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胆石六号颗粒对模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辛伐他汀组(3 mg/kg)和胆石六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5.5、11、22 g/kg),每组10只。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小鼠8周,以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称定小鼠体质量和肝湿质量,并计算其肝指数;观察小鼠肝脏大体形态和肝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评分;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含量均显著增加,HDL含量显著减少,AST、ALT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大体形态观察可见肝脏肿大呈灰白色,质地较硬,捏之有颗粒及油腻感,边缘较圆钝;病理形态观察可见肝小叶界限不清晰,肝细胞肿胀,细胞质出现大量球形脂滴,已进展至非酒精性脂肪肝阶段;病理形态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减弱,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胆石六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C含量均显著减少,AST、ALT活性均显著减弱(P<0.05或P<0.01);辛伐他汀组和胆石六号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G、LDL含量均显著减少,HDL含量均显著增加;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颜色、质地和形态趋于正常;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脂肪变性细胞明显减少;病理形态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均显著增强,MDA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胆石六号颗粒可以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的病变程度,其机制与改善脂代谢紊乱、抗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