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对提升当代高中生的创造力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相关概念的解读,结合教学实际,思考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给我们的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互联网+
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部分。
其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一、从“数据”方面谈我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解
信息是数据探究理论的逻辑起点,数据是信息处理的对象,它是记录信息而留下的明确的印记。数据可以表达数字、文字、图像、视频,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等。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是数字化探究的促进者,学生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教育大数据会发现学生的个性,数据将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基于教育大数据,数字化的学习应该把学生置于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团体中,体验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
二、从“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谈我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解
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传统教育,我们发现把一定的知识点按照时间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是完全被动化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给高一的学生出了一道稍微难点的题目,请他们在Access中建立“我喜欢的音乐”数据表,他们立刻摇头说,“哦我还没有学到高二年级,所以不会。”他们说的很理直气壮,我竟无言以对。不过:“知识点好像宇宙里的星星彼此相互辉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发探索‘采星星’的过程”。“我不是高二年级所以不会,而且现在不需要学。”这样主动放弃发掘新知识、新信息的想法实在让人感到不安了,我们教师是引导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错误认识,还是泯灭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培养“数字化与创新”的学生,首先要有“数字化与创新”的教师。在教学任务(考试)不变的条件下,教师、学校要有参与变革的意愿,才能培养出具有这些素养的学生。说到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们都很积极,尤其当引进一些数字化设备的时候,有的教师很激动地说:“我们学校终于可以做高大上的东西了!”可是大多数教师包括我自己对于数字化学习的课堂的认识还停留在看起来很酷、很炫,实践起来就无从下手的状态。比如铺天盖地而来的“翻转课堂”。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的只是把原来的课程剪成多个碎片。以致于不少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模式的“单一化”的传统课堂,成为了一种数据化教育的产品。我们的任务是教育,而非产品。产品是要为教育服务的,不是本末倒置让教育來服务产品。
教师要懂得选择适合的数字化设备,基于学生的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选择常见的数据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自主创作,鼓励分享,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三、“互联网+”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给课程创生和学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移动学习时代已经到来,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不仅仅是学习手段的变化,而且是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要使学生学会利用媒体科技等将个人兴趣,通过一些现实中的平台、资源得以延展、发展。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来自于美国普通家庭的17岁小女孩Clarissa热爱写小说,偶然间参与了一个互动性的在线小说平台,于是就积极的和平台上的其他人开始交流起来,不断和里面的大神们切磋学习。在平台上的交流激发了她的热爱,最后由于优秀的写作能力,申请大学的时候被两所很优秀的大学录取。可以想象一个山区的孩子热爱写作而通过网络数字平台可以成长为畅销小说作家吗?
所以在“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好的内容资源和各行业的前辈。同时,这种优势不仅仅是提供了学习的资源,更多的还有机会,还有和“现实”社会接触的窗口。如此想来,任何一个具有这样素养的学生,只要他们有合理的兴趣,得到合适的辅助,在一个活跃的社区里便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学习-练习-检测”的良性循环,实现从菜鸟到长老的进化,并且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将数字化资源和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对结合科技的创意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类所需要的技能是不一样的,这个大数据时代对数字化的需求也是从未有过的。在教育领域中,数字化是一个教学工具,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如何使用它们来辅助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解月光,杨鑫.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意识素养解读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7.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互联网+
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部分。
其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一、从“数据”方面谈我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解
信息是数据探究理论的逻辑起点,数据是信息处理的对象,它是记录信息而留下的明确的印记。数据可以表达数字、文字、图像、视频,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等。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是数字化探究的促进者,学生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教育大数据会发现学生的个性,数据将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基于教育大数据,数字化的学习应该把学生置于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团体中,体验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
二、从“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谈我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解
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传统教育,我们发现把一定的知识点按照时间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是完全被动化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给高一的学生出了一道稍微难点的题目,请他们在Access中建立“我喜欢的音乐”数据表,他们立刻摇头说,“哦我还没有学到高二年级,所以不会。”他们说的很理直气壮,我竟无言以对。不过:“知识点好像宇宙里的星星彼此相互辉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发探索‘采星星’的过程”。“我不是高二年级所以不会,而且现在不需要学。”这样主动放弃发掘新知识、新信息的想法实在让人感到不安了,我们教师是引导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错误认识,还是泯灭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培养“数字化与创新”的学生,首先要有“数字化与创新”的教师。在教学任务(考试)不变的条件下,教师、学校要有参与变革的意愿,才能培养出具有这些素养的学生。说到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们都很积极,尤其当引进一些数字化设备的时候,有的教师很激动地说:“我们学校终于可以做高大上的东西了!”可是大多数教师包括我自己对于数字化学习的课堂的认识还停留在看起来很酷、很炫,实践起来就无从下手的状态。比如铺天盖地而来的“翻转课堂”。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的只是把原来的课程剪成多个碎片。以致于不少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模式的“单一化”的传统课堂,成为了一种数据化教育的产品。我们的任务是教育,而非产品。产品是要为教育服务的,不是本末倒置让教育來服务产品。
教师要懂得选择适合的数字化设备,基于学生的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选择常见的数据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自主创作,鼓励分享,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三、“互联网+”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给课程创生和学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移动学习时代已经到来,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不仅仅是学习手段的变化,而且是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要使学生学会利用媒体科技等将个人兴趣,通过一些现实中的平台、资源得以延展、发展。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来自于美国普通家庭的17岁小女孩Clarissa热爱写小说,偶然间参与了一个互动性的在线小说平台,于是就积极的和平台上的其他人开始交流起来,不断和里面的大神们切磋学习。在平台上的交流激发了她的热爱,最后由于优秀的写作能力,申请大学的时候被两所很优秀的大学录取。可以想象一个山区的孩子热爱写作而通过网络数字平台可以成长为畅销小说作家吗?
所以在“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好的内容资源和各行业的前辈。同时,这种优势不仅仅是提供了学习的资源,更多的还有机会,还有和“现实”社会接触的窗口。如此想来,任何一个具有这样素养的学生,只要他们有合理的兴趣,得到合适的辅助,在一个活跃的社区里便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学习-练习-检测”的良性循环,实现从菜鸟到长老的进化,并且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将数字化资源和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对结合科技的创意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类所需要的技能是不一样的,这个大数据时代对数字化的需求也是从未有过的。在教育领域中,数字化是一个教学工具,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如何使用它们来辅助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解月光,杨鑫.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意识素养解读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