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药图
【机 构】
:
中国医史博物馆供稿,中国医史博物馆供稿
【出 处】
:
中华医史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49期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经过日本人抄录、复刻以及不断研习,《素问》文献不断地融入日本传统医学之中。通过整理调查日本现藏的江户时代(1603—1867)《素问》的版本情况,主要涉及江户时代被日本收藏的中国原刻本,以及在江户时代由日本人刊刻的汉籍《素问》即"和刻本汉籍",并在此基础上将汉籍《素问》分为3个系统。中国原刻本中24卷本共8种版本,12卷本共7种版本,注释本共10种版本;和刻本中24卷共7种版本,12卷
分析1958—1960年7种医药类期刊"针灸专号"出现的时代背景、政治动因和刊布内容,对其临床报道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针治聋哑、阑尾炎和针刺麻醉进行分析,借以了解新中国中医行业演进的历史,以及那个历史时期针灸普及的特点。
传统中药软膏剂出现很早,早在《山海经》就已有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了多例软膏剂。最早以"膏药"命名,并有完整组方及服用方法的膏方,见于《武威汉代医简》。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对软膏剂的制作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隋唐时期软膏剂的制作和使用更为规范,特别是唐代软膏剂在美容方面使用较广。《备急千金要方》出现了"油膏"一词,《医心方》一书中使用了"药膏",都用来指代软膏剂
袁世凯的奏折、与朋僚的书信、公牍、电报等,反映了袁世凯在军队医政和社会公共卫生治理之实践。驻防朝鲜期间,他聘请医员疗治伤兵,推行海港检疫;小站练兵期间,设立兵士体格检查制度,配备军医,创办军医院校;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颁行传染病防治法规,查禁烟毒,培植医学技术官僚。
日本汉方颗粒剂的开发可能与20世纪40年代日本便利咖啡的普及有关,其中板仓武和渡边武做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板仓武制成颗粒剂,1947年渡边武公开发表有关颗粒剂的文章。1950年细野史郎将颗粒剂应用于临床。1957年小太郎汉方制药公司首先销售颗粒剂,到1967年已有5类6种药物进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这在汉方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后,颗粒剂的使用指导和管理原则主要由日本厚生省主持召集专家制定
马培之作为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1880年被朝廷选入宫中作为"征君"为慈禧治病,然而9个月又12天之后马培之就辞官回乡了,通过查阅史料及综合各种文献,从入京前、进宫后到回籍后3部分详述了马培之的征君之路始末,探讨了其辞官原因。
《太平御览》是由北宋李昉等人编纂的大型类书,内容包罗万象,旁征博引千余种书籍,蕴含大量医药史料。其中,《方术部》18卷,前5卷为养生、医,载录养生方法4种、医家88位,引录文献59种160条,对探究古代养生、医家传承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