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湖北民族学院作为国内最早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民族高校,其师资水平,教育水平和专业方向就业率相对较高,对于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前景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同时,编辑出版专业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出版实践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于理论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很高,如何进行对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就业方向的指导,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为此,民族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应该立足于民族地区特有的优势,适度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培养综合型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
关键词 编辑出版专业 民族高校 就业前景 目标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的出版业也在从介质制作在向传播技术方向转型,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民族高校地区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就业方面获得突出表现,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特色优势,优化教育体制,实现方向性培养,努力培养出大批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准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此为基点,来根本上解决社会新形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推动编辑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自1984年在高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以来,从开始试行的部分高校已经发展超过五十所,每年培养的各层次的编辑出版人才已达到8000人以上,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一边是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地抱怨工作难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是各大编辑出版单位找不到适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甚至很多单位对员工的选择以汉语言和新闻类毕业生为主,而不是侧重于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
湖北民族学院在2004年成为我国首个开设编辑出版本科专业民族高校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年的发展历史,从2004年开始进行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招录来看,目前以招生近1000人左右,毕业近550人左右。就业状况究竟如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现状?未来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就业前景?带着这些问题,采取了对湖北民族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并结合学校招生就业处该专业毕业生的现状,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学科的相关数据,调查情况如表1:
从2008-2014年毕业生的数据可知,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其中15%考取研究生,35%进入了相关的媒体和出版社,10%考上了公务员,但是还有40%的学生从事着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是面对着就业困难的问题。综上可知,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的比例占到了25%,从事本专业方向工作的占到了35%,40%的毕业生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相对于其它高校就业问题来说,属于大同小异,可是所暴露出的问题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忽视。
二、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原因
对于高等本科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出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并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各种问题的所在。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安排不合理、专业书籍选取不得当和理论实践不协调统一等等。但,对于地处荆楚大地的民族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来说,在就业问题上还是有着大同小异的。
(一)“填充式”学科设置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于理论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要求非常高。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其特定的专业书籍,而不能根据教师擅长的学科来进行授课设置,忽略了专业特性,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与教育教学大纲相冲突。故导致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湖北民族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窥见一斑。
由表2可知,编辑出版专业的书籍与汉语言、广播电视新闻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有重合,并且将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来学习,严重不符合编辑出版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就业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过多的设置过多的理论课程学习,而忽略了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极高的学科类型,对于实践课程的减少,等同于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降低自身的竞争能力一般,致使很多专业学子在走入职场后感觉到所学甚少、甚杂、甚是苦恼。
(二)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少数民族地区特色
湖北民族学院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民族类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更是肩负着振兴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其专业文化培养应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为主,然而实际上民族类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却是“同质化”现象严重,盲目模仿名牌院校的课程安排,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需要。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导致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堪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编辑出版专业人才自身“含金量”低
外部的因素虽然严重影响着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但我们不能忽略人才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绝大部分的高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很多学子却以此为借口。来逃避现实,疏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理论知识应用时知识链条的脱节;其次,随着大学“放养式”的教育体制,很多人由于自身惰性原因,不能深入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不能理解其内在的涵义,从而丧失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不进行学习,就势必造成人才含金量降低;最后,新兴媒体的冲击下,扰乱了广大出版专业人才的视听,纷繁的社会诱惑,使学子们丧失了面对学习时应有的定力,每天在金钱社会中幻想,缺乏实际的行动,沉醉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乐趣,而没有将理论学习之外的时间,应用于专业实践,丰富自身等等。
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改善课程设置,实现针对性教学
国外高校中,普遍开设了细分度高,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图书营销、图书市场、广告宣传、经营技术等市场方面的课程,鉴于编辑出版专业书籍杂而不精,教师应关注出版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来选取针对性较强的书籍,学校也应该依据自身特色来相应制定有实际性意义的学科。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避免“因师设课,无师而缺”的现状。除此之外,要增设实践类课程,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高校在校毕业生与毕业后的工作桥梁架构,学院夜莺加强与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恩施电视台等实践单位的合作交流,努力为编辑出版专业学子寻找实践平台,才能真正意义上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专业方向的就业比重。 (二)民族高校专业学科建设,应“因地制宜”
