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9日,由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主办、衡阳师范学院承办的刘克邦散文集《自然抵达》研讨会在衡阳召开。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作协、湖南省文艺出版社等单位领导,湖南省内部分高校学者、文学评论家等四十余人参加研讨会。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汤建军研究员主持研讨会。《自然抵达》由“怀揣温馨”“心灵标杆”“人生品味”“真情咏叹”及“西域感怀”五个片段组成,收录散文61篇,是作者在散文创作道路上不断攀登所获得的又一成果。与会代表分别从作品的写作资源、作品的丰富内涵、作品的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广泛和深入地探讨,充分肯定了《自然抵达》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当下意义。与会代表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自然抵达》的写作资源
任何写作,都离不开作者本人所拥有的多种多样的“资源”。也可以说,什么样的“矿藏”,就决定了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向度”。刘克邦先生的《自然抵达》能取得如此成就,也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文学阅读和深刻的哲学思索密切相关。
1. 人生资源。刘克邦(《自然抵达》作者)坦承:“我从事文学创作的素材,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我的人生,来源于我的生活。”汤建军(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认为,刘克邦是个“资源派”的散文家,这就是说,他的写作都是围绕着他的经验与爱好的;作者本人是对生活感恩、为人低调的;正是因为这种感恩和低调,使得他用心为文。阅读《自然抵达》最大的体会是:人生与文学是有结合的,在创作中不忘挖掘真理,不忘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有细节,有精神,而且还能处处都是文学,通过很多小的细节能够得知大的东西。
2. 文学资源。刘克邦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始终热爱文学,所以,文学阅读是持久而广泛的,就是在“文革”时期,他的阅读书单上,既有《论持久战》这样的政治著作,也有《封神榜》《彭公案》这样的传统文学作品,还有《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当代“经典”。改革开放以后,在从事财经工作之外,他的主要精力就全部耗在阅读与写作上面了,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有所涉猎。这为他的写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他获益良多。
3. 哲学思考。刘克邦认为,文学不能缺乏精神和思想,尤其是要有正能量。只有有了正能量,才能够对生命有希望有感觉,才能对社会有宽容有理解。所以,他所写的一些东西,绝大部分都充满了正面的价值取向,这样就能提醒自己、净化自己的心境,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境界。俗话说得好,心中有佛,处处皆佛;只要你心中有真诚,你一定发现真情;你有向上,你的行为举止一定心善;你有一种美的心境,你一定会崇尚美、发现美、宣扬美。
与会者认为,《自然抵达》以一种激情的方式,表现了对生命的诗意张扬和美好向往。
二、《自然抵达》的丰富内涵
汤建军认为,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文为镜,可以养身心。《自然抵达》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不可不读。
1. 人性的温存。刘沛林(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出,《自然抵达》在情感表达上细致入味,真挚感人,如写儿女对母亲的爱,对“文革”中批斗老师的反省与懊悔,儿子的体贴与温情,等等,不但反映了根本的人性,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而且触及到了我们灵魂的深处,意味无穷。
王跃文(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常务副主席)认为,刘克邦的散文以最质朴率真的笔墨,还原日常生活的丰厚质地,发掘平凡生活中的温暖诗意,讴歌寻常人物心灵中的真善美。他的散文是对生活的温情触摸,有对人性的细腻描写,有对人生的宽容理解,有对伦理道德的敬畏与坚持,表达了人类对美好与温暖的永恒追求。
2. 悲悯的情怀。陈新文(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自然抵达》责任编辑)认为,作者怀着淳朴的情怀和悲悯之心,在沸腾的水里面泡过、滚过,在各种艰难中经受过、锻炼过;因此,《自然抵达》从细微的角度,从生活的尘埃里来进行写作,最容易传达生活的真意、生活的善意和生活的本意。
涂昊(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认为,刘克邦写了自己的苦难记忆,写了基层老百姓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不是为了写苦难而写苦难,不是为了写困境而写困境。刘克邦既没把乡村当作天堂,也没把乡村当作地狱;既没把现代城市当作乐土,也没把现代城市当作城堡,刘克邦热情、理解、包容甚至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3. 心灵的哲学。徐小立(湖南理工学院教授、博士)认为,《自然抵达》均取自作者本人充满了烟火味的生活,为作者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论是生活中的快乐,还是心灵中的瘢痕,都被作者细致、本真地形诸文字,这种对生活不雕琢、不粉饰的态度值得倡扬。
管友桥(衡阳财工院教授)认为,《自然抵达》是作者心底的呐喊,心灵的感悟与心灵的成熟;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讲,就是心灵的安放与启发。
