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及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创新活跃,直接融资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显著提升。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14.27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占比55.7%,较2002年下降36.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3.85万亿元,占比27%;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运用1.68万亿元,占比11.8%,较2002年增加2个百分点;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股票等直接融资1.78万亿元,占比12.5%,为2002年的2.67倍。上述构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四大融资渠道中,直接融资的发展兼具变革性和跨越性,对银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直接融资影响下的银行业市场环境变化
货币政策由“控信贷”转向“调总量”。由于直接融资比重日益上升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客观反映整个社会资金的松紧状况。自2010年下半年央行实施流动性收缩政策以来,银行体系出现资金紧张局面,但社会整体流动性依然宽裕,通胀压力有增无减。2011年,央行提出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是更为合适的金融宏观调控中间目标,年初启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便是以社会融资总量为调节基础,将单个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资本充足率和稳健经营性等评价结果与贷款增速挂钩,进而将信贷个体调节和总量控制结合起来,标志着货币政策真正由“控信贷”转向“调总量”阶段。
客户融资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直接融资市场通过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高收益预期等多种优势影响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在直接融资较为活跃的地区形成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局面。
业务范围由“表内”拓展至“表外”。直接融资市场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融资顾问、代客理财、债券和基金代理销售等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中间业务,形成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经营模式由“分业”迈向“混业”。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带动银行、证券、基金竞相开展融资和理财服务。一方面,银行与证券类机构在部分领域差异性减少,服务趋同;另一方面,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变得更为迫切,也更为现实。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多家商业银行开展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保险公司试点工作。同时,产业资本纷纷涌入金融领域,产融结合型集团日益增多。
直接融资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
传统业务面临“去中介化”的挑战
企业贷款方面,客户“脱媒”现象明显。有调查显示,直接融资的贷款替代效应明显,企业直接融资需求旺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信贷资金对经济拉动作用趋于较弱。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上市或发债募集资金,信贷需求明显下降。随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持续高涨,此种趋势仍将持续。
存款业务方面,直接融资带来存款分流及稳定性下降。近年来,企业、居民多渠道投资理财快速增长,在带动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明顯放缓的同时,存款波动性也加大。第一,存款需求下降趋势明显。以深圳为例,2008年以来,银行业个人理财产品募集量达到约2600亿元,年均增速80%以上,而各项存款的年均增速仅为24%左右。第二,负债稳定性降低,主要表现为投资活动加速储蓄存款活期化,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存款增速与资本和货币市场高度相关,受新股申购、债券发行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资金在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之间频繁转移,导致银行存款波动性加大,同时带来的市场利率波动进一步加大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度。
盈利增长面临利差收窄的挑战
直接融资发展降低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在我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方式进行融资的成本远低于贷款。首先,股权融资没有还本付息压力,且能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影响力。其次,债券融资工具种类较多,成本比同期限贷款利率低。因此,具备直接融资能力的企业客户在与银行谈判时处于绝对买方地位,表现出较强的议价能力。
直接融资影响银行盈利的稳定性。目前,我国发达地区银行业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中间业务净收入约占所有中间业务净收入的三成。但是,这部分收入受资本市场影响波动较大,“靠天吃饭”特征明显。债券代理、融资顾问、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也同样波动巨大。目前,净息差仍然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80%以上。“十二五”期间,随着利率市场化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存贷利差缩小将成为必然趋势。据测算,净息差每下降10个基点,上市银行盈利水平就会平均下降8.6%,影响远超过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资产损失。在失去利差保护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将对商业银行盈利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
直接融资发展提升银行经营成本。在直接融资的“挤出效应”和贷款规模约束下,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资源减少,竞争更趋激烈。一方面维护存量优质客户的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拓展新客户的投入资源也要不断增加,经营费用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客户资源、营销渠道、产品支持以及可用贷款额度上均弱于大型银行,随着更多的银行将营销重点转向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营销方式面临金融需求急剧变化的挑战