罗紫初先生认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既要考虑专业设计的整体目标,又要展现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全国各高校开办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上设置不应该完全雷同,要允许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特长强化某一方面的知识教育,增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具有特有的文化底蕴深厚,编辑出版专业应牢牢把握这一先天优势,并以此为基点,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学习纳入自身的理论学习体系中去,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需要同学们深入田间去了解,在此过程中也能将“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巩固,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立足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大打民族牌,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元素,推动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就业要求,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增强就业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亦或是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先行者。
(三)整合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推动就业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民族学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9大学科门类,有18个专业招收双学士学位,我们可以鼓励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进行第二学位的学习,解决就业面窄,学科背景单一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此为契机,利用网络和信息的便利加强学习,充分汲取先进的经验,来丰富自身发展。同时,对于学习方面,不能以爱好为主,忽略学习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学扎实。为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新兴媒体和编辑出版学术前沿的发展状况,明确学习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尽量保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子,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做到学有所用,能符合社会发展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真正推动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就业。
四、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展望
湖北民族学院作为最早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民族高校,经过了11年的艰苦发展,现如今已经取得丰厚的发展成果。经调查得知:近11年来,湖北民族学院已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近600名优秀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 推动了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将走向世界,民族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也势必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只有35%的毕业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大前提下,应该冷静思考,通过这份调查分析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走向,坚持用“大文化、大媒介、大编辑、打出版”的理念来发展自身,植根于民族地区高校特有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素质、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为民族类高校争光,为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成果(项目名称: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调查——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2014W104)
参考文献:
[1]陈燕,李海刚,杨艳芝,韩颖,鲁红.全国部分高校2005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05(10).
[2]宋艳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以湖北民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盛洪.我国编辑出版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武汉大学,2005(5).
[4]罗紫初.对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意见——兼与张晓新、张斌同志商榷[J].出版发行研究,2006(6).
关键词 编辑出版专业 民族高校 就业前景 目标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的出版业也在从介质制作在向传播技术方向转型,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民族高校地区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就业方面获得突出表现,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特色优势,优化教育体制,实现方向性培养,努力培养出大批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准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此为基点,来根本上解决社会新形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推动编辑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自1984年在高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以来,从开始试行的部分高校已经发展超过五十所,每年培养的各层次的编辑出版人才已达到8000人以上,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一边是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地抱怨工作难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是各大编辑出版单位找不到适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甚至很多单位对员工的选择以汉语言和新闻类毕业生为主,而不是侧重于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
湖北民族学院在2004年成为我国首个开设编辑出版本科专业民族高校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年的发展历史,从2004年开始进行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招录来看,目前以招生近1000人左右,毕业近550人左右。就业状况究竟如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现状?未来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就业前景?带着这些问题,采取了对湖北民族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并结合学校招生就业处该专业毕业生的现状,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学科的相关数据,调查情况如表1:
从2008-2014年毕业生的数据可知,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其中15%考取研究生,35%进入了相关的媒体和出版社,10%考上了公务员,但是还有40%的学生从事着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是面对着就业困难的问题。综上可知,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的比例占到了25%,从事本专业方向工作的占到了35%,40%的毕业生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相对于其它高校就业问题来说,属于大同小异,可是所暴露出的问题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忽视。
二、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原因
对于高等本科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出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并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各种问题的所在。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安排不合理、专业书籍选取不得当和理论实践不协调统一等等。但,对于地处荆楚大地的民族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来说,在就业问题上还是有着大同小异的。
(一)“填充式”学科设置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于理论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要求非常高。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其特定的专业书籍,而不能根据教师擅长的学科来进行授课设置,忽略了专业特性,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与教育教学大纲相冲突。故导致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湖北民族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窥见一斑。
