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is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案例中的女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没有达到预期,自己感到难受,又遭到母亲的埋怨,心理压力更大,想要离家出走,但又自知不对,感到痛苦而求助。在咨询中,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了其心中的焦虑与压抑,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指导她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咨询后的追踪回访,求助者情况稳定,证明此次咨询案例是成功的。
  关键词:焦虑 人际交往 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李某,女,17岁,高中在校生,身高161厘米,独生女。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适中。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我市的一个偏远山区,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务农,因此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与父母关系也较为融洽。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很重视求助者的学习,关注她的学习成绩,也努力为她创造各种有利的学习条件,希望她将来能够考上好大学。求助者在小学和初中时学习一直很好,各方面表现也比较抢眼,是父母的骄傲,同龄人中的优秀者,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自我意识强,“优越感”强。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区某重点高中的英语实验班。班里集中了来自全区的最优秀的学生,她的学习成绩不再突出,不再担任班干部的工作,成为默默无闻的孩子,在班中朋友不多。
  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1、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6分,标准分55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2、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1分,标准分62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两周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在家烦妈妈唠叨,在校也没什么意思,很想出去透透气。
  个人陈述:刚考入现在就读的英语实验班时,我对自己信心十足,觉得自己还会像以前一样做个佼佼者。所以开始学习时劲头很足,本以为能有一个好的回报,能够名列前茅,但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排名才在中等,与我的预期相差太远,心里特别不舒服。在家里也特别烦。妈妈的态度跟以前也不太一样了,她对我的成绩不满意,认为我的各科成绩和排名都太低了,总拿这事唠叨我,认为我在学校没好好学。现在又开学了,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心理特别不安,我想学但总也学不进去。高中生活与我想象的差的太远了,太没意思了,突然之间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好了,真想出去透透气,但我知道私自离开学校、离开家,不去上学是不对的,所以很烦。
  三、对来访者的观察以及他人的反映
  根据观察,可看出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叙述事情流畅,思路清晰,神态正常,情绪无明显异常。性格偏内向,存在一定的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缺少安全感,心理活动耐受力、心理自控力较弱,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据班主任教师反映,最近情绪比较低落,上课爱走神,询问原因没有得到回答。学习没有主动性,其他各方面表现还算可以。
   母亲反映:求助者最近不太开心,总是无精打采的,问为什么也不说,而且最近的脾气也不太好,在家时经常发脾气,一提学习的问题就烦,嫌父母唠叨,不理解她。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诊断:求助者的问题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对照症状学标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学习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求助者不良情绪反应只有1个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
  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映也与初始时间本身不想管,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三)心理分析
  1.生物原因:
  求助者神态、智商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基本排除了生物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
  2. 社会原因:
  家庭教育原因:父母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希望她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一直非常重视她的学习,关注她的学习成绩,无形中给求助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父母不是很了解各个学段的学习特点,孩子小学、初中时成绩好,就认为她在什么时候的学习都应该没有问题,应该名列前茅,对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对困难准备的不充分。求助者以前的学习成绩好经常获得他们的赞许,但在得知升入高中的她期末考试成绩不甚理想后,产生了失望与埋怨的情绪,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安慰,使一直在表扬声中长大的求助者一时无法适应,感到自已不再被父母喜欢了,从而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同学关系一般,很少向他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考试压力加重:求助者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很好,升入高中实验班后,希望还能保持自己的优势,但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使自己特别困惑。
  3.心理原因:
  (1)个性特征:求助者性格比较文静,偏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2)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没有考到班级前几名就认为是一种失败,就感到不舒服。
  (3)应对挫折能力不高、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一直在顺境中长大,没遇到过挫折,目前遇到了困难,面对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和父母对此的不理解不知道怎样去面对,去解决。
  (4)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5)人际关系上与同学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改善学习状况,减少内心冲突。
  近期目标: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改善亲子关系。
  最终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情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期心理治疗方法。该方法认为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强调通过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绪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七、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和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第二次和第三次咨询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四次咨询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心理测量。
   4、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
  过程:
   1、介绍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说明心理咨询的原则,重点重申保密原则,消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2、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3、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4、与来访者会谈,收集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经历,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心理测验:独立完成量表的自测;
   6、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7、咨询分析:告知其为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在发生冲突,遇到困难时,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可以暂时逃避,但是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需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8、布置咨询作业:反思并写出所有困扰自己的问题,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排列。
  第二次咨询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确定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会谈、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通过反馈咨询作业,明确了困扰求助者的三个问题(1)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下降(2)人际关系不协调(3)与父母的关系不似以前一般好。
   2、围绕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引导她深入分析这三个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的原因主要是:对高中的学习没有做充足的思想准备,由于自己原来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当成绩不理想时就产生了极大地挫折感,感到失望,一时不知如何面对与应对,总是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在班级中缺少朋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内向、被动,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主动交往,二是因为以前生活的优越感给自己造成了一种错觉,觉得别人都应该主动来跟自己示好,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偏颇加之交往经验的缺乏,使得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因此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单,生活缺乏乐趣,这也是上课分心、提不起精神的原因;在父母宠爱下长大的自己从小一帆风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练,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初次面临家长的批评,感到委屈,痛苦,感到无法承受 。