“双大”驱动的传统营销模式难以持续。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主要依靠信贷投放,信贷投放又主要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使大中型企业对银行体系的资金依赖迅速下降,同时带来企业和个人对各类投融资工具的财富管理需求迅速上升。面对这些变化,长期以来“垒大户”的营销方式和依靠营销竞赛、分指标、发通报、发奖金的运动式业务推动方式,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金融需求,也必然难以维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应对营销转型的需要。准确把握和跟进社会金融需求变化,对管理体制、产品、服务做出调整和创新,是转变营销方式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银行管理的水平与素质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仍较为粗放,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对新兴业务的拓展较为困难;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金融服务趋同,低水平重复竞争现象突出。
组织体系面临市场深化的挑战
现行组织管理体系难以有效整合和共享资源。资产管理、并购重组、结构化融资、财务顾问等以直接融资为平台的新兴业务,淡化了银行分支机构和部门之间清晰的职能划分,要求不同条线、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区域分支机构的共同推动。目前,我国银行业实质上还停留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阶段,组织体系的设置多为层级职能模式,部门之间很难跨越小团体的利益鸿沟,配合度低、沟通成本大、联动积极性不高,分散、多头、低效突出。
现行组织管理体系的市场应变能力较弱。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对直接融资类业务的竞争手段多为产品组合、政策灵活性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相比证券、基金等机构,商业银行管理层级多、决策链条冗长,市场敏感性不强,从客户信息共享到产品研发,再到营销协同,业务流程繁杂重复,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近年来,除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集合信托计划也对贷款的替代明显。
风险管理面临客户结构变化和风险叠加的挑战
直接融资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客户融资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改变。为应对大中型企业加速脱媒问题,很多银行均已将中小企业业务上升至战略高度。目前,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年融资总量不足1000亿元,通过间接融资渠道的小企业银行贷款每年约为2.5万亿元,银行贷款占小企业融资总量的95%以上。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违约率相对较高,资本消耗相对更大,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也相对更低,如何在银行资本和规模的双约束下,建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全面提升提出挑战。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近五年来,基于降低融资成本、分散资金来源、增加投资收益以及风险管理、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等目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金融市场并利用其提供的多种工具及其衍生品进行保值或投资。由于部分企业对新型金融工具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对高收益的追求使其脱离了最初“套期保值”的避险本意,企业的市场风险极易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此外,为适应直接融资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各家银行都在探索不受牌照限制的投资银行业务、研发自己的直接融资产品,如债券发行、债券承销、资产管理、融资顾问等等,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敏感型业务的比重显著提高,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相互交织,而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习惯于具体风险的管理,条线之间协调不顺畅,队伍素质和能力也与专业化管理要求存在差距,难以应对直接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需要。
推进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有关政策建议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融资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抓住直接融资带来的市场“溢出红利”,有效抵补“脱媒”负面效应,不仅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努力,更需要监管部门的引领和指导。
坚定不移地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应督促商业银行牢牢把握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市场格局演变等重大变化,加快转变依靠信贷、融资、成本、利差、双大(大企业、大项目)驱动的发展模式,通过前瞻性的政策引领和持续的形势宣导,培育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管层科学发展的意识,强化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推动商业银行尽快从单纯的融资中介向全面的服务中介转型。
进一步明确地推动商业银行加快管理变革。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是管理的变革。2011年,宏观政策进一步回归常态化,国内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商业银行管理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监管部门要持续密切跟踪直接融资发展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鼓励并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重构组织构架,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经营结构,完善资本配置体系,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为导向推进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推动商业银行从单纯融资中介向全面服务中介的转变,这一市场定位的变化需要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支持。监管部门要以服务实体经济真实需求和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为基本导向,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银行业创新:一是提高创新领域法规建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审慎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提高综合化经营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機制,完善并表监管;三是引导商业银行理顺创新管理组织体系,实行专业化创新管理;四是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品研发和推广流程,实行产品服务创意、功能设计、流程设计、推广销售、维护及售后的全流程管理;五是推动商业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重点防范风险交叉传染。直接融资的发展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各层次金融市场,在金融交易中担任多种角色,既面临多种风险,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监管部门应加强多层次的监管合作与协调,通过紧密合作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以及跨市场风险传染。同时,应强调银行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及处理各类业务角色关系的能力,避免损害客户利益并最终损害银行声誉的事件发生。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发改委)
