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花生高产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及农业迅速发展,作物种植技术不断创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一直把农业技术研究作为一项中心工程,重视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析了促进花生春种高产的种植技术,为提高花生产量、质量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春播花生;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6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2.2       文献标志码:B
  花生营养价值丰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花生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食品之一。花生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小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农产品,如可以使用花生榨成的油来制作美食,市场前景广阔。针对花生需求量不断上升的情况,提高花生质量和产量非常重要。
  1   准备工作
  1.1   选择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壤
  春季花生的土壤种植率很高,种植花生时,春花生的栽培条件与露地花生大不相同,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为了便于花生的种植,应选择沙土或平地等适宜种植花生的土壤,同时,为了保证花生的健康生长,必须覆盖地膜,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花生是一种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其根系正在发育时,需要一层很深的土壤、一层松散的上层土壤和一层坚实的底层。为了确保所选择土壤符合花生生长所需条件,土壤要有优良的穿透性且足够肥沃,土壤深厚、肥力充足,能为花生春播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因此,冬春前要深耕,如果是黏土,加入适量的细沙,如果砂层过厚,土壤变深,在犁下压10~15 cm的黏土,增加所形成土层的渗透性[1]。
  1.2   重视春播花生的施肥
  花生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因其生长的特殊性,需要施用大量的钙、磷、钾肥等肥料。地膜覆盖期间,花生根系逐渐发达,能快速生长,到生长旺盛期就可以施加相应的肥料。在种植春播花生时,应按标准施肥量对其进行播种和施肥;选择春种花生中型区域所需的施肥量,中等地区的花生肥料种类很多,包括有机肥料、尿素和钙肥,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肥沃情况,以及不同肥料种类确定肥料的施肥量。
  1.3   选择优良品种
  选种时应考虑不同因素对花生播种的影响,选择适应气候、土壤条件和当地种植习惯的品种。科学选择对病虫害抗性强、适应性强的品种,能确保花生品种达到高产、稳产。采用晒干法选种,主要是为了缩短花生的休眠时间,保证出苗率。春播花生的标准很高,为此,相关部门应对花生进行评定,并给出种子衡量标准,以达到花生种植选种的要求。
  2   春播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2.1   选择适宜花生种植的时间
  花生达到一定发芽效果需要足够的温度条件,最好的温度条件就是12~15 ℃,土壤5 cm内温度应达到12 ℃以上。为了确保提高花生产量,种植时应注意,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是花生生长的必要条件,应适当早播,从而延长花生生长的过程,为花生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2.2   春播花生的播種方法
  首先,播种花生前应充分混合肥料与种子,种植花生及耕地的同时要注意施肥,在坚果饱和期集中施肥能有效促进花生籽粒生长。其次,在花生的开花期,施用优质有机肥和磷酸钙,例如尿素、磷酸钙配比合理可以促进花生快速生长。如果有过量杂草吸收了土壤的养分,会影响花生的生长,所以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清除周边杂草,多次除草后应浇灌适量的水,促进花生的快速生长。
  我国种植花生的土壤主要为丘陵砂砾层、平原、沙地和南黄壤。有机肥料有助于活化土壤,改善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与化肥相结合,能及时补充土壤养分。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料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不断释放各种养分供花生吸收和恢复,还可以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改善花生的光合环境。有机肥料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能,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特别是根瘤菌的传播,有助于微生物的发育,同时能提高花生的活性,增加对花生的供氮量。
  由于有机肥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多,营养含量较低,肥效慢,当季肥料养分利用率低,不能满足花生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养分需求。而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的特点,弥补了有机肥料的不足,为保证花生的优质高产,提高施肥效益,应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同时使用。二者取长补短,均衡施用,充分发挥肥料的增长潜力。
  2.3   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春播花生地膜覆盖与其他花生地膜覆盖有很大区别,覆盖时间也有很大差异。花生地膜覆盖时间必须结合花生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适应,确定适宜的地膜覆盖时间[2]。
  首先,防风固膜。因为夏初时期天气较为多变,时常出现大风或是急剧降温等恶劣天气,会对刚刚播种过的地膜花生造成大规模破坏。如果地膜出现破损,例如被吹开、撕毁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全新地膜,如果发现地膜固定不够牢固,应该及时压土覆膜,从而确保地膜保温等效果不受影响。
  其次,查苗补缺。因受到风灾、播种过早、土壤温度低、种子质量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膜花生经常会出现缺苗、断垄等现象,所以花生破土出苗后,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果发现缺苗应及时点种补苗,在补种后及时埋土并且浇水。
  最后,开孔放苗。当花生的两片真叶完全展开,就能进行开孔放苗。放苗时应选择在温度较低且光照不强的情况下进行,可以借助竹签、铁丝等工具破膜,做到随开孔随放苗。放苗后及时覆土,膜孔周围用湿土紧紧压实,起到封膜孔增温的效果,同时能避免阳光过于充足造成影响。在开孔放苗的同时应注意对地膜的保护,防止踩踏或是撕裂地膜。   3   对春播花生的管理 
  大约7 d后花生逐渐被挖掘出来,10 d后叶子逐渐散开,种子长到成熟时使用破膜乳状液,可有效避免因膜内高温而产生新叶。花生种子根部需要用土埋实,避免出现种子坏死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种子存活率。播种应选择在阴天或是夜晚进行,在多云的日子里,秧苗可以一整天都放出来,做好种子的检查和灌浆工作,播种后30 d开花。在花生花期要重视对花生的护理,因为花生在花期时对水分较为敏感,如果花生生长环境缺水,会影响花生的生长,所以一定要满足花生生长所需的水分及温度条件。如果接连遇到天气干燥的情况,应及时补充水分,不可忽视花生生长时期对水源的需求。
  4   花生病害防治技术
