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消化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56例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从临床及实验室表现、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糖尿病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糖尿病症状不典型。肝功能越差,糖尿病发生率越高,并发症越多,病死率高。结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时糖尿病临床表现不明显,应常规检查尿糖和血糖,及时诊断和控制糖代谢异常,可以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derived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and 56 patients with non-diabetic liver cirrhosis from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performance and control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liver cirrhosis and diabetes were mainly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the symptoms of diabetes were not typical. The worse the liver function,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the more complications, high mortality.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re not obvious whe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Urine and blood glucose should be routinely examined, and timely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OL-LC)对70例门诊随访的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60岁及以上与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是心房颤动维持和复发的主要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房重构中起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
目的 探讨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60例(60只眼)分别采用超声截囊仪和手工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处理过程进行比较.结果 连续环
心脏发育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基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先后表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质或量的表达异常都可能会影响心脏发育,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长期以来,结核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和有效抗原的不断发现,有关结核病新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多种结核病新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慢径区域消融可能影响了心房自主神经功能而导致窦性心动过速.但慢径区消融对心房自主神经功能的具体影响
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其固有细胞增殖、肥大、凋亡或分化转型有关,从而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癌变.无论何种病因其调控皆发生于细胞周
本文论述了紫外线的照射剂量与皮肤癌发病的关系及紫外线的防护措施,以期为户外运动人群采取紫外线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针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实例从工艺要求、控制方案拟定和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进行研究,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系统的体积小、控制灵活、故障检测容易,提高生产率.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其杀伤肿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被认为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希望,并且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可以发挥强大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