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构成中的重要元素,而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不合理特征入手,针对这些不合理特征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创新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有助于巩固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还能有效促进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加强职工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转型。如何正确应对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现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是每个党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不合理特征的表现
(一)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
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主观地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前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有意在企业内部忽略甚至阻挠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些企业在党建工作干部的配备上也有意无意地实行差别对待,偏向于将企业内部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员工放在业务岗位,而将某些能力素质相对较弱的员工安排从事党建工作。
(二)部分企业的重大决策过程缺乏党组织监督参与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时间,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基本确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的决策权、董事会的执行权以及监事会的监督权保证了重大事项决定的顺利执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颠覆了长期以来党组织监督厂长经理的管理模式。于是“围绕经理转,书记靠边站”的调侃应运而生,党组织失去了在企业重要岗位人员选拔、招聘和管理环节的参与权,以及重大问题决策的监督权。更严重的是,“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结构确立后,党组织在企业内部身处一个尴尬的处境,由于“一没钱、二没权”,职工有事有困难更愿意找总经理解决,党组织在企业内部的威信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部分企业党建工作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
部分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思维观念比较传统,习惯于过去长期传承的工作方式,忽视了青年党员的多层次需求。
(四)部分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做大做强,随之而来的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大,这给企业党支部的日常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对建筑、电力、水利等行业而言,许多党员常活跃在工地或项目现场,无法及时参加每次支部活动,自然也失去了很多政策理论的学习机会。
(五)部分企业党建工作队伍遭遇不公待遇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内部经常面临机构精简和职工裁员,鉴于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习惯于首先精简党建队伍,常常出现企业内部党组织书记身兼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等数职的情形。此外企业员工的待遇方面,“政厚党薄”已成为客观事实,造成一方面从事党建工作的员工不安心于本职工作,一心想调换岗位,以改善收入待遇,另一方面加剧了企业员工对从事党建工作地位较低的错误认识,降低了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党建队伍的可能性。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者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擅长宣传引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较为准确的解答企业基层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同时党建工作者要懂得自我学习,对党中央的最新政策进行及时的消化和吸收,并活学活用于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信念教育、政策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所有企业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从大局观角度思考本职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献言献策,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积极促进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手段,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往往也是通过企业文化获得对企业的初步认识。当前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
党建活动是拉近党员和组织的距离,促进党员之间沟通交流,了解基层党员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定期开展内容活泼、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80后”的青年一代在党员队伍的比例不断上升,企业党建活动也应当适时作出调整,改变传统的开会、讲座、读书等单一形式,充分保护青年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场所和形式方面多听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四)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诞生很多新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基层工作者都非常重要。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将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强调对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党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的学习,使得企业的战略决策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央的产业政策;对于中层管理者,应强调对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独立处理事务、管理企业事务的能力,为晋升高层管理者做好准备;对于企业的基层员工,应加强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肩负的使命。此外建立并维护企业官网上党建板块的运营,也是一种向广大企业员工宣传引导的重要途径,应当引起必要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军.浅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张军辉.增强企业党建工作效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国电力教育.2010(5).
[3]何爱鹏.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导报.2010(12).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构成中的重要元素,而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不合理特征入手,针对这些不合理特征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创新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有助于巩固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还能有效促进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加强职工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转型。如何正确应对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现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是每个党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不合理特征的表现
(一)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
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主观地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前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有意在企业内部忽略甚至阻挠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些企业在党建工作干部的配备上也有意无意地实行差别对待,偏向于将企业内部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员工放在业务岗位,而将某些能力素质相对较弱的员工安排从事党建工作。
(二)部分企业的重大决策过程缺乏党组织监督参与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时间,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基本确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的决策权、董事会的执行权以及监事会的监督权保证了重大事项决定的顺利执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颠覆了长期以来党组织监督厂长经理的管理模式。于是“围绕经理转,书记靠边站”的调侃应运而生,党组织失去了在企业重要岗位人员选拔、招聘和管理环节的参与权,以及重大问题决策的监督权。更严重的是,“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结构确立后,党组织在企业内部身处一个尴尬的处境,由于“一没钱、二没权”,职工有事有困难更愿意找总经理解决,党组织在企业内部的威信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部分企业党建工作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
部分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思维观念比较传统,习惯于过去长期传承的工作方式,忽视了青年党员的多层次需求。
(四)部分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做大做强,随之而来的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大,这给企业党支部的日常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对建筑、电力、水利等行业而言,许多党员常活跃在工地或项目现场,无法及时参加每次支部活动,自然也失去了很多政策理论的学习机会。
(五)部分企业党建工作队伍遭遇不公待遇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内部经常面临机构精简和职工裁员,鉴于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习惯于首先精简党建队伍,常常出现企业内部党组织书记身兼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等数职的情形。此外企业员工的待遇方面,“政厚党薄”已成为客观事实,造成一方面从事党建工作的员工不安心于本职工作,一心想调换岗位,以改善收入待遇,另一方面加剧了企业员工对从事党建工作地位较低的错误认识,降低了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党建队伍的可能性。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者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擅长宣传引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较为准确的解答企业基层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同时党建工作者要懂得自我学习,对党中央的最新政策进行及时的消化和吸收,并活学活用于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信念教育、政策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所有企业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从大局观角度思考本职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献言献策,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积极促进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手段,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往往也是通过企业文化获得对企业的初步认识。当前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
党建活动是拉近党员和组织的距离,促进党员之间沟通交流,了解基层党员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定期开展内容活泼、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80后”的青年一代在党员队伍的比例不断上升,企业党建活动也应当适时作出调整,改变传统的开会、讲座、读书等单一形式,充分保护青年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场所和形式方面多听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四)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诞生很多新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基层工作者都非常重要。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将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强调对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党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的学习,使得企业的战略决策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央的产业政策;对于中层管理者,应强调对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独立处理事务、管理企业事务的能力,为晋升高层管理者做好准备;对于企业的基层员工,应加强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肩负的使命。此外建立并维护企业官网上党建板块的运营,也是一种向广大企业员工宣传引导的重要途径,应当引起必要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军.浅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张军辉.增强企业党建工作效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国电力教育.2010(5).
[3]何爱鹏.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导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