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柴胡地上部分定量分析及其抗菌活性成分预测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关联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的柴胡地上部分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抗菌活性结果,预测其抗菌活性成分.建立8种黄酮成分(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异鼠李素,芦丁,野鹫尾苷,槲皮素-3-O-β-L-阿拉伯糖苷,山柰酚)和DL-3-苯基-2-羟丙酸的UPLC-MS-MS检测条件,并且对其发酵过程中含量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同时选用5种常见非水生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枯草芽孢杆菌)和4种常见水生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解藻弧菌,哈维弧菌),考察柴胡地上部分不同发酵时间的体外抗菌活性,最终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预测柴胡地上部分发酵产物的抗菌活性成分.该研究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线性良好,最宽的线性范围在0.19~50 μg·mL-1,定量限在0.19~ 1.56 μg·mL-1,检测限在0.10~0.78 μg·mL-1.在发酵柴胡地上48 h内,3种黄酮(芦丁,槲皮素-3-O-β-L-阿拉伯糖苷,异槲皮苷)和DL-3-苯基-2-羟丙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发酵柴胡地上部分对水生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非水生病原菌;进一步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对发酵物活性成分的预测得出,对于这4种水生病原菌,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3-O-β-L-阿拉伯糖苷,DL-3-苯基-2-羟丙酸与抗菌活性呈现显著相关性.该研究表明发酵柴胡地上部分对水生病原菌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可能是由于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3-O-β-L-阿拉伯糖苷,DL-3-苯基-2-羟丙酸含量的增加所导致.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大量浪费的柴胡地上部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其他文献
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大黄炭中14个成分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分别对18批大黄原药材于不同温度和时间加热后,对其中14种共5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包括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
植物激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而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的药物和化工业原料来源,因其经济及药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植物激素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主要介绍植物中的常见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和茉莉酸甲酯的合成路径、信号传导机制及其对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进展,从分子角度探讨其调节次生代谢物形成积累机制,有助于
制备苍夷纳米乳原位凝胶并研究其体外鼻黏膜释药机制.对复方中不同饮片进行提取后,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确定纳米乳处方,分别以混合乳化剂与油相的比例[(S+COS)/O],混合乳化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