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马尔夏克童话剧《十二个月》的语言艺术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儿童剧主要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儿童话剧有着独特和鲜明的审美需求和情趣。儿童剧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具有独特创作规律的艺术,同时其语言艺术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特殊的魅力。本文拟对俄罗斯马尔夏克的童话剧《十二个月》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从天马行空的想象性语言、纯粹浓烈的色彩化语言、个性凸显的形象化语言和简单凝练的动作性语言这四个方面探讨其语言艺术特征。
  【关键词】 儿童剧;《十二个月》;戏剧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12-02
  基金项目: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17年度科研项目“外国当代儿童剧创作理论研究——以俄罗斯,美国,挪威三个儿童剧为例”(ZJYZYB201701)。
  戏剧文学的体裁具有特殊性,在时空约束和叙述人语言隐匿的状况下,需要通过人物的对白、独白等来揭示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因此,戏剧的语言表达十分重要[1]。对于儿童剧来说,创作者必须要深入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通过富有生活化又充满幻想的语言,为儿童创造艺术空间,发挥戏剧的引导作用,对儿童的心灵进行有意义的熏陶和启迪[2]。从儿童剧的语言表达与创作来看,俄罗斯马尔夏克创作于1946年的童话剧《十二个月》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童话剧《十二个月》描写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故事,全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奇妙绚丽,扣人心弦,人物性格鲜明丰富。通过符合儿童审美和趣味的语言,带孩子们走进了富有俄罗斯风情的古老世界,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纯真、美好、善良的童话王国。
  一、天马行空的想象性语言
  所有艺术形式的灵魂是想象。杜威在其儿童本位理论中提出,以儿童为对象的艺术创作,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智特点和思维规律,深入挖掘儿童内心的兴趣和爱好。少年儿童具有天真烂漫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喜爱幻想、期盼冒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儿童的脑海中不乏各种光怪陆离、神秘魔幻的世界[3]。因此,一些充满想象力的儿童剧,不仅尊重儿童的心智水平和他们的趣味,还会带营造或者曲折离奇,或者神秘魔幻,或者情趣盎然的童话世界。马尔夏克的童话剧《十二个月》,就塑造出了一个魔幻的且充满诗意的世界,让观看的孩子们汲取美的力量,并能够在故事中释放或宣泄脑袋中的奇特念头。只有这样,儿童才会由于对童话剧的艺术兴趣,引起心灵的共鸣,获得快乐的审美情感。
  继女儿:说了你也不信!
  士兵:为什么不信呢?我们士兵一辈子什么都听过,什么都看过。该信的我们就信,谁也骗不了我们!
  继女儿:兔子和松鼠在那儿玩捉人游戏,就在这儿!
  士兵:真的吗?
  继女儿:绝对是真话!它们就跟小孩子们在外面玩的一模一样。“火呀,燒呀烧,火呀,别熄掉……”
  兔子捉松鼠,松鼠躲兔子,先在地上跑,后来上了树。松鼠还逗兔子说:“跳呀,跳上来呀,蹦呀,蹦上来呀!”
  在这一段中,作家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针对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幻想欲,创作出兔子和松鼠玩耍,像人一样说话的奇特情节。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观看兴趣,从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渴望。作家用超越时空的想象力,为儿童们描绘出一片新奇的树林:兔子和松鼠在外面追赶着玩耍,说着人能够听懂的话,这是几乎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渴望听懂的事情。不仅是会说人话的小动物,作家也提到了“十二个月”,让儿童进一步激起好奇,这“十二个月”应该是不同的月份,属于不同的季节,那么这“十二个月”是怎么样出现的呢?正如童话作家周锐提到的,作家以童话为载体来反映真实的现实。孩子们在作家基于生活,用想象力搭建起一个具有魔法的童话世界,将真实的生活与童话世界中的一切产生联系,让儿童在这个世界中驻足、浏览、思考,从而认识和把握真实的世界。《十二个月》中,作者用超越时空且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为儿童搭建起一个让他们足够信服且十分向往的童话世界。
  二、纯粹浓烈的色彩化语言
  著名儿童文学家胡奇谈到如何创作儿童文学,提出“最好多用诗和散文接近的语言……能丰富孩子们的感情,启发他们的幻想。”他将这种诗和散文一般的语言称作“有色彩的语言”,认为这种语言纯粹且浓烈,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情感意识。《十二个月》语言的色彩化主要体现在其生活化语言和音乐性语言上。
  首先是生活化语言。作者凭借一些日常最通俗的语言,通过反复锤炼,寥寥几句赋予人物以丰富的生命和光彩。这些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充满智慧和艺术的光彩。
  士兵:你是给别人干活吗?
