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谁?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风?是“未肯随春态,酒晕上玉肌”的梅?还是“殷勤昨夜,浮生一日凉”的雨?
你是一块通体精透,泛着温润光芒的灵玉,而你在未雕琢前,是一块吮日月之精,吸天地之华的磐石,在那个“群英荟萃”的时代,你脱颖而出,是天之骄子,你就该有傲气,坚持自我,不愿委曲,然而磐石的棱角太过尖锐,刺伤了那些嫉妒你的人,也同样刺伤了你。
你,遭到了贬谪,辉煌的前半生也终是经历了些许风雨。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消去你对生活的热情;世间的人情冷暖,亦没有侵蚀你对人性的憧憬。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锦衣华服,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平冈,你向青天射出一支利箭,呼啸声响彻云霄,这是你对忠义的褒奖。你在军中端起一杯浊酒,二话不说一口饮尽,微擦嘴角,再度斟满,你的脸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裣衽微张,却忘了银白的鬓角。酒意涌上心头,你高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遗憾的是,金絮其外、败絮其里的宋王朝无法成全你的铁血丹心……
面前是滚滚东流的赤壁江,看着两岸陡峭不平的山壁直插天际,听着气势凶猛的巨浪拍打着岸边,扬卷起千堆白雪似的浪花。你蓦然回首,想起那雄姿英发的周公瑾,故园神游中,你苍白的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道出了多少默然消逝的伤感。
那些黑暗中的眼,泛着凶信的狠光,你又被贬到黄州、密州、杭州、惠州,甚至是充满瘴毒的海南,朝廷待你不好,你却从不压榨百姓,兴修水利,缓解病疫,将社稷的重任与民生的好坏看得比荣辱得失还重要。你热爱生活,与友人泛舟,任小船自由漂荡,越过那漫无边际的万顷江面,你期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只能在“托遗响于悲风”中回归现实,心中的千般万般,一瞬间倾泻而出,化作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江海之一栗”道尽世间的永恒真谛。
天妒英才,你失去了爱人。一个惨白月色的夜晚,你独忆短松冈,一壶浊酒伴泪千行,短松下掩映着的坟冢;你遥抚坟头,眼神中饱含着贪嗔痴,仿佛你手下是爱人的柔顺长发……浊酒倒在地上,你的眼中浮现昔日夫妻画眉的温暖画面。不曾想,松树依旧,物是人已非。感叹至此,你悲从中来,哀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你的一生是风雨的一生,是豁达的一生,是美丽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
你是谁,你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
感谢你,东坡居士;感谢你丰富我的情感,陶冶我的情操,伴随我整个人生轨迹,在历史的洪流中,你是一抹长虹,渲染着你的那片天地!
指导老师点评:
文章选取了中学生熟知的苏轼作为写作对象,体现了作者学以致用的能力。作者通过对苏轼一生的概括回顾,展现了蘇轼风雨、豁达、美丽、多情的一生。本文的最大亮点是对苏轼诗、词、文、赋的化用和引用——化用于无形,引用得恰切——这也正是化用与引用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你是一块通体精透,泛着温润光芒的灵玉,而你在未雕琢前,是一块吮日月之精,吸天地之华的磐石,在那个“群英荟萃”的时代,你脱颖而出,是天之骄子,你就该有傲气,坚持自我,不愿委曲,然而磐石的棱角太过尖锐,刺伤了那些嫉妒你的人,也同样刺伤了你。
你,遭到了贬谪,辉煌的前半生也终是经历了些许风雨。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消去你对生活的热情;世间的人情冷暖,亦没有侵蚀你对人性的憧憬。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锦衣华服,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平冈,你向青天射出一支利箭,呼啸声响彻云霄,这是你对忠义的褒奖。你在军中端起一杯浊酒,二话不说一口饮尽,微擦嘴角,再度斟满,你的脸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裣衽微张,却忘了银白的鬓角。酒意涌上心头,你高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遗憾的是,金絮其外、败絮其里的宋王朝无法成全你的铁血丹心……
面前是滚滚东流的赤壁江,看着两岸陡峭不平的山壁直插天际,听着气势凶猛的巨浪拍打着岸边,扬卷起千堆白雪似的浪花。你蓦然回首,想起那雄姿英发的周公瑾,故园神游中,你苍白的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道出了多少默然消逝的伤感。
那些黑暗中的眼,泛着凶信的狠光,你又被贬到黄州、密州、杭州、惠州,甚至是充满瘴毒的海南,朝廷待你不好,你却从不压榨百姓,兴修水利,缓解病疫,将社稷的重任与民生的好坏看得比荣辱得失还重要。你热爱生活,与友人泛舟,任小船自由漂荡,越过那漫无边际的万顷江面,你期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只能在“托遗响于悲风”中回归现实,心中的千般万般,一瞬间倾泻而出,化作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江海之一栗”道尽世间的永恒真谛。
天妒英才,你失去了爱人。一个惨白月色的夜晚,你独忆短松冈,一壶浊酒伴泪千行,短松下掩映着的坟冢;你遥抚坟头,眼神中饱含着贪嗔痴,仿佛你手下是爱人的柔顺长发……浊酒倒在地上,你的眼中浮现昔日夫妻画眉的温暖画面。不曾想,松树依旧,物是人已非。感叹至此,你悲从中来,哀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你的一生是风雨的一生,是豁达的一生,是美丽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
你是谁,你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
感谢你,东坡居士;感谢你丰富我的情感,陶冶我的情操,伴随我整个人生轨迹,在历史的洪流中,你是一抹长虹,渲染着你的那片天地!
指导老师点评:
文章选取了中学生熟知的苏轼作为写作对象,体现了作者学以致用的能力。作者通过对苏轼一生的概括回顾,展现了蘇轼风雨、豁达、美丽、多情的一生。本文的最大亮点是对苏轼诗、词、文、赋的化用和引用——化用于无形,引用得恰切——这也正是化用与引用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活学活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