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寿(1874—1921年),初名云芝,字雪君,号雪宦,江苏苏州人。中国刺绣艺术家及刺绣教育家。沈寿一生致力于刺绣技艺的研习和刺绣教育,是仿真绣的创始人,刺绣教育的开创者。1904年沈寿的通景绣屏《八仙上寿图》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喜欢,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1911年,沈寿的绣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5年,沈寿的代表作《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获得一等奖,被世人誉为“神绣”。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所长兼教习直至去世。沈寿一生著有《雪宦绣谱》一书。
一、“仿真绣”的创始人
沈寿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古董商家庭,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当时苏州“闺阁绣”极为风行,有“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巧习针”的盛况。沈寿八岁开始习绣,十六岁时便以绣艺闻名乡里。沈寿二十岁结婚,丈夫余觉出身书香世家,由于丈夫能书善画,常以画理启迪、引导,使她“针循画理”,绣技有了长足进步。1903年,沈寿开始研究明代“顾绣”。“顾绣”因刺绣人物山水逼真而颇具韵味。沈寿在继承“顾绣”传统针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有的套针法,按照所绣真实景物组织针脚纹路,使针迹隐藏,物象逼真,更具立体感。1904年清政府委派沈寿夫妇到日本考察艺术教育。东瀛之行使沈寿大开艺术视野,她敏锐地发现了西洋画和摄影技术对明暗光线的处理特点。经过潜心钻研,在针法运用、配色和材料选配等方面融入了西方美术注重光线明暗、色彩变化等技术,独创了“仿真绣”。“仿真绣”的突出贡献在于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刺绣艺术,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二、刺绣教育的开创者
1907年慈禧责成清廷商部成立女子绣工科,下设国文、图画、刺绣三门专业课。沈寿被任命为总教习,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廷绣品女官。辛亥革命后,绣工科停办。沈寿于1912年迁居天津,开办了一所自立女红传习所。尽管经费筹措十分艰难,所址也不理想,但沈寿还是竭尽全力将传习所支撑了一段时间后才返回苏州。1914年8月,沈寿受张謇之邀,赴南通任女红传习所所长。
沈寿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女子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的封建社会,南通女红传习所能长期生存下来,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奇迹,这得益于沈寿不仅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大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刺绣教育家,她开创了我国刺绣教育的先河。沈寿在刺绣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母女相传、师徒传习的陈规教法,为南通女红传习所制定了一整套产学结合的刺绣教育体系。她设置了三种学制,二年制的刺绣普通班、四年制的刺绣美术班、五年制的刺绣研究班,分别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画的刺绣。除刺绣专业课外,同时还开设了国画、国文、音乐、书法、体育等课程。为了使传习所能自给自足,也为了号召更多女子自立自强,传习所内还设立了南通绣织局,专门开展展示和贸易业务,甚至还在美国纽约第五街设立了分局。特别是1915年沈寿在巴拿马博览会上的载誉而归,使得前来报名的学员络绎不绝,女红传习所的刺绣教育事业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
二是她注重品德教育,教法独具匠心。沈寿非常重视学员的品德教育,倡导以绣自立。她以身作则,即使在病中也坚持教绣活动,教学极为认真。在刺绣教学上她主张“外师造化”,注重培养学员实际观察事物的能力。她让刺绣不再是单纯按画刺绣,而是要求学员把被绣物放在面前观察,对照实物来绣。在沈寿的精心教诲下,传习所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刺绣人才,形成了沈绣刺绣艺术流派,她的众多弟子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苏绣的领军人物。
三是由沈寿病中口授,张謇亲自笔录合作完成的旷世著作《雪宦绣谱》。该书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是对刺绣教育事业的杰出理论贡献。全书共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八大部,书中对刺绣工具、劈线、各种针法的操作及运用,绣线的色彩、光线的处理,刺绣艺术家应有的思想品德、艺术修养、创作方法以及保健卫生等,都进行了系统精辟的阐述,是我国刺绣艺术宝库中一份极有价值的艺术遗产。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一、“仿真绣”的创始人
沈寿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古董商家庭,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当时苏州“闺阁绣”极为风行,有“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巧习针”的盛况。沈寿八岁开始习绣,十六岁时便以绣艺闻名乡里。沈寿二十岁结婚,丈夫余觉出身书香世家,由于丈夫能书善画,常以画理启迪、引导,使她“针循画理”,绣技有了长足进步。1903年,沈寿开始研究明代“顾绣”。“顾绣”因刺绣人物山水逼真而颇具韵味。沈寿在继承“顾绣”传统针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有的套针法,按照所绣真实景物组织针脚纹路,使针迹隐藏,物象逼真,更具立体感。1904年清政府委派沈寿夫妇到日本考察艺术教育。东瀛之行使沈寿大开艺术视野,她敏锐地发现了西洋画和摄影技术对明暗光线的处理特点。经过潜心钻研,在针法运用、配色和材料选配等方面融入了西方美术注重光线明暗、色彩变化等技术,独创了“仿真绣”。“仿真绣”的突出贡献在于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刺绣艺术,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二、刺绣教育的开创者
1907年慈禧责成清廷商部成立女子绣工科,下设国文、图画、刺绣三门专业课。沈寿被任命为总教习,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廷绣品女官。辛亥革命后,绣工科停办。沈寿于1912年迁居天津,开办了一所自立女红传习所。尽管经费筹措十分艰难,所址也不理想,但沈寿还是竭尽全力将传习所支撑了一段时间后才返回苏州。1914年8月,沈寿受张謇之邀,赴南通任女红传习所所长。
沈寿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女子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的封建社会,南通女红传习所能长期生存下来,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奇迹,这得益于沈寿不仅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大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刺绣教育家,她开创了我国刺绣教育的先河。沈寿在刺绣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母女相传、师徒传习的陈规教法,为南通女红传习所制定了一整套产学结合的刺绣教育体系。她设置了三种学制,二年制的刺绣普通班、四年制的刺绣美术班、五年制的刺绣研究班,分别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画的刺绣。除刺绣专业课外,同时还开设了国画、国文、音乐、书法、体育等课程。为了使传习所能自给自足,也为了号召更多女子自立自强,传习所内还设立了南通绣织局,专门开展展示和贸易业务,甚至还在美国纽约第五街设立了分局。特别是1915年沈寿在巴拿马博览会上的载誉而归,使得前来报名的学员络绎不绝,女红传习所的刺绣教育事业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
二是她注重品德教育,教法独具匠心。沈寿非常重视学员的品德教育,倡导以绣自立。她以身作则,即使在病中也坚持教绣活动,教学极为认真。在刺绣教学上她主张“外师造化”,注重培养学员实际观察事物的能力。她让刺绣不再是单纯按画刺绣,而是要求学员把被绣物放在面前观察,对照实物来绣。在沈寿的精心教诲下,传习所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刺绣人才,形成了沈绣刺绣艺术流派,她的众多弟子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苏绣的领军人物。
三是由沈寿病中口授,张謇亲自笔录合作完成的旷世著作《雪宦绣谱》。该书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是对刺绣教育事业的杰出理论贡献。全书共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八大部,书中对刺绣工具、劈线、各种针法的操作及运用,绣线的色彩、光线的处理,刺绣艺术家应有的思想品德、艺术修养、创作方法以及保健卫生等,都进行了系统精辟的阐述,是我国刺绣艺术宝库中一份极有价值的艺术遗产。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