  继女儿:不!我是住在自己家里。
  士兵:那你妈妈怎么会让你到这儿来呢?
  继女儿:妈妈当然不会,是继母让我来的,来拣干树枝、砍柴。
  士兵:是这样!这么说你是个孤儿?怪不得你穿得这么单薄,风一吹就透了。来,我先来帮帮你,然后我再去做我自己的事。
  两人的对话,每一句都是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多余的修辞,是儿童日常最简单和熟悉的日常用语。然而却让听众觉得那样的真实、生动、亲切,一下子就能看到这个热情友善的士兵形象以及那个狠毒冷酷的后妈形象也展现了出来。
  其次是音乐性语言。儿童剧中的语言要通过朗读才能进入观众的耳朵,这对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等音乐性提出要求。句子的字声高低轻重、快慢缓急等,都会影响到其悦耳性。在剧中,作者采用了诗一样的语言,通过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对话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十二月:动物们呀,快到一起。
  我要仔细地点点你。
  灰狼狐狸还有獾,
  四十只兔子尾巴短。   现在是貂儿和松鼠,
  还有其它的小动物;
  寒鸦松鸦和乌鸦,
  总共整整一百万!
  一月和十二月这段对话,句式对称,通过音节、倒音节、音节排列的句式,使语言朗诵的节奏居于规律性。尤其是十二月的语言,一韵到底,朗朗上口。通过两人的韵句与散句交错出现,形成了语言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儿童最习惯于通过耳朵来理解和感受意义,音乐节奏一般的语言不仅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幻想与情感。
  三、个性凸显的形象化语言
  儿童处于人类经验的积累期和成长期,其对人物的理解往往是最简单的。这就要求儿童剧用于展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既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又要与其真实生活产生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的人物说出的话产生吸引人的力量,从而使戏剧发挥预期的审美意义和教育影响。
  女王:(打断他)我要颁布新的自然法则!喂,来人哪!
  传御前大臣!(对教授)你坐到我的书桌那儿去写。现在我给你听写。
  ……
  女王:是,是!这是我的旨意,你必须执行它!
  在儿童的认识中,女王是高高在上的,骄傲、威严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同时,绝大部分的儿童也都能够理解“季节”的含义,知道冬天的雪、秋天的落叶是自然的规律 。因此,女王的愚蠢会让他们好笑、吃惊或者好奇,想看看女王是否能够真的能够颁布新的自然法则。女王和教授的这一段话,看似女王的每一句话都漫不经心,却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一个见识有限,但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权利无边的女王形象[4]。先是“九十天,我连三天都不想等了”,然后是“我要颁布新的自然法则”,最后是“这是我的旨意,你必须执行它”。短短的三段话让我们看出女王的骄横跋扈、头脑愚蠢且对自然毫无敬畏之心。
  四、简洁凝练的动作性语言
  与普通的戏剧相比,儿童剧语言的动作性表现更加突出。儿童活泼好动,好摹仿,心境多是乐观浪漫,富于动作性和游戏精神的语言最能吸引他们,也最能让他们获得足够乐趣。由于儿童理解复杂性和抽象性事物的能力有限,对于太长的句子,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完全理解。因此,儿童剧的语言应该保持凝练的风格,通过简洁的句子、夸张性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推动剧情[5]。
  士兵:我把松树绑好就动身!你不用等我了,赶快回家吧。要不然你就冻僵了,暴风雪会把你给埋起来的。你看,暴风雪下得更猛了!
  继女儿:没关系,这对我来说也不是第一次。
  士兵:瞧,绑好了!现在齐步走,回家!我在前面,你跟着我,踩着我的脚印,这样你能省点儿劲。好,走吧!
