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在印度:收藏和交易的历史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史和收藏史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通过描绘这两者大致的特征与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摄影在印度是怎样一直与收藏、交易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情况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没什么不同。1839年摄影术诞生,它的出现顺应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对秩序和理性的痴迷,相机给了他们精准刻画世界的能力,并让他们能够将这些资料有序地整理在皮革装订的相册中。这个兴趣很快便传入了大英帝国当时的殖民地,其传播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英国现在的领土。

  19世纪的印度摄影交易
  攝影术在1840年代便传入了印度,相机在勘测英国这片最重要的殖民地上所扮演的角色非常明确——既是记录建筑、人物和风景的工具,也是被殖民者居心不良地运用在民族志和政治宣传上的殖民武器。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他们在整理和归类各种用来“认识”大英帝国的资料上有着无限的热情。于是,在对印度的风景、人物和考古学的记载上,摄影文献记录便成了缓慢的纯手工记载的补充。当英国人作为东印度公司的管理者在印度次大陆定居时,他们认为印度这片土地上存在着极大的摄影潜力。在自然科学领域,照片被用来编目动植物物种;在民族志领域中,摄影则是记录印度无数部落和社群,并将其加以分类的手段。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摄影在印度的大规模引入其实是帝国主义者们野心的体现,他们迫切地想要收集这片土地的信息、驯化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而使英国的殖民者们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最终达到统治的目的。

  在印度,最早一批拿起相机的人是殖民地士兵、东印度公司的管理人员、传教士和公务员,他们被鼓励在工作中提升摄影技能。那时的照片都是由机构正式委托拍摄的,如果不是被东印度公司或英国政府所委托,那就是由散布在英属印度港口城市如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的众多摄影协会和业余爱好者俱乐部委托的。
  孟买摄影协会的威廉·约翰森(WilliamJohnson)在1863年至1866年间制作了印度第一本民族志相簿《东方民族和部落,孟买的居民和访客》(TheOrientalRacesandTribes,ResidentsandVisitorsofBombay)。而在前印度总督查尔斯·坎宁(LordCanning)的大力支持下,随着1868年至1875年间《印度的人民》(PeopleofIndia)的发行,这类题材照片的流行程度到达了顶峰。建筑废墟和人类学研究的照片也被用作学术收藏,在大英图书馆和一些学术期刊中被编目。拍下这些照片的不仅是欧洲殖民者,还有印度从业者。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职业摄影师纳拉扬·达吉(NarayanDajee),他是孟买摄影协会的成员之一,创作并展出了大量的有关印度社区的民族志叙述作品。
  19世纪下半叶,印度摄影在持续发展中又有了新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从1870年代起,欧洲各地对于摄影明信片和名片的热情不断上涨,这把火也顺势烧到了印度,英属印度的官员们和当地精英阶层的棚拍人像照开始被收集和交易。印度摄影师迪恩·达亚尔先生(LalaDeenDayal)的宫廷摄影与那时流行的东印度公司画作有着相似之处,他的作品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其中一些照片最终也被大英图书馆存档。

  帝国殖民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交易和收藏的照片:旅行照。尽管对欧洲的贵族们来说在17世纪和18世纪去东方旅行已经成为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但是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却让旅行者们可以从旅途中带回去一些纪念品。比如,1849年,亚历克西斯·德·拉·格兰奇(AlexisdeLaGrange)在巴黎完成学业后便去往南亚和东南亚开始了一段长达两年的旅行,许多那次旅行中拍摄的照片都是著名历史遗迹的建筑照片,如泰姬陵和贾玛清真寺。然而,那个时候大多数的旅行者都不喜欢自己携带相机设备,因为它们体积庞大笨重,既不易携带又很难使用。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从当地的摄影工作室中购买纪念照,为满足这些需求,印度的旅行照数量迅速增加。塞缪尔·伯恩(SamuelBourne),科林·默里(ColinMurray)和弗朗西斯·费里斯(FrancisFrith)是当时著名的英国摄影师,他们去过大英帝国的许多地方拍摄照片。达亚尔则是一位知名的印度摄影工作室从业者。为满足欧洲游客对纪念品和收藏品的渴望,在生产旅行照的过程中,商业摄影工作室以其独特的审美置景进入了照片交换与传播的全球经济中,这一经济持续扩大发展到了20世纪。
  1947年后的印度摄影收藏