总之,如涂昊所说,刘克邦的心灵在散文中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活生生的世界中植根的;他不相信理念对生活的解释,也不相信惯性对生活的支配,而是在细节和亲身体验中建立人和大地、人和人、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精神之桥。
三、《自然抵达》的艺术特色
就写作而言,刘克邦虽是半途出家,但谚语说得好,人情练达即文章;他也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以看似拙朴,实则老辣的火候,使《自然抵达》“抵达”了自然的境地。
1. 化平淡为神奇。任东华(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认为,刘克邦自谦说文字功底不行,实际上,他恰恰避开了“过度技术”的陷阱,让文字直接触及事实,抵达事实的内核。我们无须借着语言之桥而直达“意义”。这种写法,不但磕痛我们已经迟钝的艺术感觉,让我们警醒于艺术成规所带来的危害,化消极写作为积极写作,拆除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厚厚障壁”,还原它本身的粗粝、生态、自然而生出了无比的魅力,作者由此不经意中就“炼成”了自己的境界。
朱迪光(衡阳师范学院教授)认为,《自然抵达》有三重境界:第一,平靜诉说下的不平静,即叙述起来文字很平静,但是表达的东西不平静;第二,俗事入文而不俗;第三,行文如诗淡如水。
肖念涛(青年作家、湖南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认为,刘克邦几近原生态的《自然抵达》,以“大隐隐于市”的空旷的艺术张力,以坦荡如砥、灼然毕现的赤子情怀,以人类良知的自我拷问,以始终保持本真自我的总体定位、民间立场感动读者。
2. 朴实的文风。易小斌(湖南工业大学教授)认为,刘克邦的文章没有磅礴峥嵘的气象,没有气势恢宏的叙事,没有五色绚烂的铺陈,流淌的是朴素清丽,沁人心脾的生活细流,正如东坡先生所谓“寄至味于淡泊”。在这些散文中,有生活的艰辛、家庭的温馨、社会的纷繁、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这一切,作者均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不失隽永清丽之美。
3. 本色的语言。徐小立、易小斌、邓政(邵阳市委党校副教授)、袁志成(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博士)、罗维(湖南警察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等人认为,刘克邦的散文,大量运用质朴平实的生活语言,方言俚语、俗语随处可见,语言充满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这种不修饰、不夸张、让事实与情感自然流露的写作方式就是自然。
另外,熊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还对《自然抵达》的传播要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刘克邦的散文集之所以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阅读吸引力,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是因为传播主体(作者)、传播内容(正能量)和传播受众(读者)之间的距离非常靠近,因此能深入人心。
最后,夏义生(湖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秘书长,评论家)对各人发言作了点评,也对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美要靠心灵,表现美要靠才华。刘克邦不仅有发现美的心灵,而且有表现美的艺术创造力,所以,《自然抵达》让我们顺利地“抵达了自然”。
一、《自然抵达》的写作资源
任何写作,都离不开作者本人所拥有的多种多样的“资源”。也可以说,什么样的“矿藏”,就决定了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向度”。刘克邦先生的《自然抵达》能取得如此成就,也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文学阅读和深刻的哲学思索密切相关。
1. 人生资源。刘克邦(《自然抵达》作者)坦承:“我从事文学创作的素材,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我的人生,来源于我的生活。”汤建军(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认为,刘克邦是个“资源派”的散文家,这就是说,他的写作都是围绕着他的经验与爱好的;作者本人是对生活感恩、为人低调的;正是因为这种感恩和低调,使得他用心为文。阅读《自然抵达》最大的体会是:人生与文学是有结合的,在创作中不忘挖掘真理,不忘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有细节,有精神,而且还能处处都是文学,通过很多小的细节能够得知大的东西。
2. 文学资源。刘克邦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始终热爱文学,所以,文学阅读是持久而广泛的,就是在“文革”时期,他的阅读书单上,既有《论持久战》这样的政治著作,也有《封神榜》《彭公案》这样的传统文学作品,还有《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当代“经典”。改革开放以后,在从事财经工作之外,他的主要精力就全部耗在阅读与写作上面了,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有所涉猎。这为他的写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他获益良多。
3. 哲学思考。刘克邦认为,文学不能缺乏精神和思想,尤其是要有正能量。只有有了正能量,才能够对生命有希望有感觉,才能对社会有宽容有理解。所以,他所写的一些东西,绝大部分都充满了正面的价值取向,这样就能提醒自己、净化自己的心境,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境界。俗话说得好,心中有佛,处处皆佛;只要你心中有真诚,你一定发现真情;你有向上,你的行为举止一定心善;你有一种美的心境,你一定会崇尚美、发现美、宣扬美。
与会者认为,《自然抵达》以一种激情的方式,表现了对生命的诗意张扬和美好向往。
二、《自然抵达》的丰富内涵