直接融资影响下的银行业市场环境变化
货币政策由“控信贷”转向“调总量”。由于直接融资比重日益上升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客观反映整个社会资金的松紧状况。自2010年下半年央行实施流动性收缩政策以来,银行体系出现资金紧张局面,但社会整体流动性依然宽裕,通胀压力有增无减。2011年,央行提出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是更为合适的金融宏观调控中间目标,年初启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便是以社会融资总量为调节基础,将单个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资本充足率和稳健经营性等评价结果与贷款增速挂钩,进而将信贷个体调节和总量控制结合起来,标志着货币政策真正由“控信贷”转向“调总量”阶段。
客户融资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直接融资市场通过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高收益预期等多种优势影响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在直接融资较为活跃的地区形成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局面。
业务范围由“表内”拓展至“表外”。直接融资市场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融资顾问、代客理财、债券和基金代理销售等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中间业务,形成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经营模式由“分业”迈向“混业”。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带动银行、证券、基金竞相开展融资和理财服务。一方面,银行与证券类机构在部分领域差异性减少,服务趋同;另一方面,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变得更为迫切,也更为现实。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多家商业银行开展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保险公司试点工作。同时,产业资本纷纷涌入金融领域,产融结合型集团日益增多。
直接融资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
传统业务面临“去中介化”的挑战
企业贷款方面,客户“脱媒”现象明显。有调查显示,直接融资的贷款替代效应明显,企业直接融资需求旺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信贷资金对经济拉动作用趋于较弱。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上市或发债募集资金,信贷需求明显下降。随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持续高涨,此种趋势仍将持续。
存款业务方面,直接融资带来存款分流及稳定性下降。近年来,企业、居民多渠道投资理财快速增长,在带动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明顯放缓的同时,存款波动性也加大。第一,存款需求下降趋势明显。以深圳为例,2008年以来,银行业个人理财产品募集量达到约2600亿元,年均增速80%以上,而各项存款的年均增速仅为24%左右。第二,负债稳定性降低,主要表现为投资活动加速储蓄存款活期化,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存款增速与资本和货币市场高度相关,受新股申购、债券发行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资金在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之间频繁转移,导致银行存款波动性加大,同时带来的市场利率波动进一步加大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度。
盈利增长面临利差收窄的挑战
直接融资发展降低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在我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方式进行融资的成本远低于贷款。首先,股权融资没有还本付息压力,且能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影响力。其次,债券融资工具种类较多,成本比同期限贷款利率低。因此,具备直接融资能力的企业客户在与银行谈判时处于绝对买方地位,表现出较强的议价能力。
直接融资影响银行盈利的稳定性。目前,我国发达地区银行业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中间业务净收入约占所有中间业务净收入的三成。但是,这部分收入受资本市场影响波动较大,“靠天吃饭”特征明显。债券代理、融资顾问、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也同样波动巨大。目前,净息差仍然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80%以上。“十二五”期间,随着利率市场化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存贷利差缩小将成为必然趋势。据测算,净息差每下降10个基点,上市银行盈利水平就会平均下降8.6%,影响远超过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资产损失。在失去利差保护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将对商业银行盈利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
直接融资发展提升银行经营成本。在直接融资的“挤出效应”和贷款规模约束下,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资源减少,竞争更趋激烈。一方面维护存量优质客户的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拓展新客户的投入资源也要不断增加,经营费用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客户资源、营销渠道、产品支持以及可用贷款额度上均弱于大型银行,随着更多的银行将营销重点转向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营销方式面临金融需求急剧变化的挑战
“双大”驱动的传统营销模式难以持续。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主要依靠信贷投放,信贷投放又主要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使大中型企业对银行体系的资金依赖迅速下降,同时带来企业和个人对各类投融资工具的财富管理需求迅速上升。面对这些变化,长期以来“垒大户”的营销方式和依靠营销竞赛、分指标、发通报、发奖金的运动式业务推动方式,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金融需求,也必然难以维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应对营销转型的需要。准确把握和跟进社会金融需求变化,对管理体制、产品、服务做出调整和创新,是转变营销方式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银行管理的水平与素质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仍较为粗放,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对新兴业务的拓展较为困难;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金融服务趋同,低水平重复竞争现象突出。
