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日作为东亚地区的近邻,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当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以文促情”不失为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促进中日关系改善的良策。着重分析中日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以文促情一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寻求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以文促情;中日关系;文化交流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以文促情”特指在中日两国的国家关系中,利用相近的文化传统来增进中日两国国民间的感情,消除民间之间的误解;进而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这里所讲的文化传统主要指两国在语言、文学、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相近的传统。
2 “以文促情”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2.1 两国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曾说:“中国是日本的邻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关系,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哺育,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中日两国就是在这样的联系中生活过来的。”中日之间的最早交往始于中国的周朝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就已经途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秦朝时徐福东渡,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到汉朝时,汉朝文化传入日本。公元285年朝鲜学者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到日本讲学,汉文书籍和儒家思想自此传入日本。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时期。日本派大量留学生来中国。派遣唐使达十几次,每次都有数百人。这些遣唐使和留学生把唐朝的行政制度、典籍文献、文学艺术、医药、法律以及建筑、服饰、度量衡等传人到日本。公元八世纪以前的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日文中,汉语词汇与日语词汇各占一半。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中日文化的密切联系。此外,中日在新年、端午节等传统的节日上,风俗习惯很多同出一源,相似之处举不胜举,从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明治维新以前的中日文化交流,是日本学习和借鉴中国文化,广泛传播中华文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时期。
在两国文化交往中,不仅中国的文化滋养了日本,日本的科学文化也同样丰富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内容。明治维新后,中国的大批志士仁人来到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探求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了同盟会,鲁迅和周恩来早年曾在日本留学等等,这些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友谊的象征。
2.2 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符合两国的利益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世界文明史上,恐怕很难再发现有第二种文明,有像“东亚文明”这样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处在相对比较稳定环境中,以广泛的文化交流为中心,推进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互认知,进而推进两国国民在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领域的普遍性的交流,并由此提升各自民族文化的品质。所以说,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是符合中日兩国的利益需求的。
3 “以文促情”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的近邻,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都属于汉字文化圈、都遵从中国的儒教礼仪、都信奉“神”等,历史上也有着长期的交往历史。但是中日两国人民在交往时还是会产生误会或者冲突。原因就在于对对方的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缺乏了解,或者以自我文化为中心。
最明显的就是对中日关系史的认识,中日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分歧。其中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对中日关系史中重要历史事象的价值判断不同。例如在对中日古代文化关系的相互认识问题上,在一般中国人的意识中,中国是日本理所当然的文化老师,日本近代以前的一切文化几乎都是从中国“拿来主义”地摄取和模仿的,没有自己独创的值得骄傲的东西;而在一般日本人的意识中,虽然对“对古典的中国文化是崇敬的”,也承认近代以前是“以中国为师”的,但认为日本传统文化并不是照搬中国文化而来的,而是以“和魂汉才”和“国风化”等日本独特的方式创造而来的。
其实中日文化兼容并蓄,日本许多的文化渊源与中国有密切关系。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在2007年的中国文化节开幕式上说:日本文化传统中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浓郁馨香,表明日中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因缘。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日本文化也有其鲜明的民族特性。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中说:中国文化传到日本,贵国先人在保持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
所以,中日两国在致力于“以文促情”的时候,应寻求消弭中日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误会与冲突,需要在客观理性地分析造成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误会与冲突的原因的基础上,正确审视和认识对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4 结语
当前,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东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的优势,通过“以文促情”,谋求“以‘文暖,化‘政冷’”,有利于实现双边关系的改善和良好发展,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以文促情;中日关系;文化交流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以文促情”特指在中日两国的国家关系中,利用相近的文化传统来增进中日两国国民间的感情,消除民间之间的误解;进而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这里所讲的文化传统主要指两国在语言、文学、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相近的传统。
2 “以文促情”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2.1 两国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曾说:“中国是日本的邻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关系,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哺育,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中日两国就是在这样的联系中生活过来的。”中日之间的最早交往始于中国的周朝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就已经途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秦朝时徐福东渡,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到汉朝时,汉朝文化传入日本。公元285年朝鲜学者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到日本讲学,汉文书籍和儒家思想自此传入日本。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时期。日本派大量留学生来中国。派遣唐使达十几次,每次都有数百人。这些遣唐使和留学生把唐朝的行政制度、典籍文献、文学艺术、医药、法律以及建筑、服饰、度量衡等传人到日本。公元八世纪以前的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日文中,汉语词汇与日语词汇各占一半。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中日文化的密切联系。此外,中日在新年、端午节等传统的节日上,风俗习惯很多同出一源,相似之处举不胜举,从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明治维新以前的中日文化交流,是日本学习和借鉴中国文化,广泛传播中华文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时期。
在两国文化交往中,不仅中国的文化滋养了日本,日本的科学文化也同样丰富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内容。明治维新后,中国的大批志士仁人来到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探求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了同盟会,鲁迅和周恩来早年曾在日本留学等等,这些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友谊的象征。
2.2 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符合两国的利益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世界文明史上,恐怕很难再发现有第二种文明,有像“东亚文明”这样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处在相对比较稳定环境中,以广泛的文化交流为中心,推进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互认知,进而推进两国国民在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领域的普遍性的交流,并由此提升各自民族文化的品质。所以说,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是符合中日兩国的利益需求的。
3 “以文促情”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的近邻,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都属于汉字文化圈、都遵从中国的儒教礼仪、都信奉“神”等,历史上也有着长期的交往历史。但是中日两国人民在交往时还是会产生误会或者冲突。原因就在于对对方的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缺乏了解,或者以自我文化为中心。
最明显的就是对中日关系史的认识,中日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分歧。其中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对中日关系史中重要历史事象的价值判断不同。例如在对中日古代文化关系的相互认识问题上,在一般中国人的意识中,中国是日本理所当然的文化老师,日本近代以前的一切文化几乎都是从中国“拿来主义”地摄取和模仿的,没有自己独创的值得骄傲的东西;而在一般日本人的意识中,虽然对“对古典的中国文化是崇敬的”,也承认近代以前是“以中国为师”的,但认为日本传统文化并不是照搬中国文化而来的,而是以“和魂汉才”和“国风化”等日本独特的方式创造而来的。
其实中日文化兼容并蓄,日本许多的文化渊源与中国有密切关系。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在2007年的中国文化节开幕式上说:日本文化传统中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浓郁馨香,表明日中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因缘。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日本文化也有其鲜明的民族特性。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中说:中国文化传到日本,贵国先人在保持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
所以,中日两国在致力于“以文促情”的时候,应寻求消弭中日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误会与冲突,需要在客观理性地分析造成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误会与冲突的原因的基础上,正确审视和认识对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4 结语
当前,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东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的优势,通过“以文促情”,谋求“以‘文暖,化‘政冷’”,有利于实现双边关系的改善和良好发展,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