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天南地北地深入世界各地有特色的乡村、街道:无论是在西藏、云南,还是内蒙、河北,他的目光并没有在知名景区里过多停留,因为他总是抛弃旅行者的身份,像演员入戏般融入到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当中,以当地人的情怀与视角,发现了一张张质朴纯真的面孔、一处处感人至深的景色,并用自己带有人文色彩的画笔,将他们凝聚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油画。这个人就是著名油画家王立宪。
旅行是一种文化考察
旅行与旅游,虽一字之差,涵义却迥然不同。王立宪认为,旅游仅仅是对景点、故居等“到此一游”似的参观;而旅行对于他,则是一种好奇心驱使的对当地人文地貌的探究与考察。他认为,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风貌决定了当地人的习惯和性格,而这种有地域特色的习惯和性格又决定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只有当你坐到各地的路边摊时,才能切实体会到当地的人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并了解各地语言特色与生活习惯的迥异。”比如南方和东北相比,为什么南方出豫剧,东北出二人转?豫剧的细腻与抑扬顿挫和二人转的豪爽与诙谐正符合了两地人的性格特点,而这两种性格又和两地的地貌息息相关。
根据当地的地理地貌与人文特点,王立宪会选择用不同的笔触、不同的情绪来作画。比如江浙一带的风景与人物,就不能像画北方作品时使用很大的笔,也不能使用很粗犷的笔法。有一次,王立宪带着学生去安徽黄山体验生活,有一名画当代画的学生,居然不外出采风,整日在屋里凭想象作画。这样的画作如何能体现黄山的人文地貌特色呢?所以王立宪也一直教导学生,要学会观察与融入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当中。他会教导学生:江浙一带,如果是5月雨季,黄色和绿色是主导,且不能用粗矿的笔法。而去山西,那的大山是粗犷线条的,就不能再用画南方时的纤细笔法。
王立宪的考察之路就是這样的:走进当地最基层的百姓当中,了解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体悟他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观察他们处事时的待人接物,从而真实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骨髓,并将之画进自己的画作,永久珍藏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立宪的油画,不仅仅是画,更是祖国各地文化精髓的艺术浓缩与记载。
融入当地文化需入戏
作为一个艺术家,王立宪每到一处的首要工作就是——入戏。就和优秀的演员入戏的道理一样,只有把自己的灵魂与情绪置换成被扮演者或者是画作的对象,才能有感而发,下笔如有神。
例如王立宪的画作《凤儿》,里面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女孩透着羞涩与憧憬,画得如此活灵活现,正是因为王立宪在看到她时,把自己当成了当地小伙子,先被她感染,直到能和她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王立宪看来,好的作品除了要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地貌,还必须融入当地人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他认为,从一幅画的行笔就能看出画家是否有情感,如果画家画的很慢,慢慢描,就没情感,而当画家情绪激动,往往用笔就会很潇洒,并能让观看其画的人感同身受。而《凤儿》这位少女,正是当地多少年轻小伙梦寐以求的心上人呀。
为了画云南,王立宪曾先后三次,时隔十几年去当地考察生活。1987年去时,真可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了:坐长途车开了3天才到西双版纳,当地的人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他们从一处到另一处走个十天八天都是家常便饭。那时的云南人还很少有人穿鞋子,衣服也大多一个色调。当时王立宪走进深山,让自己融入到那片未开垦的大山中,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大山文化的神秘,他下决心一定要将云南的人文地貌画进自己的画作,永久记载这片神秘的文化。2003年,他第一次驾车去云南,待了两个多月,以近乎冒险的经历,深入到云南的山间野路,村里,土寨,发现那里虽然生活艰苦,百姓却十分开心知足。《阿妈的老屋》便是描述一个云南老母亲的劳作生活:生活不完美却很快乐,还在怀念老屋,王立宪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到云南人的情怀里,突然发现这个老母亲在艰苦、朴实、勤劳的背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走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多年的文化考察之旅与艺术创作之旅的并行经历,让王立宪深刻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因为他发现,以前在书本上不明白的道理,通过他的旅行与考察获得了最好的诠释;他还发现,以文化考察的心态行万里路后,他在对艺术的理解层面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欧洲的很多国家也是这些年来王立宪文化考察的目的地。