  撇开摄影的发展和交易不谈,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后,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收藏品种类也挣扎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市场。尽管此时的摄影继承了英属印度时由来已久的框架,但是在欧洲现代主义和印度本身历史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印度的后殖民艺术运动对创造新的实践作品和尝试新的可能有着极大的热情,一些机构便是这项运动的核心。比如,古吉拉特邦巴罗达市Maharaja Sayajirao大学便在重新思考绘画、雕塑和表演艺术上鼓励学生去实验和交流。
  然而,殖民势力和民族志摄影有深远的影响,印度独立后的几十年间几乎无人认为摄影具有重要艺术意义。艺术学校不开设摄影课、博物馆不展示摄影作品、国家机构也并不认可摄影。1971年,印度艺术家和摄影师乔蒂·巴特(Jyoti Bhatt)偷偷地将一张照片拼贴作品带入了印度国家艺术学院Lalit Kala Akademi年度艺术展“图形艺术”部分。他这幅作品使用了摄影术语“明胶银盐印相”,这一照片印相法的技术名称对当时的评委来说很是陌生,巴特借此成功展出了该艺术展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1970年代和1980年代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印度现代主义艺术收藏家,然而对于摄影作品收藏来说,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直到1980年代,印度才出现了第一位重要的摄影收藏家——剧院导演易卜拉欣·阿尔卡兹(Ebrahim Alkazi),他开始收集殖民时期有关优美风景、建筑遗迹和民族志研究的相册,这些出自上个世纪的照片基本都随着英国人一起离开了印度。他收藏中的大多数照片都来自于欧洲和纽约的画廊及私人交易商,而这些照片则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早期印度摄影收藏机构之一阿尔卡兹艺术基金会(AlkaziFounda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代末,另一位印度摄影收藏先驱者阿比舍克·波达(Abhishek Poddar),开始从几位主要的印度和外国摄影师手中购得作品。他收藏的作品种类丰富,能够展示出从19世纪起至今日摄影在印度的历史发展轨迹。除此之外,那时的印度几乎没有一家摄影作品交易机构。一个拥有如此广阔的疆域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历史的国家,却只有两位真正知名的摄影收藏家,可见当时的艺术品收藏家和市场对于摄影的重视程度之低。
  在画廊和交易商缺席的情况下,波达通过从摄影师和外国交易商手中直接购买作品集合而成的摄影收藏很快变成为了全球最多样化、影响最深远的收藏。波达的收藏包含了:塞缪尔·伯恩、约翰逊和霍夫曼(Johnston and Hoffmann)等先驱们的重要作品;20世纪摄影师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拉古·拉伊(Raghu Rai)、乔蒂·巴特(Jyoti Bhatt),苏雷什·旁遮普语(Suresh Punjabi)等人的作品;当代摄影师凯伦·克诺尔(Karen Knorr),高里·吉尔(GauriGill),达亚妮塔·辛格(Dayanita Singh)和迈克尔·布勒·罗斯(Michael Buhler Rose)等人的作品。
  21世紀初,摄影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并逐渐获得机构的支持。比如,位于德里的NatureMorte画廊,就青睐先锋艺术家如达亚妮塔·辛格和普什帕玛拉N.(PushpamalaN.),以及一些当代画家与雕塑家。2006年,印度第一家致力于展览和交易摄影作品的Tasveer画廊成立,Tasveer画廊的作品多来自20世纪中叶纪实摄影师拉古·拉伊和T.S.萨提安(T.S.Satyan),还有曾在印度工作过的西方摄影师如马克·吕布(MarcRiboud)和诺曼·帕金森(NormanParkinson)以及更多的当代印度摄影师,如阿努·帕拉库马苏·马修(AnnuPalakunnathuMatthew)。两年以后,PhotoINK这家由代理机构转型的画廊成立了。PhotoINK主要关注于印度社会的纪实影像,在一众摄影师中尤为青睐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冠军巴勃罗·巴塞洛缪(PabloBartholomew)和凯塔基·谢丝(KetakiSheth)的作品,直到现在,PhotoINK还是印度最主要的几所摄影商业画廊之一。

  1990年代印度经济自由化改革期间人们对国际交流的热情推动了印度本土摄影师和国外摄影师的共处、促进了观念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共存。这些共存关系又进一步被21世纪涌现的画廊如Tasveer和PhotoINK等机构所支持和促进。总而言之,随着价格的飞速上涨,对印度艺术来说那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Tasveer的最初几次摄影展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在玛格南摄影师马丁·弗兰克(MartineFranck)的展览上作品全部都卖光了,印度的收藏家们看上去似乎终于开始正视摄影这一媒介了。对于印度来说,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摄影特征主要是通过异域风情和时代特征来定义的。国内和国际化市场的发展使得当代摄影作品大幅增值,也让印度国内摄影价值在整体艺术界不断上升。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让这一向好的趋势很快变得复杂起来,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仍在发展中的艺术市场遭遇重创,交易量急剧下滑。Tasveer将重心转移到国外,以满足外国收藏家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收藏家想要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摄影收藏;国际机构开始从南亚收藏现当代摄影作品,以补充其19世纪早期殖民统治的资料,比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艺术画廊就收藏了普什帕玛拉N.关于民族志的作品,她的作品直面殖民时期的问题。

