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对赋诗的制约——以《左传》赋诗为例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赋诗既是“微言相感”的政治交流方式,又是一种文学活动。双向的断章一方面使赋者所表达的意义更加具体、与情境更加契合,另一方面却也使表达有着多义的可能。而具体语境的限制以及比较一致的心理、文化背景和比喻修辞的使用,又限制了歧义的发生。但是,赋诗交流也有因双方文化背景和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对诗的“声类”与“义类”着眼点的不同而中断的。
其他文献
“工夫的乐论”是徐复观从儒家心性论的立场对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理论建构。这种理论的功能价值是开启人格修养;其道德形上实体即内在价值根源为人之“性”;而其最高的存在形式
以444-1-①为母本和5456-7-①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新番33号"(原品系代号‘石番28号’)。植株自封顶有限生长型,普通花叶,叶色深绿,叶片肥大,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弱,平均株高72cm,单株
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文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之中。文学的窘境是假象还是必然,大有探明其原因的必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学陷入如此窘境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