组织体系面临市场深化的挑战
现行组织管理体系难以有效整合和共享资源。资产管理、并购重组、结构化融资、财务顾问等以直接融资为平台的新兴业务,淡化了银行分支机构和部门之间清晰的职能划分,要求不同条线、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区域分支机构的共同推动。目前,我国银行业实质上还停留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阶段,组织体系的设置多为层级职能模式,部门之间很难跨越小团体的利益鸿沟,配合度低、沟通成本大、联动积极性不高,分散、多头、低效突出。
现行组织管理体系的市场应变能力较弱。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对直接融资类业务的竞争手段多为产品组合、政策灵活性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相比证券、基金等机构,商业银行管理层级多、决策链条冗长,市场敏感性不强,从客户信息共享到产品研发,再到营销协同,业务流程繁杂重复,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近年来,除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集合信托计划也对贷款的替代明显。
风险管理面临客户结构变化和风险叠加的挑战
直接融资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客户融资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改变。为应对大中型企业加速脱媒问题,很多银行均已将中小企业业务上升至战略高度。目前,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年融资总量不足1000亿元,通过间接融资渠道的小企业银行贷款每年约为2.5万亿元,银行贷款占小企业融资总量的95%以上。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违约率相对较高,资本消耗相对更大,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也相对更低,如何在银行资本和规模的双约束下,建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全面提升提出挑战。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近五年来,基于降低融资成本、分散资金来源、增加投资收益以及风险管理、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等目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金融市场并利用其提供的多种工具及其衍生品进行保值或投资。由于部分企业对新型金融工具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对高收益的追求使其脱离了最初“套期保值”的避险本意,企业的市场风险极易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此外,为适应直接融资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各家银行都在探索不受牌照限制的投资银行业务、研发自己的直接融资产品,如债券发行、债券承销、资产管理、融资顾问等等,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敏感型业务的比重显著提高,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相互交织,而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习惯于具体风险的管理,条线之间协调不顺畅,队伍素质和能力也与专业化管理要求存在差距,难以应对直接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需要。
推进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有关政策建议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融资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抓住直接融资带来的市场“溢出红利”,有效抵补“脱媒”负面效应,不仅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努力,更需要监管部门的引领和指导。
坚定不移地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应督促商业银行牢牢把握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市场格局演变等重大变化,加快转变依靠信贷、融资、成本、利差、双大(大企业、大项目)驱动的发展模式,通过前瞻性的政策引领和持续的形势宣导,培育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管层科学发展的意识,强化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推动商业银行尽快从单纯的融资中介向全面的服务中介转型。
进一步明确地推动商业银行加快管理变革。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是管理的变革。2011年,宏观政策进一步回归常态化,国内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商业银行管理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监管部门要持续密切跟踪直接融资发展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鼓励并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重构组织构架,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经营结构,完善资本配置体系,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为导向推进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推动商业银行从单纯融资中介向全面服务中介的转变,这一市场定位的变化需要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支持。监管部门要以服务实体经济真实需求和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为基本导向,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银行业创新:一是提高创新领域法规建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审慎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提高综合化经营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機制,完善并表监管;三是引导商业银行理顺创新管理组织体系,实行专业化创新管理;四是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品研发和推广流程,实行产品服务创意、功能设计、流程设计、推广销售、维护及售后的全流程管理;五是推动商业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重点防范风险交叉传染。直接融资的发展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各层次金融市场,在金融交易中担任多种角色,既面临多种风险,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监管部门应加强多层次的监管合作与协调,通过紧密合作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以及跨市场风险传染。同时,应强调银行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及处理各类业务角色关系的能力,避免损害客户利益并最终损害银行声誉的事件发生。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