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现状及展望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外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炼出改进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1.美国高等学校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美国许多大学都在致力于将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使之扩大到学生自学、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去,让学生直接从科技开发科学研究中收集信息,提炼知识,以拓宽视野、培养能力。与此相应,美国大学没有固定的专业教材,而是围绕基础理论随机组织分量极重的参考教材,甚至直接采用案例作为教材一一其教学的开放性由此可见一斑。大学普遍实行科研式培养:美国理工大学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如鼓励大学生同本系甚至其他系的教师研究生一起参加某个课题的实验和研究;鼓励学生到科研部门参加科研活动;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去从事考察和研究;以接触到更多的学术思想和研究风格,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伯克利加州大学甚至将学生参加科研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本科课程目录中,有5门特别研究课程。学校开拓多种科研渠道,让大学生真刀真枪地从事科研,并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成果。
  2.日本政府坚持“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改革方向
  日本对其高等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教育全球化问题,又做出了重要改革,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大学办学的个性化、综合化和国际化,建立一个适应新世纪社会变化、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体现终身教育思潮的高等教育体系。日本大学审议会认为制定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各大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其《关于改善大学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提出:“每所大学应该根据各自的教育理念与目的,并且适应学术、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具有特色的课程,从事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优秀人才。”日本大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培养过程由过去的教养、专业两个阶段变为现在的四年一贯制。如名古屋大学在其四年一贯制实施方案中提出本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为:随着现代社会高度化、复杂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因变化速度加快带来的社会日益流动化,大学培养具有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的知识能力的学生之责任亦越来越大。因此,名古屋大学的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综合的判断力、丰富的人性、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探究心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以及身心健康的人才。
  3.法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被誉为法国“公共教育事业最壮丽的学府”的巴黎理工学校一直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20世纪末期,理工学校把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多面性培养作为其新的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多面性培养包括四个部分:科学基础理论教育、应用技术科学教育、“非技术”教育和实践性教育。该校校长让·诺瓦克在北大百年校庆举办的“世界名校校长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理工学校一向以培养胸怀开阔的、可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应付复杂世界的人才为自豪。因此,我们希望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广阔的科学文化视野,以便他们能进行对比。我们非常强调这些能力,因为非研究人员只专一门,而不敢尝试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是很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除密集的综合科学课程外,还要保持人文科学和体育的原因。”诺瓦克先生这番话清楚地阐明了理工学校今日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
  二、国内外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1.构筑新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美国的综合素质培养,还是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都以培养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的人才为共同的理念,体现出了高等学校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正是国外高等学校办学成功的灵魂。我们有着厚重的历史传统和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又有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完全能够通过继承和创新,构筑我们适应入世后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新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实现高等教育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由教会知识向教会学习转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量猛增,想让学生全面掌握呈几何增长的知识已不可能。必须交给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2.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化
  以上几国培养方式中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而不是按照一个等级结构来组织各门学科”,这样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诸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完整性,帮助学生应对现代社会中日趋综合化的各种问题,加强课程设置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快和新思路的大量涌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高等教育结构拥有利用国际化来填补‘知识空白’和丰富各国人民及各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很大优势”。面对当今世界的国际化潮流,我们要通过加强课程设置国际化,使学生通过学习本国以外的人类文明,为他们了解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如何观察当今社会、处理世界事务、正确对待本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根据我国有关主管部门预测,入世后我国最紧缺的正是这种具有国际合作能力,通晓国际运作规则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3.美国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有完善的高校招生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美国想上大学,特别是想上名牌的大学,竞争和“择优录取”依然存在,美国也有“高考”,只不过它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SAT”或“ACT”成绩。“SAT”或“ACT”有些相似于中国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所以也可理解为狭义的“美国高考”,但是这两个考试是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有考试机会六七次之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高三,甚至高中开始(美国高中为四年制)就参加一次或多次考试,考试的成绩两年内有效,高校在录取时只考虑本人最高“SAT”或“ACT”考分。
  第二,平时成绩,也就是整个高中阶段的“GPA”,对美国的学生来说在高中四年的阶段里,时刻都要惦记着成绩,因为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课堂讨论算分,甚至出勤都要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平均分(GPA),而这个分数也是高校在录取学生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美国的高校在招生中对人才的选拔也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成绩,所以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活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也很重要,学生在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会工作以及艺术表演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都将为高校的录取增添重要的砝码。
  4.美国高校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
  近几年来美国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开放性和自主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美国大 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及创新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其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强调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文理学科交叉渗透;鼓励知名学者为低年级学生授课;进行职业价值的教育;促进学生特有阶段内容的发展;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三、对我国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展望
  第一,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很多课程只讲理论,不结合社会实践,不做实验,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应该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掌握从事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本学科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
  第二,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较低的。虽然当代大学生都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基本具有了主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行动倾向,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贯彻实施不尽人意。从主观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一方面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大学生的知行反差非常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这将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工作才能得以改善和转变。
  第三,应该增强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担负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大学生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即具有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体能及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将有助于大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大学生成材的基础,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国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各高校在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心理素质差、缺乏抗挫折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曹宇.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2006(2).
  [2]王晓丽,王涪宁.“以人为本”的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民族教育研究,2007(01).
  [3]顾万春.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J].江苏教育,1999(Z1).
  [4]聂海清.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1998-4-03.4.
  [5]崔恒秒.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6(02).
  [6]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05).
  [7]蔡景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02).
  [8]丁三青.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
  [9]张继平,闫淑华.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及实施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3)26-27.
  [10]曹海浪.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38-139.
其他文献
2008年冰雪灾害其间,郴洲市广播电视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播出,采、编、播人员运用“四个结合”创新宣传,其经验可为以后的应急报道所借鉴。常规报
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要走的道路还会更加艰难,更加长远。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正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将迎难而上,努力工作,勤奋耕耘。 The task of nurturing S
期刊
青年人的职业成长关系到他们未来成长的空间,以高校青年学生为例,如何对青年学生实施精细化管理,指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方向,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成长方案和计划,实施职业计划,调整和反馈职业进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  精细化应该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意义:“精”可以理解为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细”可以理解为注重细节、细致,工作细化、管理细化
期刊
创优是创新的结果,是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劳动成果。本文结合漳浦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创优实际对“创优五字诀”作了解读,认为节目创优必须从选好题材、找准角度、细节感人、手
IAP家族是继Bcl-2家族后发现的又一类凋亡调控蛋白。目前发现人类有8个IAP成员:NIAP,clAPl,clAP2,XIAP, TsXIAP,MLIAP,Apollon和Survivin。Survivin是由耶鲁入学的Altieri等
自主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发展越来越迅速,机器人被期望在偏远、危险的室外环境,特别是变电站、化工厂等高温高辐
有人说,现在的电视行业竞争太厉害,电视人太过于焦虑,这个业态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竞争的电视,其实挺精彩,要让你回到那个计划得连节目也计划的年代,你愿意吗?而我们要说的
党的十七大会议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涵着价值观灵魂、价值主体、价值选择标准、价值目标以及价值实现途径等,从而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为我们树立新世纪价值观模式提供了价值哲学依据。  一、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灵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灵魂。科学发展
期刊
1881年,Macewen最先报道了他在异体骨移植方面的成功经验[1].本世纪初,Lexer[2]又将全膝关节和半膝关节移植用于临床,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有将近一半的膝关节数年后仍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