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防火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要求之一,在民用建筑中,易燃物多、人多,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人民的安全还存在很大的隐患。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建筑防火技术将对防止火灾等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防火技术;民用建筑;建筑设计
在我国的民用建筑中,防火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好建筑防火技术,从各方面进行考虑,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1 我国民用建筑中防火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常会有一些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并且发生重大的人员死伤事故。例如,到了春节期间,在一些居民小区燃放烟花爆竹,这些烟花爆竹掉落到建筑物内而引起火灾,而导致建筑物被毁,室内物品全被烧焦和产生人员无法逃脱而发生伤亡的情况。
1.1 基础设施差,建筑物本身耐火能力低
在我国的民用建筑中,一些建筑材料耐火能力很低,一遇到火星或夏季高温的情况,就容易点燃,引发大火。并且,在一般的民用建筑中,配备的灭火工具不是很齐全,有的在保险柜里存放得太久而失去了效能,或者根本就没有配备灭火工具,导致居民在遇到火灾时,找不到灭火工具,或者找到了灭火工具而无法使用。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1.2 建筑物密集,民用建筑规划布局混乱
在我国的城市,人口相当集中,导致建筑物的密度也相对集中,当一栋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也会波及到周围的建筑设计,从而引发大片火灾,火势凶猛,给消防人员的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 居民防火意识低下,防火知识不足
消防部门在一起起家庭火灾事故调查后发现,居民普遍缺少必要的消防常识,以致原本可控的小火灾因处置不当或不懂得如何处置最终酿成了大火。从多起火灾发生的原因来看,因违反电器安装、使用管理和生活用火不慎等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较多。许多居民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起火后容易形成气体燃烧、爆炸,若不及时控制,将会殃及四邻,造成更大的危害。
2 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
防火胜于灭火,只有有效地预防火灾发生,才能够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2.1 谨慎使用装修材料
民用建筑在选择装修材料时,一定要谨慎。首先,在选择时先确定自己的需要,多观察和比较,选择好品牌和型号;
然后,查验材料的包装和使用说明,看看是否有明示产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7条规定:“使用不当,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能指标,应当在产品包装上明确表明其燃烧性能等级,以防止因产品的不当使用而造成火灾。建筑材料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只向通过型式檢验的产品发放燃烧性能等级标识,同时还对个别企业进行质量跟踪并发放质量跟踪标识,目前还同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展开全面合作,全面推广防火环保标识。有了明示标识,表明生产企业对产品做了明确承诺,可作为消费者进行技术判定、投诉的直接依据。
最后,查验所选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一般应有两份报告,分别是理化性能和燃烧性能检验报告,分别由不同的质检机构出具,并最好由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
经过这三步精心挑选后,消费者就可以买到放心、安全并且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2.2 合理进行建筑布局
建筑场地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为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防止火势的蔓延,建筑物在设计时,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高度、耐火等级和建筑外墙上门窗、洞口等情况。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J16-87)》中,针对高层的民用建筑,明确划分了耐火等级,并根据耐火等级规定了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高层民用建筑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要求其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便于消防人员进入和消防车辆作业。并且,消防车通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布置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当高层建筑物内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宜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此外,在民用建筑之间还可以设置一定面积的绿化带,增加空气的湿度,减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2.3 做好建筑结构防火设计
随着高楼大厦的蓬勃兴起和建筑高度的一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转向钢结构,因为钢建筑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基础费用低、结构占用面积小河工业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然而,钢结构有一个弱点就是,跟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容易导热,当钢材表面的温度达到400摄氏度以上时,钢结构的弹性和强度显著下降;当钢结构表面的温度达到600摄氏度时,钢的强度完全丧失。裸钢的耐火极限通常只有15-30分钟。根据我国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柱、梁、墙、楼板的耐火极限的要求,分别为0.5-3.0小时。
钢结构防火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建筑人员以前是采用现浇成型的实体混凝土外包层、用耐火砖等设置阻火屏障,用石膏板包覆或采用空心管材内部充水冷却等方法。现在更多的是则是采用喷涂防火涂料的方法保护钢结构。采用这种措施,防火隔热性能好,施工不受结构几何形体限制,一般不需要增加辅助设施,且涂层质量轻,还有一定的美观装饰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2.4 设置防烟、防火区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设置防火和防烟区是极其重要的。对于防火分区的划分,既要从限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方面进行考虑,又要从平时使用管理的方便进行考虑。防火区地作用在于发生火灾时,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便进行消防扑救和减少火灾损失。对于防烟区,高层建筑多用垂直排烟道排烟,一般是在每个防烟区设置一个垂直烟道,走道和房间按规定设置排烟设置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分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
2.5 充分做好安全疏散准备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为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地段的距离。它主要指从房间内最远一点到门口,从门口到楼梯口,从楼梯到安全出口等三方面。这三方面应该根据人流的股数和通道的平坦程度等分别按标准计算。疏散距离就是指这三方面的总和。安全出口的宽度如果不足,会延长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安全出口的宽度可通过使用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在安全疏散时,往往会遇到如下问题,比如,安全疏散的距离过长,安全疏散通道宽度设置过窄,人为阻碍消防安全疏散或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设计不合理。因此,必须做好安全疏散的准备,减少以上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3 总结:
在民用建筑中,火灾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如何做好防火准备是每个建筑人员都应积极考虑的问题。针对我国现有的民用建筑在防火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选材不慎,安全意识低下,建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建筑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防火准备,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充分考虑到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合理地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布局,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及做好安全疏散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董林.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 科技资讯, 2010(6).
[2]胡晓强.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防火技术创新[J]. 中华建筑报, 2010(8).