德国人的画为何严肃题材多?法国人的画为何色彩明亮?匈牙利的画为何暗色调多?这些国家的画派理论以前虽然他在书本上均有获悉,却无法完全理解。而在旅行这些国家之后,心中的困惑均一一释怀了。他切实体会到德国人的生活习性与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他观察到,德国人最爱桑拿,没那么多娱乐,业余生活主要是跑步,到周末就是看体育运动,很多人家里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在单位做不完的活儿回家后接着做。而意大利人,到点必定下班,不愿耽误一分钟,他们认为工作时间以外一定要享受生活,哪怕拿起一杯咖啡坐在马路边。
王立宪深刻感悟到,这些国家民众的性格与文化特点是形成该国画作题材与技法、色调与水平的原因。例如,匈牙利的画很多背景都是黑的,到了当地才知道,那的房间就是那样;
法国画风景的多,画中的屋子也十分明亮。过去在书中,理论派总认为法国的绘画颜色高雅,到了法国,王立宪发现并不是法国人有意用了高雅的颜色,而是法国有一种矿,发黄,产量大,他们用这种矿做建筑,所以卢浮宫的色调是黄色居多。
而法国的空气也好,蓝天白云也很多,这样建筑的黄和自然界的蓝与白组合起来就显得很雅。但如果中国画家有意用法国的颜料去画山西,反而不伦不类,不像山西了。没出国考察前,王立宪认为法国画之所以漂亮是因为优雅颜料的运用,到了现场才发现,这其实是当地自然环境决定的。
故此,他顿悟:任何文化的形成主要成因是来源于自然,一切艺术画作都要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大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地的文化状况。从此,王立宪不再迷信于书上的理论,不过于崇拜法国的油画与色彩运用,避免了像别的油画家那样,沉浸在理论的深渊里出不来,总觉得中国的油画是土油画,无法超越西方油画。
欧洲各国的文化考察之旅,让王立宪坚定了踏踏实实走中国文化作为油画题材的决心。因为万里的行程已经告诉他:文化一定是深深扎根于生活当中的。老百姓的文化就是根,不管俗不俗,改不了。他的油画一定要让老百姓、让中国人都看得懂,成为中国各地文化内涵的凝固结晶!
有这样一个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天南地北地深入世界各地有特色的乡村、街道:无论是在西藏、云南,还是内蒙、河北,他的目光并没有在知名景区里过多停留,因为他总是抛弃旅行者的身份,像演员入戏般融入到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当中,以当地人的情怀与视角,发现了一张张质朴纯真的面孔、一处处感人至深的景色,并用自己带有人文色彩的画笔,将他们凝聚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油画。这个人就是著名油画家王立宪。
旅行是一种文化考察
旅行与旅游,虽一字之差,涵义却迥然不同。王立宪认为,旅游仅仅是对景点、故居等“到此一游”似的参观;而旅行对于他,则是一种好奇心驱使的对当地人文地貌的探究与考察。他认为,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风貌决定了当地人的习惯和性格,而这种有地域特色的习惯和性格又决定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只有当你坐到各地的路边摊时,才能切实体会到当地的人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并了解各地语言特色与生活习惯的迥异。”比如南方和东北相比,为什么南方出豫剧,东北出二人转?豫剧的细腻与抑扬顿挫和二人转的豪爽与诙谐正符合了两地人的性格特点,而这两种性格又和两地的地貌息息相关。
根据当地的地理地貌与人文特点,王立宪会选择用不同的笔触、不同的情绪来作画。比如江浙一带的风景与人物,就不能像画北方作品时使用很大的笔,也不能使用很粗犷的笔法。有一次,王立宪带着学生去安徽黄山体验生活,有一名画当代画的学生,居然不外出采风,整日在屋里凭想象作画。这样的画作如何能体现黄山的人文地貌特色呢?所以王立宪也一直教导学生,要学会观察与融入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当中。他会教导学生:江浙一带,如果是5月雨季,黄色和绿色是主导,且不能用粗矿的笔法。而去山西,那的大山是粗犷线条的,就不能再用画南方时的纤细笔法。
王立宪的考察之路就是這样的:走进当地最基层的百姓当中,了解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体悟他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观察他们处事时的待人接物,从而真实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骨髓,并将之画进自己的画作,永久珍藏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立宪的油画,不仅仅是画,更是祖国各地文化精髓的艺术浓缩与记载。