  这一段对话,语言简洁、干脆,但并不是单纯的浅陋。经过对“绑”“走”“回”“跟”“踩”“走”等一系列动作的高度提炼,能够让儿童一下子明了,暴风雪即将来临,两人完成了任务,准备回家;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热心肠的士兵和苦命的继女儿这一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过简单凝练的动作性语言,让戏剧场面更生动地呈现在儿童的眼前和脑海中,构成了生动有趣的场面。
  童话剧《十二个月》的语言具有想象性、色彩化、形象化以及动作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戏剧语言,如诗如画,优美流畅,倍受儿童的喜爱。通过对马尔夏克《十二个月》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对其高度艺术化的语言进行了充分地理解,这对戏剧表演者和剧本创作者来说,是表演和创作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明明.“十七年”儿童剧本创作艺术简述[J].戏剧文学,2010,000(011):40-44.
  [2]杨锋.论儿童剧的语言[J].当代戏剧,1996,(01):20-23.
  [3]邓清华.浅析儿童戏剧文学的艺术特色[J].考试周刊,2008,(48).
  [4]李涵.张奇虹和她导演的《12个月》[J].上海戏剧,1981,(05):41-42.
  [5]陳道林.情趣盎然的儿童诗——谈马尔夏克的《给小朋友的诗》[J].外国文学研究,1979,(04):103-106.
  作者简介:
  欧宗耀,男,广东肇庆人,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教育、儿童戏剧与电影。
其他文献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优化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音乐舞蹈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提升教学效率,想方设法满足学生们的个体需要,耐心指导他们更好地走上艺术发展之路,最终成为高素质、有理想的艺术人才显得至关重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鉴于此,本文特意进行了高职院校音乐舞蹈教学重要性的分析,希望能为其他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参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不断快速地发展,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也更加嘹亮,我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我国对外宣传类材料的翻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家形象的建立,随着电子政务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很多政府官方的微信公众号,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国家发布了许多防疫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必须精准地传达给英文读者。本文以北京外事公众号在疫情期间发布的文章为例,从中选取某些句子,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出发,
期刊
【摘要】 本文着眼于德国作家海因里希 · 封 · 克莱斯特中篇小说《O侯爵夫人》中的不可知论与文明批判因素,结合作家本人受到的启蒙哲学家康德与卢梭的影响,分析小说中典型角色:O侯爵夫人、其父母和F伯爵的认知局限,并阐释作者塑造这种局限性的动因,即表现现代文明的弊端造成的认知混乱,其根本目的在于批判文明发展对自然人性与人际关系的压抑和扭曲。  【關键词】 《O侯爵夫人》;认知局限;文明批判  【中图
期刊
【摘要】 齐鲁民间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齐鲁大地历史文化的代表。齐鲁民间音乐涵盖了许多内容,体现了诸多的民风民情,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要想使其得以长远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人们认识到齐鲁民间音乐的重要性。本文从齐鲁民间音乐的价值入手,来阐述齐鲁民间音乐的特点,并提出几点具体的传承措施,为齐鲁民间音乐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齐鲁;民间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大学生思想现状,其次介绍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最后从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发挥网络优势、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相关策略,进一步展现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与综合水平,旨意在为相
期刊
【摘要】 高校进行研究生管理中要有相关的政策引导,制定相关的制度解决目前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存在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科研工作,或只是注重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工作,在实际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科研带动教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  【关键词】 科研;教学;创新;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期刊
【摘要】 日本花鸟画是随着中国花鸟画的独立成科后随之传入的,不论其审美标准还是表现特征均受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近代以来,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与冲击,日本花鸟画在东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中衍生出多姿多彩的表现样式。  【关键词】 日本;花鸟画;多元特征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64-04  一、东洋传统花鸟画的历史语境
期刊
【摘要】 张天翼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给予一个宝葫芦以鲜活的生命力,并通过主人公王葆与宝葫芦之间的一个个小秘密编织出的一连串事件,引出一个意味深长的教育主题。不论从思想内容的传递,还是艺术手法的表达上,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简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浅谈中国古代先贤对生命起源的探究,生命消亡的思考,以及现实世界中生命存在的意义。研究“生命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儒道两家对“生命”阐释,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人类对待生活、生存、生命的不同态度,讨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对当下社会的启发。  【关键词】 生命哲学;儒家;道家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14-
期刊
【摘要】 世界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众多,而《傲慢与偏见》是典型英式小说的代表作,其打破了传统的小说的模式,创新建构小说故事情节,在语言的艺术上,其足以称为一本具有生命力的小说,品读一遍就会被其中的故事、思想所深深折服,作者在作品中阐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而在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给小说赋予了生机。细腻的文笔和精彩的剧情非常具有品读价值,基于此,本文在解析了小说《傲慢与偏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