   3、围绕这些问题,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成绩,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4、布置咨询作业:回忆并写出父母关心自己的几件事,思考他们在哪些方面关心着自己。
  第三次咨询
  目的:
  识别自动性思维和认识性错误,学会合理评价。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首先反馈家庭作业,运用语义分析技术,对求助者“我不再被家人喜欢和我什么事都做不好”的观念进行剖析,使其认识到一次考试的不如意不代表着失败,学习成绩的高低也并不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太擅长或许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父母不满意的只是自己的某一方面。不能因为这些就整个否定自己。指导求助者学会把“我”分解成一些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并在一定社会参照下来评价,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代替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帮助其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同时正确的对待挫折与失败。
  2、对其交朋友当中存在的一些自动性思维和认识性错误进行分析。
  对其“别人应该主动与我交往”的观念进行分析,使其认识到这种观念不合理之处,根据人际交往原则,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要想赢得同学的好感,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就必须主动发起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他人,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指导其列表说明自己以往与同学、朋友交往时的优点与不足,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与同学和睦相处的技巧。
  咨询作业:
  1、总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总结在高中生活中自己的收获,回忆班级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3、反思自己的观念中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4、把自己心里的感受和想法告诉父母,和他们交流,争取更多的理解。
  第四次咨询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作业: 肯定求助者作出的努力和成果,巩固咨询效果。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改善和父母的关系,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3、结束咨询。建议她写心理日记,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学会心理的自我调控与管理。
  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各阶段任务比较明确,完成较好。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求助者自我评定:
   咨询结束后,求助者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不再感到那么无助,和父母的关系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该求助者社会适应状况:
   尝试主动地与同学交往,有了可以交流的朋友。现上课感觉安心多了,注意力也能够集中了。
  周围人士评定:
  任课教师认为该生目前的表现很好,上课能集中精力学习,下课也能主动请教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母亲反应与他们的关系融洽。
  心理测试的结果:
   SAS:粗分38分,标准分47,提示没有焦虑。
   SDS:粗分35分,标准分43,提示没有抑郁。
  咨询者评估:
   通过四次与求助者的沟通,排遣了其心中的焦虑与压抑,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的认知是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关键。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认识有了转变,和父母的关系有了改善,情绪上变得更开朗了些。学习上也有了进步。与同学们的关系逐渐好转,孤独感减轻。
  九、总结
  本案例经过四次面询,通过回访和跟踪,基本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困惑,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对学校学生进行优势问卷调查前提下,结合学校美术特色“以美养德、促进发展”的理念着重关注本校特殊学生的学习状况,力图通过用特色引领发展、用优点放大优势的方式实行美术分层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特殊学生能做到快乐随班就读,和正常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美养德 随班就读 优势 分层教育     徐悲鸿中学初中部在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的前提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唤
期刊
摘要:在分析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生涯规划和生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校本课程《生涯规划》的开设情况及校内其他生涯教育形式的开展情况,对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反思,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作出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生涯规划、生涯教育、基础教育、高中什么是生涯规划和生涯教育    1、什么是生涯规划和生涯教育?  1953年,美国人舒伯(Super)年提出了“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一线资源教师的扎根和调研,剖析作为有效开展资源教室工作中一个非  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来为北京市资源教师的成长提供借鉴,以便为北京市的资源教室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尽一分力。  关键词:资源教师 素质 运作效果    1问题的提出  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又称辅导教室[2]。是一些国家和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设立的一种专用教室。具有辅导教师特定、辅
期刊
上世纪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在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该制度不仅保证了地方教材生长的空间,同时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促进各学校特色的发展。  昌平区地处北京市远郊区,目前正处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原有的平衡已经打破,这样社会家庭构成中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高知家庭与文盲家庭、高收入家庭与低保家庭并
期刊
摘要:在高中开设生涯规划课,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高中生涯规划课的必要性、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等方面,对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初步设计。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一、开设高中生涯规划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飞速发展,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2010年高考的报名和录取人数分别是956万和657万,全国将近70%的考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而北
期刊
摘要: 本案记诉了一名初一女生人际适应不良的问题及咨询的过程。咨询师通过系统了解和分析,确定了主要问题,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心理治疗,咨询效果明显,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当认知,减轻了焦虑,改善了睡眠,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人际适应 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陈某,女,北京人,汉族, 13岁,本校初一年级学生,身高1.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家庭教育奠基孩子的未来,家长因材施教的影响延伸到孩子的职业生涯。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是孩子树立自信的基石。“限时法”和“代币法”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兴奋、快乐和挑战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家庭环境氛围是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用宽容的心态包容孩子,做孩子气度宽大的朋友,让他们在信任、激励、仁慈中站稳脚步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新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对学生在更大压力下适应各种角色的变换、做出科学规划和决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提前的人生选择,对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期刊
一、一般资料   小军,男,汉族,17岁,是家中的独生子,家庭经济处于一般偏上水平。母亲是公司职员,父亲是警察,由于父母的工作较忙,所以于其交流较少,但家庭气氛和睦。性格比较外向,分班前有许多朋友,还有一些形影不离的好友,喜欢体育运动,担任班中的体育委员。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没有偏科的现象,但有较强的上进心,希望能快速的提高成绩。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系和睦,有自己喜欢的某几位老师。家族无精神病
期刊
内容提要:  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二是个敏感的特殊时期,被心理专家称为“初二现象”。有专家认为,初二是“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势必增加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难度。要抓好这一关键时期,有必要对初二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剖析,研究出对策,以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通过调查研究,对我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我校初中二年级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