  当代印度摄影收藏与交易
  不过在印度,除了极少数例外,收藏家和机构都非常保守,一致避开了将照片作为收藏品这一想法。对于许多人来说,印度摄影充满了一种代表性的失衡和帝国的怀旧之情,与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议程格格不入。与这些焦虑相似的是,印度摄影作品收藏缺乏综合的机构基础建设,这便导致了在印度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任何与摄影有关的事情都受到了限制。此外,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整个国家的博物馆现代化进程都很缓慢,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几乎从未得到过财政或制度上的支持。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围绕摄影收藏的新的机构关系网已经开始出现,如阿尔卡兹艺术基金会的展览及其出版物所设的奖学金、摄影杂志PIX、德里摄影节(目前已不存在),钦奈摄影双年展(Chennai Photo Biennale),高知-穆齐里斯双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和奇遇艺术摄影节( Serendipity Arts Festival)都为印度摄影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保证,并迎来了年轻一代的收藏家们。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很快便可以见证印度艺术史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摄影作品在艺术收藏品中争得一席之地。
  位于班加罗尔的艺术与摄影博物馆(TheMuseum of Art & Photography,下文简称MAP)将于明年开放,届时MAP将展出超过20000幅印度摄影史上的原版照片,这些作品均来自于前面提到的收藏家阿比舍克·波达。印度的摄影交易市场仅有少数几位重要参与者,在这种背景下,这次收藏展的规模极其有意义。MAP一部分收藏现在正出借给了国外的博物馆,除此之外,MAP还出版书籍、促进相关研究、拥有印度第一间专门保护印度19世纪摄影作品的实验室。MAP不仅是印度第一家具有国际水准的大众艺术机构,还是一家以摄影作品为中心和基础的博物馆。未来,MAP将会继续积极收藏照片扩大收藏范围。

  雖然印度摄影的历史几乎与摄影媒介本身一样悠久,但印度艺术市场对于其丰富的历史文件资料的编目、保存、收藏和展示一直以来都相对分散且并不正式,这一情况直到MAP成立才开始逐渐好转。可能因为印度人民在国家独立的73年间见证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经济转变,所以他们对于拍摄照片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机构和画廊销售摄影作品的兴趣。如今,在印度艺术品市场仍旧相对不稳定的情况下,摄影收藏的未来仍然充斥着不确定性,但是现在人们对文化、历史和摄影的美学价值有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并意识到了交流关系网存在的必要性,这一关系网使得摄影作品可以在国内外被更多的人认识。
  目前,新冠肺炎危机促使印度和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对艺术界来说最重要的实体空间因为疫情无法向公众开放,许多博物馆都开发了线上功能,如数字化观展和视频参观攻略。在博物馆的一系列举措中,摄影作品被越来越多地在网上浏览与交易。在如今的艺术品生态系统中,人们对于图片和图片交易的感知早已被社交媒体明显重塑,而传统的评估一张摄影冲印作品的模式也正在被颠覆。
  严格来说,照片在未来如何引起人们的注意、又会以何种方式被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市场如何适应我们与图像互动方式的改变。尽管数字化促进了全球摄影作品的交流,但这将如何影响摄影市场,尤其是对于印度这样各类机构仍在兴起阶段的国家的影响,还有待观察。对于收藏家、策展人和摄影爱好者来说,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一个有关于存在主义的问题:实体照片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在一个数字图像已经形成了其自身表达方式的世界,实体照片还能再带来什么?这些问题对于该如何保存这个国家丰富的摄影档案、如何将作品中的价值观传递出去、如何让摄影在未来得到最好的支持至关重要。我期待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在现实世界中交流和分享照片,一起欣赏它们在现实中的美丽和独特性,但同时我也期待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诞生。
其他文献