[3]叶和荣. 对我国建筑防火技术体系的思考[J]. 科技传播, 2011(7).
【关键词】建筑防火技术;民用建筑;建筑设计
在我国的民用建筑中,防火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好建筑防火技术,从各方面进行考虑,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1 我国民用建筑中防火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常会有一些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并且发生重大的人员死伤事故。例如,到了春节期间,在一些居民小区燃放烟花爆竹,这些烟花爆竹掉落到建筑物内而引起火灾,而导致建筑物被毁,室内物品全被烧焦和产生人员无法逃脱而发生伤亡的情况。
1.1 基础设施差,建筑物本身耐火能力低
在我国的民用建筑中,一些建筑材料耐火能力很低,一遇到火星或夏季高温的情况,就容易点燃,引发大火。并且,在一般的民用建筑中,配备的灭火工具不是很齐全,有的在保险柜里存放得太久而失去了效能,或者根本就没有配备灭火工具,导致居民在遇到火灾时,找不到灭火工具,或者找到了灭火工具而无法使用。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1.2 建筑物密集,民用建筑规划布局混乱
在我国的城市,人口相当集中,导致建筑物的密度也相对集中,当一栋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也会波及到周围的建筑设计,从而引发大片火灾,火势凶猛,给消防人员的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 居民防火意识低下,防火知识不足
消防部门在一起起家庭火灾事故调查后发现,居民普遍缺少必要的消防常识,以致原本可控的小火灾因处置不当或不懂得如何处置最终酿成了大火。从多起火灾发生的原因来看,因违反电器安装、使用管理和生活用火不慎等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较多。许多居民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起火后容易形成气体燃烧、爆炸,若不及时控制,将会殃及四邻,造成更大的危害。
2 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
防火胜于灭火,只有有效地预防火灾发生,才能够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2.1 谨慎使用装修材料
民用建筑在选择装修材料时,一定要谨慎。首先,在选择时先确定自己的需要,多观察和比较,选择好品牌和型号;
然后,查验材料的包装和使用说明,看看是否有明示产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7条规定:“使用不当,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能指标,应当在产品包装上明确表明其燃烧性能等级,以防止因产品的不当使用而造成火灾。建筑材料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只向通过型式檢验的产品发放燃烧性能等级标识,同时还对个别企业进行质量跟踪并发放质量跟踪标识,目前还同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展开全面合作,全面推广防火环保标识。有了明示标识,表明生产企业对产品做了明确承诺,可作为消费者进行技术判定、投诉的直接依据。
最后,查验所选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一般应有两份报告,分别是理化性能和燃烧性能检验报告,分别由不同的质检机构出具,并最好由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
经过这三步精心挑选后,消费者就可以买到放心、安全并且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2.2 合理进行建筑布局
建筑场地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为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防止火势的蔓延,建筑物在设计时,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高度、耐火等级和建筑外墙上门窗、洞口等情况。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J16-87)》中,针对高层的民用建筑,明确划分了耐火等级,并根据耐火等级规定了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高层民用建筑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要求其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便于消防人员进入和消防车辆作业。并且,消防车通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布置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当高层建筑物内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宜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此外,在民用建筑之间还可以设置一定面积的绿化带,增加空气的湿度,减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2.3 做好建筑结构防火设计
随着高楼大厦的蓬勃兴起和建筑高度的一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转向钢结构,因为钢建筑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基础费用低、结构占用面积小河工业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然而,钢结构有一个弱点就是,跟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容易导热,当钢材表面的温度达到400摄氏度以上时,钢结构的弹性和强度显著下降;当钢结构表面的温度达到600摄氏度时,钢的强度完全丧失。裸钢的耐火极限通常只有15-30分钟。根据我国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柱、梁、墙、楼板的耐火极限的要求,分别为0.5-3.0小时。
钢结构防火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建筑人员以前是采用现浇成型的实体混凝土外包层、用耐火砖等设置阻火屏障,用石膏板包覆或采用空心管材内部充水冷却等方法。现在更多的是则是采用喷涂防火涂料的方法保护钢结构。采用这种措施,防火隔热性能好,施工不受结构几何形体限制,一般不需要增加辅助设施,且涂层质量轻,还有一定的美观装饰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2.4 设置防烟、防火区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设置防火和防烟区是极其重要的。对于防火分区的划分,既要从限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方面进行考虑,又要从平时使用管理的方便进行考虑。防火区地作用在于发生火灾时,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便进行消防扑救和减少火灾损失。对于防烟区,高层建筑多用垂直排烟道排烟,一般是在每个防烟区设置一个垂直烟道,走道和房间按规定设置排烟设置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分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
2.5 充分做好安全疏散准备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为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地段的距离。它主要指从房间内最远一点到门口,从门口到楼梯口,从楼梯到安全出口等三方面。这三方面应该根据人流的股数和通道的平坦程度等分别按标准计算。疏散距离就是指这三方面的总和。安全出口的宽度如果不足,会延长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安全出口的宽度可通过使用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在安全疏散时,往往会遇到如下问题,比如,安全疏散的距离过长,安全疏散通道宽度设置过窄,人为阻碍消防安全疏散或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设计不合理。因此,必须做好安全疏散的准备,减少以上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3 总结:
在民用建筑中,火灾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如何做好防火准备是每个建筑人员都应积极考虑的问题。针对我国现有的民用建筑在防火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选材不慎,安全意识低下,建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建筑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防火准备,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充分考虑到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合理地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布局,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及做好安全疏散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董林.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 科技资讯, 2010(6).
[2]胡晓强.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防火技术创新[J]. 中华建筑报, 2010(8).
[3]叶和荣. 对我国建筑防火技术体系的思考[J]. 科技传播,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