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早期阅
读;拼音;阅读兴趣;阅
读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9(A)—0059—01
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非常旺盛和强烈的,他们一旦扫除了文字的障碍,就会饶有兴趣地进行大量阅读,在知识的海洋里受到更多高层次内容的熏陶。如果让孩子们运用拼音这一语文教学辅助工具提前步入书的世界,就能给他们尽早地提供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使他们进入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知识宝库,遨游于艺术和科学的殿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早期阅读呢?
训练学生掌握拼音
熟练阅读拼音是提前阅读的前提条件。借助拼音读书,拼音就是读书的工具,因而只有熟练掌握它,才能提高读书效率。这一熟练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和独立练习的时间,不要总觉得学生什么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反复牵引、控制,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于拼读有困难或易错的音节,教师要进行重点指导,让他们读准确。还可以同桌或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拼读。
从儿歌、儿童诗入手,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使一年级的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培养兴趣是关键。兴趣是一种读书的动力,是提高读书效率的兴奋剂,它将伴随学生一生,让他们永远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儿歌、儿童诗,这些儿歌、儿童诗充满童趣、语言活泼、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学生早期阅读的最好材料。如,《四季》中有一句话:“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学生说:“又细又嫩的小草芽说话一定很轻,我仿佛看到春天到了,小草露出了尖尖的小芽。”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起来,他们的声音那么轻,那么稚嫩,仿佛和小草芽融为一体了。春天在他们心中那么有趣,那么生动,他们怎能不喜欢读书呢?兴趣在点滴的体验中不断被强化。
利用课本,教会学生阅读
学生能把字的音读出来,并不代表他们会阅读。因此,在低年级要充分利用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低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时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人说,为什么不用字典来查呢?因为字典中对词义的解释不够通俗,一年级的孩子读不懂。其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课本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往往文字后面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如,《菜园》一课中有一句是“黄瓜身穿绿衣裳”,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类才会穿绿衣裳,这里黄瓜身穿“绿衣裳”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就想到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仿佛穿上了绿衣裳。然后,我让他们顺着刚才的思路理解“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等。点滴的有效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品味到读书的滋味。再次,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思考。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积累,只有不断丰富、积累,才能使表达生动、准确。读书还是知识的积累,让知识不断地充实大脑,才会使学生更加聪慧。读书还需要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学会思考。有了思考,他们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才可以与作者对话,他们的认知和情感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最后,指导学生学完课文后写一点自己的感想、认识等初步的读书笔记。学生只有通过这几方面的训练,才能从阅读中收获丰硕的果实。
扩大阅读量,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当孩子们的阅读具有一定水平后,我们就要扩大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了。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拓展阅读:
1. 围绕课文学习拓展阅读。有时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课堂内容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孩子们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阅读。如,我在教完《黄山奇石》后,就让学生寻找黄山奇石的图片,读描写黄山的文章。于是,学生们知道了黄山奇石的传说,知道了黄山四绝是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知道了……这个方法不但能为教学服务,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阅读。
2. 推荐名篇,师生共读。曾经发现一些孩子读了好多书,但进步却不大。于是,我就想到了师生共读。师生共读的过程中,老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引路的长者。老师会把一篇篇对学生有益的书展现在学生面前,指导他们阅读,使他们开阔眼界,学会选择。如,和学生读完《小猪唏哩呼噜》后,我们就一起叙述故事情节,孩子们争着说,非常热闹。然后,我说:“只知道故事内容还不算读懂这个故事,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孩子们一时回答不出来。于是,我让他们再读一读,和爸爸、妈妈讨论后再告诉我。几天后,学生们陆续把自己的看法反馈给我。有的说小猪很善良,有的说小猪很勇敢,有的说小猪很可爱……他们的说法多种多样,只要说得有道理,我就给予肯定,赏识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
读;拼音;阅读兴趣;阅
读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9(A)—0059—01
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非常旺盛和强烈的,他们一旦扫除了文字的障碍,就会饶有兴趣地进行大量阅读,在知识的海洋里受到更多高层次内容的熏陶。如果让孩子们运用拼音这一语文教学辅助工具提前步入书的世界,就能给他们尽早地提供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使他们进入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知识宝库,遨游于艺术和科学的殿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早期阅读呢?
训练学生掌握拼音
熟练阅读拼音是提前阅读的前提条件。借助拼音读书,拼音就是读书的工具,因而只有熟练掌握它,才能提高读书效率。这一熟练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和独立练习的时间,不要总觉得学生什么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反复牵引、控制,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于拼读有困难或易错的音节,教师要进行重点指导,让他们读准确。还可以同桌或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拼读。
从儿歌、儿童诗入手,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使一年级的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培养兴趣是关键。兴趣是一种读书的动力,是提高读书效率的兴奋剂,它将伴随学生一生,让他们永远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儿歌、儿童诗,这些儿歌、儿童诗充满童趣、语言活泼、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学生早期阅读的最好材料。如,《四季》中有一句话:“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学生说:“又细又嫩的小草芽说话一定很轻,我仿佛看到春天到了,小草露出了尖尖的小芽。”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起来,他们的声音那么轻,那么稚嫩,仿佛和小草芽融为一体了。春天在他们心中那么有趣,那么生动,他们怎能不喜欢读书呢?兴趣在点滴的体验中不断被强化。
利用课本,教会学生阅读
学生能把字的音读出来,并不代表他们会阅读。因此,在低年级要充分利用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低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时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人说,为什么不用字典来查呢?因为字典中对词义的解释不够通俗,一年级的孩子读不懂。其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课本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往往文字后面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如,《菜园》一课中有一句是“黄瓜身穿绿衣裳”,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类才会穿绿衣裳,这里黄瓜身穿“绿衣裳”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就想到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仿佛穿上了绿衣裳。然后,我让他们顺着刚才的思路理解“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等。点滴的有效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品味到读书的滋味。再次,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思考。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积累,只有不断丰富、积累,才能使表达生动、准确。读书还是知识的积累,让知识不断地充实大脑,才会使学生更加聪慧。读书还需要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学会思考。有了思考,他们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才可以与作者对话,他们的认知和情感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最后,指导学生学完课文后写一点自己的感想、认识等初步的读书笔记。学生只有通过这几方面的训练,才能从阅读中收获丰硕的果实。
扩大阅读量,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当孩子们的阅读具有一定水平后,我们就要扩大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了。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拓展阅读:
1. 围绕课文学习拓展阅读。有时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课堂内容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孩子们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阅读。如,我在教完《黄山奇石》后,就让学生寻找黄山奇石的图片,读描写黄山的文章。于是,学生们知道了黄山奇石的传说,知道了黄山四绝是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知道了……这个方法不但能为教学服务,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阅读。
2. 推荐名篇,师生共读。曾经发现一些孩子读了好多书,但进步却不大。于是,我就想到了师生共读。师生共读的过程中,老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引路的长者。老师会把一篇篇对学生有益的书展现在学生面前,指导他们阅读,使他们开阔眼界,学会选择。如,和学生读完《小猪唏哩呼噜》后,我们就一起叙述故事情节,孩子们争着说,非常热闹。然后,我说:“只知道故事内容还不算读懂这个故事,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孩子们一时回答不出来。于是,我让他们再读一读,和爸爸、妈妈讨论后再告诉我。几天后,学生们陆续把自己的看法反馈给我。有的说小猪很善良,有的说小猪很勇敢,有的说小猪很可爱……他们的说法多种多样,只要说得有道理,我就给予肯定,赏识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