由表2可知,编辑出版专业的书籍与汉语言、广播电视新闻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有重合,并且将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来学习,严重不符合编辑出版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就业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过多的设置过多的理论课程学习,而忽略了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极高的学科类型,对于实践课程的减少,等同于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降低自身的竞争能力一般,致使很多专业学子在走入职场后感觉到所学甚少、甚杂、甚是苦恼。
(二)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少数民族地区特色
湖北民族学院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民族类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更是肩负着振兴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其专业文化培养应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为主,然而实际上民族类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却是“同质化”现象严重,盲目模仿名牌院校的课程安排,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需要。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导致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堪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编辑出版专业人才自身“含金量”低
外部的因素虽然严重影响着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但我们不能忽略人才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绝大部分的高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很多学子却以此为借口。来逃避现实,疏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理论知识应用时知识链条的脱节;其次,随着大学“放养式”的教育体制,很多人由于自身惰性原因,不能深入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不能理解其内在的涵义,从而丧失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不进行学习,就势必造成人才含金量降低;最后,新兴媒体的冲击下,扰乱了广大出版专业人才的视听,纷繁的社会诱惑,使学子们丧失了面对学习时应有的定力,每天在金钱社会中幻想,缺乏实际的行动,沉醉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乐趣,而没有将理论学习之外的时间,应用于专业实践,丰富自身等等。
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改善课程设置,实现针对性教学
国外高校中,普遍开设了细分度高,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图书营销、图书市场、广告宣传、经营技术等市场方面的课程,鉴于编辑出版专业书籍杂而不精,教师应关注出版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来选取针对性较强的书籍,学校也应该依据自身特色来相应制定有实际性意义的学科。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避免“因师设课,无师而缺”的现状。除此之外,要增设实践类课程,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高校在校毕业生与毕业后的工作桥梁架构,学院夜莺加强与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恩施电视台等实践单位的合作交流,努力为编辑出版专业学子寻找实践平台,才能真正意义上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专业方向的就业比重。 (二)民族高校专业学科建设,应“因地制宜”
罗紫初先生认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既要考虑专业设计的整体目标,又要展现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全国各高校开办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上设置不应该完全雷同,要允许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特长强化某一方面的知识教育,增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具有特有的文化底蕴深厚,编辑出版专业应牢牢把握这一先天优势,并以此为基点,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学习纳入自身的理论学习体系中去,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需要同学们深入田间去了解,在此过程中也能将“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巩固,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立足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大打民族牌,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元素,推动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就业要求,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增强就业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亦或是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先行者。
(三)整合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推动就业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民族学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9大学科门类,有18个专业招收双学士学位,我们可以鼓励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进行第二学位的学习,解决就业面窄,学科背景单一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此为契机,利用网络和信息的便利加强学习,充分汲取先进的经验,来丰富自身发展。同时,对于学习方面,不能以爱好为主,忽略学习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学扎实。为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新兴媒体和编辑出版学术前沿的发展状况,明确学习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尽量保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子,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做到学有所用,能符合社会发展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真正推动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就业。
四、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展望
湖北民族学院作为最早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民族高校,经过了11年的艰苦发展,现如今已经取得丰厚的发展成果。经调查得知:近11年来,湖北民族学院已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近600名优秀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 推动了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将走向世界,民族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也势必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只有35%的毕业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大前提下,应该冷静思考,通过这份调查分析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走向,坚持用“大文化、大媒介、大编辑、打出版”的理念来发展自身,植根于民族地区高校特有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素质、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为民族类高校争光,为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成果(项目名称: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调查——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2014W104)
参考文献:
[1]陈燕,李海刚,杨艳芝,韩颖,鲁红.全国部分高校2005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05(10).
[2]宋艳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以湖北民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盛洪.我国编辑出版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武汉大学,2005(5).
[4]罗紫初.对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意见——兼与张晓新、张斌同志商榷[J].出版发行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