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测量产前和产后腹直肌的形态变化,探讨高频超声在腹直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孕产妇150例,分别从孕12、23、30、37周及产后3、42 d测量左右腹直肌厚度及腹直肌间距,观察其产前和产后的变化规律.比较每个时间段左右腹直肌厚度及腹直肌间距差异,并在产后42 d,根据腹直肌间距分为腹直肌分离(DRA)组93例与无分离组55例.结果:DRA组孕期增重、剖腹产率及胎儿体质量均明显大于无分离组(均P<0.05).腹白线沿线脐上5 cm与脐下3 cm腹直肌超声测量结果显示
【机 构】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广东 深圳 51800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广东 深圳 518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测量产前和产后腹直肌的形态变化,探讨高频超声在腹直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孕产妇150例,分别从孕12、23、30、37周及产后3、42 d测量左右腹直肌厚度及腹直肌间距,观察其产前和产后的变化规律.比较每个时间段左右腹直肌厚度及腹直肌间距差异,并在产后42 d,根据腹直肌间距分为腹直肌分离(DRA)组93例与无分离组55例.结果:DRA组孕期增重、剖腹产率及胎儿体质量均明显大于无分离组(均P<0.05).腹白线沿线脐上5 cm与脐下3 cm腹直肌超声测量结果显示,无分离组产后42 d腹直肌厚度明显大于DRA组(均P<0.05);孕30、37周及产后3、42 d DRA组的腹直肌间距均明显大于无分离组(均P<0.05).腹白线脐边线腹直肌超声测量结果显示,产后42 d DRA组的腹直肌厚度明显小于无分离组(P<0.05);孕30、37周及产后3、42 d各时间段DRA组的腹直肌间距均明显大于无分离组(均P<0.05).结论:利用高频超声对DRA进行辅助观察,可为临床产后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制订康复计划.
其他文献
便秘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排便时间间隔延长,大便干燥,或有便意但排便不畅,常伴有腹痛,或肝门坠胀等为临床表现.老年人是便秘的高发人群,长期反复的费力排便,容易增加如胸痹心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危害健康,西医多以各种泻剂及肠道促动力剂为主治疗[1],虽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长期服用则易引起菌群失调,且停药后症状多加重.笔者自 2018年7月—2020年6月采用自拟补气养血行舟方治疗老年便秘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访半年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明显,现报道如下.
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病症,与手术操作、麻醉剂、应激反应等各种围手术因素影响胃肠道的神经性、体液性和肌源性调控有关[1].临床表现为术后腹胀、排便延迟、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肠梗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3% ~30%[2].术后胃肠功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胃肠功能紊乱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西医临床主要采用促胃肠道动力药物,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在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经验丰富,方法多样,优势明显[3].中药灌肠是中医临床常用的
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 )又称Brennemann综合征,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疾病之一,7岁以下儿童常见,冬春两季多发.主要以脐周及右下腹疼痛为主,可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西医临床抗感染治疗对于有明确感染病因者疗效满意,但部分患儿腹痛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长时间反复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且副作用明显,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具有不可替代优势[1].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常常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优选.
血管肉瘤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发生于中纵隔合并肝脏多发转移者更为罕见.现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中纵隔血管肉瘤合并肝脏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各期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共纳入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均取得纤维化分期的病理结果,其中肝纤维化S1期19例(S1组)、S2期21例(S2组)、S3期23例(S3组)、S4期16例(S4组).收集20例无肝炎病史者(S0期)作为对照组.MRI检查采用Look-Locker序列并于Gd-EOB-DTPA增强扫描前及肝胆期采集标准T1 mapping图像,测量肝组织肝胆期增强扫描后的T1值(T1post),同时计算肝细胞分数(HeF)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癌症,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肺癌通常确诊时已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6. 1%,社会及家庭负担严重[3].癌因性疲乏(CRF)是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肺癌本身、化疗、心理因素、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治疗效果[4].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药物.CRF属中医“虚劳”范畴,扶正补虚中药用于癌症晚期患者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疗效.笔者观察了自拟补虚益损方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8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各44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膝关节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7受体(IL-7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18%)高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正常女性胸小肌硬度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收集6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由医师A、B分别对其双侧胸小肌进行硬度检测,其中医师A重复检测1次,采集并存储所有图像,收集整理双侧胸小肌的平均杨氏模量值和平均剪切波速度.结果:组内相关系数(ICC)显示,2名医师检测双侧胸小肌平均杨氏模量值的一致性均为优秀,其中ICC右=0.906,ICC左=0.783(均P0.05).结论:SWE评估正常女性双侧胸小肌硬度的信度较高,双侧胸小肌平均杨氏模量值和平均剪切波速度均无差异.
慢性下腰痛(CLBP)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之一,因其发病隐匿、迁延不愈,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疼痛可导致患者神经可塑性变化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H-MRS技术可定量分析脑组织神经代谢物及生化信息,从分子水平探索CLBP产生、持续的中枢机制.现对MRS评估CLBP脑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及技术的发展,胸部CT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肺内细微结构显示愈加清晰,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磨玻璃密度肺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占 19%~38%[1],准确诊断和风险分析是制订个体化临床处理策略的基础.笔者从分类、CT技术、CT征象及病理基础、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GGN进行总结,以期为其CT诊断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