  花生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虫害侵袭,若种植人员未做到及时辨别、科学防治,将很难保证花生质量与产量达到理想水平,进而对其种植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在种植过程中,将病虫害防治作为春播花生高产种植管理的重点环节。种植人员应坚持预防先行的原则,采取有效手段实现病虫害的传播阻断与消杀处理。例如,在种植区域内布置黄色黏虫板,或撒放食蚜蝇、草蛉等昆虫,从而构建物理性或生物性的防控机制,实现花生蚜虫的有效消杀,从根本上降低花生遭受蚜虫侵害的概率。除此之外,还可在花生的种植初期适量喷洒低毒性化学药剂,如30%浓度的蚜克灵、10%浓度的吡虫啉、25%浓度的快杀灵等,对蚜虫、金针虫、蛴螬、蓟马等害虫进行大面积消杀,也能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一旦发现花生已经感染疾病,则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4.1   青枯病
  花生病菌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病原菌、粪便和土壤中的病害残留物,发病初期出现1~2片叶脱水萎缩,1~2 d后整株或单叶萎缩。花生叶片颜色弱,由绿到褐。应选择抗病花生品种进行适当轮作,花期内每7~10 d喷1次和家安混合水。
  4.2   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主要出现在花生种子和土壤中,其时间跨越冬季,到第二年才发病,初期叶表呈深褐色,出现花生干腐现象,从花生的叶柄到根系都会呈黄褐色,同时还存在水浸病斑,逐渐转变成暗褐色且开始腐烂,可以适当选择抗病的花生种类,谨慎并科学地进行轮作,同时重视种子消毒工作,将多菌灵使用在种子上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3-4]。
  4.3   根腐病
  根腐病在发芽期会侵染植物的根和叶片,影响花生的生长,最终导致植物的衰竭,最重要的防控方式就是选择具有抗病性的花生品种,在适当轮作时使用多菌灵药剂,在发现根腐病前期要及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到整个花生田,保证花生正常生长。
  5   结语
  花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所以应高度重视花生的播种管理技术。在我国,春播花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春播花生的生产产量、质量及农业发展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有效改进花生种植技术,不仅能促进农业发展,还能提高花生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同时确保人们食用花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1 ] 杨慧,张晓东.春播花生的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8(9):78.
  [ 2 ] 吴玉广.春播花生高产种植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19):96-97.
  [ 3 ] 翁俊寶.春播花生高产种植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8):38.
  [ 4 ] 纪卫华.春播花生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框架思路构建[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211-212.
其他文献
该文探究通过挖掘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更新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等途径,将爱国与敬业意识、拼搏进取精神、法治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旨在实现体育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
基于公共服务质量的属性与特质,引入微博数据的分析方法,开发出了住房保障服务质量的概念性整体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住房保障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价值维度公平性、过程维度责任性是影响住房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安置房和经适房服务中“价值—过程”维度的质量问题更为显著,而在廉租房和公租房服务中“功能—结果”维度要素发挥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不同空间区域中的质量问题同样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以空间差异和房型差异为切入点,精准施策、精准保障,应成为政府下一步住房保障工作的焦点。
摘 要:为了不断探索铜川市耀州区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播种模式,进一步加强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铜川市耀州区于2014—2016年在秋播冬小麦万亩示范片中设置了3种不同机型小麦播种技术对比试验、示范,为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展示。  关键词:冬小麦;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0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233.
对不同施肥量条件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改变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小,在整个采样期间溶解性有机碳组分的趋势一致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施肥量改变对土壤溶解性有机氮、热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高于相应碳组分,增量施肥的溶解性有机氮和热水溶性有机氮含量总体上高于其他处理,这些差异在大部分采样时刻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南阳市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南阳市种子技术服务站采取大区完全随机种植对比试验,对适合南阳农业生产实际的10个大豆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作进一步田间表现鉴定,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新品种,并提出南阳推广种植和生产布局意见,以此带动全市大豆生产。  关键词:大豆;产量;综合性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2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摘 要:分析了江苏省如皋市黄瓜产业及种植技术的现状,从温度、水分以及光照这3方面入手,分析了黄瓜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以选择优质的黄瓜品种、培育壮苗、控制黄瓜棚的温度、搭架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这6项为切入点,着重阐述了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旨在推动区域黄瓜种植产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黄瓜种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
摘 要:青椒属于山西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通过简易大棚进行栽培管理,使得青椒能够实现全年种植。重点分析了山西省在早春时节利用简易大棚种植青椒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青椒在种植栽培期间的選址、选种、育苗、定植、移栽、田间管理手段、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旨在提高大棚青椒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以期能够提升种植户的收入,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简易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