《求职梦想》,湖南浏阳,贺再亮 摄  点评:墙壁上大面积的求职广告与左下角呼呼入睡的求职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不足之处是作者角度有些偏移,如果选择更正面稍低的角度,让招贴广告的红色充满画面,作品构图会更为完整。《夕阳下滑旱冰的老人》,北京,李当斌 摄  点评:那一束夕阳在追随拍摄下变得动感强烈、别有韵味。但从画面上看,并不能分辨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作品的题目有些画蛇添足,让人
期刊
通常来说,高像素和高速连拍在同一台相机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如果再加上高规格视频拍摄和高速对焦能力呢?那么体积就必然很庞大了,但EOS R5却在一个紧凑的机身上实现了这几个方面的突破和平衡,还加入了强悍的5轴防抖,不得不说这为摄影师们提供了一件超乎想象的工具。RF 70-200mm F2.8 L IS USM,70mm,f/4,1/30 秒,ISO 100  在20多年的摄影经验里,我用过的相机器材不
期刊
选自《去年的雪》(LIKE LAST YEAR'S SNOW )奥得德·瓦根斯坦(Oded Wagenstein)? Yarin Klein.  在西伯利亚北部偏远地区的亚尔赛尔村,住着一群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曾经是饲养驯鹿的游牧群体的一部分。然而,当她们步入老年,便要被迫安顿下来,远离族群,在孤独中度过余生。摄影师奥得德·瓦根斯坦(OdedWagenstein)穿越冰封的河流来到这里,记录下这个
期刊
自从学摄影的那天起,我们就被这样教导:摄影是做减法的艺术。没错,相机作为捕捉现实的工具,将三维世界在二维平面展开,每张照片都不可能容纳我们在现场见到的一切,摄影师需要通过抽取视觉元素展现所感、所思。因此,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曾指出:摄影如奇遇!  不过,作为“大众化”的创作方式,摄影的奇遇却大多不是“当真偶然的撞见”。通过影像,摄影师将纷杂的现实整理成可视、可感、易被接受和传播的视觉语言,其
期刊
徕卡军机,即用于战地拍摄的徕卡相机或军队向徕卡订制的相机。以二战结束时间为界划分为两大类:二战前军机及二战后军机。  二战中,纳粹德国非常重视宣传,其宣传部长戈培尔是臭名昭著的谎言散布者。他领导的宣传机构足有5000人,其中摄影师就有800名。这些纳粹摄影师90%用徕卡相机,其余用康泰时或禄来相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拍照,向德国民众宣传战争的必要性及纳粹德国军事方面的压倒性优势。由于照片天然给人以客
期刊
《一团糟》(A Dog’s Breakfast ),指饮食文化的变化,以及移民对低劣的澳大利亚食物的不满,选自《夹缝中的空间》(In-BetweenSpaces )系列,2011 ? Hoda Afshar霍达·阿夫沙尔(Hoda Afshar)《像肉饼一样的澳大利亚人》(As Australian as a Meat Pie ),这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成语,肉饼被认为是非常澳洲化的东西,选自《夹缝中
期刊
戴安娜  摄影三年多了。  2017年初夏,在做人像模特时,我感受到了摄影的魅力,决定从镜头前走到镜头后。  同年仲夏,在华为手机大赛中脱颖而出,我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从此,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了熙熙攘攘的摄影之路……  三年多摄影的心路历程,让我深感到,摄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行为,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听过的音乐……摄影来自生活的积淀。  曾经在美国和台湾
期刊
銀盐照片因为细腻的质感和温润的影调一直被用作收藏级作品的输出载体,受到摄影家和艺术机构的追捧。但是传统的手工放大银盐照片生产效率低、技术要求高,一直无法被大范围普及应用。直到可以精准控制影调并高效率输出大幅面银盐照片的激光冲印技术出现,银盐照片才迅速普及,广泛应用于数码冲印店、婚纱写真输出等影像业务。不过,受制于之前激光冲印工艺只能使用普通的RC涂塑纸,以及市场竞争一味追求低价而影响了品质,一直无
期刊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因为一切艺术都想达到音乐的境界。最美的建筑都有它内在的结构、造型、色彩搭配,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等带给人们亦如音乐般旋律的审美愉悦,后来人又将音乐称之为“流动的建筑”,是“围起空间的艺术”。  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东方城庙宇殿堂,以及当今世界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风格中,可以窥见建筑之美的起源、演化、升华,并且始终与音乐同行的渊源。前不久,为鼓励人们战胜
期刊
可能父母都是外乡人的缘故,自小家教甚严的老父亲强迫我和姐姐学会了许多他老人家认为“将来有用”的本领:游泳、爬树、书法、绘画、简谱、朗诵,等等。青少年时代,我的梦想就是自己的名字有一天能变成铅字,于是1983年高中毕业那年,我发表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歌。孰料由于严重偏科,高考几次落榜,被迫跟已经当美术教师的姐姐画起了素描,企望考艺术类大学。几大本钢笔画临摹完成后,我还是嫌画画太麻烦,便开始萌生照相机代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