融入当地文化需入戏
作为一个艺术家,王立宪每到一处的首要工作就是——入戏。就和优秀的演员入戏的道理一样,只有把自己的灵魂与情绪置换成被扮演者或者是画作的对象,才能有感而发,下笔如有神。
例如王立宪的画作《凤儿》,里面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女孩透着羞涩与憧憬,画得如此活灵活现,正是因为王立宪在看到她时,把自己当成了当地小伙子,先被她感染,直到能和她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王立宪看来,好的作品除了要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地貌,还必须融入当地人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他认为,从一幅画的行笔就能看出画家是否有情感,如果画家画的很慢,慢慢描,就没情感,而当画家情绪激动,往往用笔就会很潇洒,并能让观看其画的人感同身受。而《凤儿》这位少女,正是当地多少年轻小伙梦寐以求的心上人呀。
为了画云南,王立宪曾先后三次,时隔十几年去当地考察生活。1987年去时,真可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了:坐长途车开了3天才到西双版纳,当地的人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他们从一处到另一处走个十天八天都是家常便饭。那时的云南人还很少有人穿鞋子,衣服也大多一个色调。当时王立宪走进深山,让自己融入到那片未开垦的大山中,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大山文化的神秘,他下决心一定要将云南的人文地貌画进自己的画作,永久记载这片神秘的文化。2003年,他第一次驾车去云南,待了两个多月,以近乎冒险的经历,深入到云南的山间野路,村里,土寨,发现那里虽然生活艰苦,百姓却十分开心知足。《阿妈的老屋》便是描述一个云南老母亲的劳作生活:生活不完美却很快乐,还在怀念老屋,王立宪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到云南人的情怀里,突然发现这个老母亲在艰苦、朴实、勤劳的背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走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多年的文化考察之旅与艺术创作之旅的并行经历,让王立宪深刻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因为他发现,以前在书本上不明白的道理,通过他的旅行与考察获得了最好的诠释;他还发现,以文化考察的心态行万里路后,他在对艺术的理解层面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欧洲的很多国家也是这些年来王立宪文化考察的目的地。德国人的画为何严肃题材多?法国人的画为何色彩明亮?匈牙利的画为何暗色调多?这些国家的画派理论以前虽然他在书本上均有获悉,却无法完全理解。而在旅行这些国家之后,心中的困惑均一一释怀了。他切实体会到德国人的生活习性与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他观察到,德国人最爱桑拿,没那么多娱乐,业余生活主要是跑步,到周末就是看体育运动,很多人家里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在单位做不完的活儿回家后接着做。而意大利人,到点必定下班,不愿耽误一分钟,他们认为工作时间以外一定要享受生活,哪怕拿起一杯咖啡坐在马路边。
王立宪深刻感悟到,这些国家民众的性格与文化特点是形成该国画作题材与技法、色调与水平的原因。例如,匈牙利的画很多背景都是黑的,到了当地才知道,那的房间就是那样;
法国画风景的多,画中的屋子也十分明亮。过去在书中,理论派总认为法国的绘画颜色高雅,到了法国,王立宪发现并不是法国人有意用了高雅的颜色,而是法国有一种矿,发黄,产量大,他们用这种矿做建筑,所以卢浮宫的色调是黄色居多。
而法国的空气也好,蓝天白云也很多,这样建筑的黄和自然界的蓝与白组合起来就显得很雅。但如果中国画家有意用法国的颜料去画山西,反而不伦不类,不像山西了。没出国考察前,王立宪认为法国画之所以漂亮是因为优雅颜料的运用,到了现场才发现,这其实是当地自然环境决定的。
故此,他顿悟:任何文化的形成主要成因是来源于自然,一切艺术画作都要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大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地的文化状况。从此,王立宪不再迷信于书上的理论,不过于崇拜法国的油画与色彩运用,避免了像别的油画家那样,沉浸在理论的深渊里出不来,总觉得中国的油画是土油画,无法超越西方油画。
欧洲各国的文化考察之旅,让王立宪坚定了踏踏实实走中国文化作为油画题材的决心。因为万里的行程已经告诉他:文化一定是深深扎根于生活当中的。老百姓的文化就是根,不管俗不俗,改不了。他的油画一定要让老百姓、让中国人都看得懂,成为中国各地文化内涵的凝固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