读时需要特别注意,学生一下子就对平舌音字“错”“扫”,翘舌音字“认”“事”有了着重记忆。接下来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都想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展示自我,于是在接下来的请单个学生汇报识字方法环节中,都表示的很积极:“老师,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筷字,竹字头加个快乐的快字就成了筷子的筷。”“老师,筷子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汇报后便是巩固所识记的生字,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法,把生字的拼音卡片拿下来打乱顺序,让两个孩子上讲台比赛把拼音卡片贴到对应的生字上面。这时,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参与游戏的孩子紧张而有序地给生字找朋友,而座位上的孩子则为选手加油,这一过程所有孩子都强化了对生字的记忆。
二、引导阅读,自主识字
(一)课内阅读,有机识字。我教学时常常让孩子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这时孩子往往被课文内容吸引,遇到生字就主动去拼读,或问身边的同学,识字的过程充满乐趣。当本课出现了上几篇课文所学生字时,孩子们会成就感十足:我认识这个字!
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先自主练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并小声拼读,读完后小组间相互讨论着读书体会:这只乌鸦好聪明呀……这一环节孩子的热情很高,读懂了课文,并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初识了本课生字,当然只有“一面之缘”是不够的,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识字方法来巩固这些生字。孩子聪明而有灵性:“老师,喝水要用嘴巴,它是口字旁,这样我就不会把它念成渴了。”“老师,口渴了就需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轻轻松松地就把容易混淆的“渴”和“喝”区分开来了。再认生字后继续回到课文,此时孩子们读课文已能做到得心应手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乌鸦遇到困难一点都不慌,而是积极地想办法;乌鸦很喜欢动脑子,我们要向乌鸦学习……
(二)课外阅读,灵动识字。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的。当儿童识字量积累到一定数目时,就会产生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而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再次激起孩子识记生字的强烈愿望。我们老师这时要做的就是及时抓住学生的内部动因,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达到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提高理解力的多重效果。
当然课外阅读主要是在家中进行,因此,我会尽可能地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家长群的力量,每天在家庭中开展30分钟“我与父母共阅读”的活动,把识字阅读发展到每个家庭,使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逐渐养成好学、勤读的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三、生活中识字,随时随心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于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孩子的识字应充分发挥社会这一大课堂,于生活中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如在进行《在家里》这一课的教学时,课前布置孩子观察家里的家具摆设,课堂上先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观察结果,接着进行本课的教学,孩子都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记:我每天坐在上面看电视的沙发就是这两个字啊,我记住了!哦,这是我爸爸每天看的“报纸”!这是每天照着我写作业的“台灯”……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这课结束后,我让家长把家里其它家具、电器、摆设的名称做成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教孩子读读认认,对照着实物,孩子在有意无意间就记住了这些字。又如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让孩子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我让学生在上学或出游的途中,多观察街道两边的招牌:某某银行、某某商店、某某书店等等,并把它们记下来,做成一块展示牌,全班孩子一起比比谁记下的招牌多,谁认得的字多,孩子们的展示牌做得很丰富,学得很快乐!
语文源自生活,只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处处、时时都能学有所获!
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但学习方法、途经却有很多种。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动地使用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交给孩子识字方法,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汉字学习资源。孩子们的识字学习一定会如我们所愿!
一、发挥课堂最大价值,指导识字
孩子的识字最主要途径就是课堂上的的学习,然而一年级的孩子虽然求知欲强、好奇心大,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容易受到干扰。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如何发挥最大价值,提高课堂效果,我认为需做到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我会在创设情境中下功夫,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激趣识字。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识字的兴趣,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如给一年级孩子教汉字“耳”时,因为这是个象形文字,于是我让学生先观察书中的图,让他们发现图与字的联系,再让学生观察同桌的耳朵,由图片到实物,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相互议论着:“耳”字好像一个耳朵呀!我记住了!而且都比赛着去识记本课中同是象形字的目、月、火等字。再如教“拍”时,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扩词的同时做动作——拍手、拍球、拍桌子……学生意识到:拍是提手旁,和手有关。学生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拍”的涵义,加深了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吸引孩子注意力。一年级的孩子总是难以安分守己地认真听完整堂课,老师们得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游戏法、表演法、比赛法等只要能让孩子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并能牢固地识记住所教生字都是好方法,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2》中14个生字时,先让孩子们自主发现哪些字在读时需要特别注意,学生一下子就对平舌音字“错”“扫”,翘舌音字“认”“事”有了着重记忆。接下来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都想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展示自我,于是在接下来的请单个学生汇报识字方法环节中,都表示的很积极:“老师,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筷字,竹字头加个快乐的快字就成了筷子的筷。”“老师,筷子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汇报后便是巩固所识记的生字,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法,把生字的拼音卡片拿下来打乱顺序,让两个孩子上讲台比赛把拼音卡片贴到对应的生字上面。这时,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参与游戏的孩子紧张而有序地给生字找朋友,而座位上的孩子则为选手加油,这一过程所有孩子都强化了对生字的记忆。
二、引导阅读,自主识字
(一)课内阅读,有机识字。我教学时常常让孩子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这时孩子往往被课文内容吸引,遇到生字就主动去拼读,或问身边的同学,识字的过程充满乐趣。当本课出现了上几篇课文所学生字时,孩子们会成就感十足:我认识这个字!
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先自主练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并小声拼读,读完后小组间相互讨论着读书体会:这只乌鸦好聪明呀……这一环节孩子的热情很高,读懂了课文,并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初识了本课生字,当然只有“一面之缘”是不够的,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识字方法来巩固这些生字。孩子聪明而有灵性:“老师,喝水要用嘴巴,它是口字旁,这样我就不会把它念成渴了。”“老师,口渴了就需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轻轻松松地就把容易混淆的“渴”和“喝”区分开来了。再认生字后继续回到课文,此时孩子们读课文已能做到得心应手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乌鸦遇到困难一点都不慌,而是积极地想办法;乌鸦很喜欢动脑子,我们要向乌鸦学习……
(二)课外阅读,灵动识字。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的。当儿童识字量积累到一定数目时,就会产生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而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再次激起孩子识记生字的强烈愿望。我们老师这时要做的就是及时抓住学生的内部动因,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达到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提高理解力的多重效果。
当然课外阅读主要是在家中进行,因此,我会尽可能地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家长群的力量,每天在家庭中开展30分钟“我与父母共阅读”的活动,把识字阅读发展到每个家庭,使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逐渐养成好学、勤读的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三、生活中识字,随时随心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于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孩子的识字应充分发挥社会这一大课堂,于生活中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如在进行《在家里》这一课的教学时,课前布置孩子观察家里的家具摆设,课堂上先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观察结果,接着进行本课的教学,孩子都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记:我每天坐在上面看电视的沙发就是这两个字啊,我记住了!哦,这是我爸爸每天看的“报纸”!这是每天照着我写作业的“台灯”……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这课结束后,我让家长把家里其它家具、电器、摆设的名称做成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教孩子读读认认,对照着实物,孩子在有意无意间就记住了这些字。又如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让孩子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我让学生在上学或出游的途中,多观察街道两边的招牌:某某银行、某某商店、某某书店等等,并把它们记下来,做成一块展示牌,全班孩子一起比比谁记下的招牌多,谁认得的字多,孩子们的展示牌做得很丰富,学得很快乐!
语文源自生活,只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处处、时时都能学有所获!
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但学习方法、途经却有很多种。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动地使用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交给孩子识字方法,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汉字学习资源。孩子们的识字学习一定会如我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