汤建军认为,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文为镜,可以养身心。《自然抵达》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不可不读。
1. 人性的温存。刘沛林(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出,《自然抵达》在情感表达上细致入味,真挚感人,如写儿女对母亲的爱,对“文革”中批斗老师的反省与懊悔,儿子的体贴与温情,等等,不但反映了根本的人性,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而且触及到了我们灵魂的深处,意味无穷。
王跃文(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常务副主席)认为,刘克邦的散文以最质朴率真的笔墨,还原日常生活的丰厚质地,发掘平凡生活中的温暖诗意,讴歌寻常人物心灵中的真善美。他的散文是对生活的温情触摸,有对人性的细腻描写,有对人生的宽容理解,有对伦理道德的敬畏与坚持,表达了人类对美好与温暖的永恒追求。
2. 悲悯的情怀。陈新文(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自然抵达》责任编辑)认为,作者怀着淳朴的情怀和悲悯之心,在沸腾的水里面泡过、滚过,在各种艰难中经受过、锻炼过;因此,《自然抵达》从细微的角度,从生活的尘埃里来进行写作,最容易传达生活的真意、生活的善意和生活的本意。
涂昊(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认为,刘克邦写了自己的苦难记忆,写了基层老百姓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不是为了写苦难而写苦难,不是为了写困境而写困境。刘克邦既没把乡村当作天堂,也没把乡村当作地狱;既没把现代城市当作乐土,也没把现代城市当作城堡,刘克邦热情、理解、包容甚至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3. 心灵的哲学。徐小立(湖南理工学院教授、博士)认为,《自然抵达》均取自作者本人充满了烟火味的生活,为作者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论是生活中的快乐,还是心灵中的瘢痕,都被作者细致、本真地形诸文字,这种对生活不雕琢、不粉饰的态度值得倡扬。
管友桥(衡阳财工院教授)认为,《自然抵达》是作者心底的呐喊,心灵的感悟与心灵的成熟;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讲,就是心灵的安放与启发。
总之,如涂昊所说,刘克邦的心灵在散文中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活生生的世界中植根的;他不相信理念对生活的解释,也不相信惯性对生活的支配,而是在细节和亲身体验中建立人和大地、人和人、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精神之桥。
三、《自然抵达》的艺术特色
就写作而言,刘克邦虽是半途出家,但谚语说得好,人情练达即文章;他也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以看似拙朴,实则老辣的火候,使《自然抵达》“抵达”了自然的境地。
1. 化平淡为神奇。任东华(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认为,刘克邦自谦说文字功底不行,实际上,他恰恰避开了“过度技术”的陷阱,让文字直接触及事实,抵达事实的内核。我们无须借着语言之桥而直达“意义”。这种写法,不但磕痛我们已经迟钝的艺术感觉,让我们警醒于艺术成规所带来的危害,化消极写作为积极写作,拆除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厚厚障壁”,还原它本身的粗粝、生态、自然而生出了无比的魅力,作者由此不经意中就“炼成”了自己的境界。
朱迪光(衡阳师范学院教授)认为,《自然抵达》有三重境界:第一,平靜诉说下的不平静,即叙述起来文字很平静,但是表达的东西不平静;第二,俗事入文而不俗;第三,行文如诗淡如水。
肖念涛(青年作家、湖南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认为,刘克邦几近原生态的《自然抵达》,以“大隐隐于市”的空旷的艺术张力,以坦荡如砥、灼然毕现的赤子情怀,以人类良知的自我拷问,以始终保持本真自我的总体定位、民间立场感动读者。
2. 朴实的文风。易小斌(湖南工业大学教授)认为,刘克邦的文章没有磅礴峥嵘的气象,没有气势恢宏的叙事,没有五色绚烂的铺陈,流淌的是朴素清丽,沁人心脾的生活细流,正如东坡先生所谓“寄至味于淡泊”。在这些散文中,有生活的艰辛、家庭的温馨、社会的纷繁、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这一切,作者均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不失隽永清丽之美。
3. 本色的语言。徐小立、易小斌、邓政(邵阳市委党校副教授)、袁志成(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博士)、罗维(湖南警察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等人认为,刘克邦的散文,大量运用质朴平实的生活语言,方言俚语、俗语随处可见,语言充满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这种不修饰、不夸张、让事实与情感自然流露的写作方式就是自然。
另外,熊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还对《自然抵达》的传播要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刘克邦的散文集之所以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阅读吸引力,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是因为传播主体(作者)、传播内容(正能量)和传播受众(读者)之间的距离非常靠近,因此能深入人心。
最后,夏义生(湖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秘书长,评论家)对各人发言作了点评,也对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美要靠心灵,表现美要靠才华。刘克邦不仅有发现美的心灵,而且有表现美的艺术创造力,所以,《自然抵达》让我们顺利地“抵达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