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水资源总量还算丰富,但是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水资源匮乏,当前又有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就成了一个重要成分,同样的,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节水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要想设计得足够合理完善,在工程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考虑到建筑节水工作,工程不仅要达到功能完备、卫生达标、外表美观,而且必须重视节水问题。
[关键词]排水 新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239-01
一、新型节水设备的应用
1、优质阀门、管材推广。建筑给排水系统中阀门是中很常见的配件,阀门的质量和类型跟用水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来说,蝶阀闸阀和截止阀,一个更比一个关得严。那么同等条件下,建筑给排水的节水就需要选择更为节水的阀门。在管材方面,镀锌钢管长时间处在潮湿环境中很容易生锈,锈渍将会污染使用水,长时间不曾使用的镀锌钢管在接下来的使用中会有被污染的水流出,造成部分浪费,而且如果是水管接口处的锈蚀将会不断渗水漏水。新型管材,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铜管、PE管、PP- R管、PVC- U管等都能够解决这些污染和浪费问题。
2、节水型卫生和配水器具的推广。设备的不同,其水资源的节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节水型卫生和配水器具的选择上,不仅考虑价格对象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在节水性能上的选择构成。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节水一个重要环节构成就是加大力度去推广节水型卫生和配水器具。
二、加强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当前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小区中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被广泛应用,居住建筑中的热水循环系统也提到了一个新的地步。对于现在使用中的绝大部分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浪费问题,平时打开热水装置后,先流出的是冷水,先流走足够的冷水才有达到使用温度的热水放出。这些未能使用的冷水,其没有任何使用效益,称为无效冷水,而无效冷水的产生是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比如说在设计时没有涉及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平衡方面,使得循环流量在接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产生短流,造成离加热设备较远的环路中水温过低;计算或者布置时,热水管网的格局不尽合适,使得混合配水装置中冷热水的进水压力差别很大,如果冷水压力远大于热水压力,那么在配水装置使用时就要先流过很多冷水之后才能流出达到使用温度的热水。建筑工程中,不同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节水效果也不同,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其节水能力依次下降,建筑成本也是逐次降低。
新修订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2003第5.2.10条中规定的建筑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为两种方式,支管、立管、干管循环和立管、干管循环,提出要加强循环系统中立管和干管的热水循环,保证节能节水。对于新兴建的居住建筑,其热水供应系统的建设要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节水效果、地区经济状况及工程成本等实际情况总体考虑,选出合适的尽量减少无效冷水的立管循环或支管循环方式。
三、开发第二水资源——中水
中水来自包括人们日常活动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废水在内的建筑生活排水,经过净化后形成中水,成为城市和建筑的杂用水,来代替等量自来水的使用,这样,无形之中算是为城市增加了供水量。通过某个高校的试验,当前的技术条件限制,建设中水工程的所需投资约为3000元/m3~4000 元 /m3,处理废水的消耗在1.5元/m3左右。改高校每日平均用水量大约是8000m3,以计划内用水价格是2.4元/m3,计算可得每年的用水费用高达700余万,如果综合计划外用水价格和水费的增长情况,那么每年的用水费用将超过1000万元。为节约用水,降低费用,该校在其生态校园规划中,增加了学生宿舍及游泳池等建筑物中建设中水回用设备的计划,为保证水质,进行分质供水。通过并不完整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此举为学校节约了1200m3的每日用水,同时将节省年水费约100万元,可见其效果极为明显。作为影响建筑整体的系统工程,要在已建成的建筑中将原来的供水系统改建中水工程是很难完成的,而且中水工程的早期投资比较高,这很难制定能够让开发商接受的建筑行业标准规范。然而,在目前水資源愈发匮乏的状况之下,中水工程是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的,它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和变废水为有用水资源的目标,对于日后节水系统是可以看到的发展方向。
四、合理规划雨水的利用
收集自然降水,然后通过设备和化学试剂的处理,达到了某种水质标准的规定,能够被利用就是雨水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和中水相似,可以用在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和其他能够适应中水水质的用水项目。通过建筑物收集雨水的过程一般是从屋顶用导管将雨水引入地下雨水沉沙池,经过沉淀后再进入蓄水池,通过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加氯消毒后进入中水用水系统,对于降尘和酸雨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收集降水前两分钟的降水。为了节约水资源,降低用水供给和污水处理负担,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对自然降水的利用展开了研究。德国和日本的某些城市设置有建筑物上的雨水收集设施,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作小区绿化、洗车、厕所冲洗、消防和冷却水补给等的用水,甚至可以经过深层次的处理之后用于饮用。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个城市的拱型建筑棒球场都建有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五、消防贮水池的设置及加压
在高层建筑中,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其用水量相差很大,在设计上,消防给水系统的流量要远超过生活给水系统的流量。因为消防贮水是要满足在可能的火灾延续时段内所需的消防用水总量的,那么如果消防和生活用水的贮水池建在一起,则会因为消防贮水量远远超出生活贮水量,造成生活用水长时间置于贮水池中,其水中含氯消耗殆尽使得水质严重下降。要保障用水质量,避免水质未达到卫生标准的可能事故,对于贮水池中的所有存水,包含消防贮水在内,都要定期的更换。那么在消防和生活的设计贮水量悬殊时,就要将二者的贮水池分开建设,这样做对于消防用水来说,可以延缓贮水池的换水频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不影响生活用水的更换,保证其水质符合标准。此外,还可以把消防贮水池和游泳池、水景一起使用,能够达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的目的。在高层建筑群和小区建筑中,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可以共用消防贮水池和加压水泵,消防贮水量的计算要根据建筑中最大的高层建筑所需水量,这样做既能够免除消防加压给建筑设计上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又能够节省对于该工程的建设和设备上的投资,减少费用,便于管理,还可以解决由多个消防贮水池大量贮水和贮水池定期更换水产生的浪费问题。
六、真空节水技术
在保证了洁具的卫生和下水道能够达到冲洗效果的情况下,给排水工程中可以利用真空技术达到节水的效果。真空技术指的是利用空气替代大量用水,通过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水气混合物来快速冲洗洁具中的污水和污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水,还能够排走污浊的空气。它在工作时,真空泵在管道中形成40~50kPa的负压,然后经过冲洗,再将污水抽吸到收集容器中,由污水泵将其排放到市政下水管道中。在办公楼的排水系统中使用真空技术,节水率能够达到70%,而各种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中使用真空技术,平均节水率可以达到40%,可见真空技术在节水方面效果显著。
七、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给排水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空间非常大,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不仅要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更需要关注到水资源的节约方面。
参考文献:
[1] 张超;综合性智能化建筑新技术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4期
[2] 陈斌;浅谈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年14期
[3] 徐晓明 蔡红颖;新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03期
[4] 方壮波;新型管材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关键词]排水 新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239-01
一、新型节水设备的应用
1、优质阀门、管材推广。建筑给排水系统中阀门是中很常见的配件,阀门的质量和类型跟用水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来说,蝶阀闸阀和截止阀,一个更比一个关得严。那么同等条件下,建筑给排水的节水就需要选择更为节水的阀门。在管材方面,镀锌钢管长时间处在潮湿环境中很容易生锈,锈渍将会污染使用水,长时间不曾使用的镀锌钢管在接下来的使用中会有被污染的水流出,造成部分浪费,而且如果是水管接口处的锈蚀将会不断渗水漏水。新型管材,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铜管、PE管、PP- R管、PVC- U管等都能够解决这些污染和浪费问题。
2、节水型卫生和配水器具的推广。设备的不同,其水资源的节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节水型卫生和配水器具的选择上,不仅考虑价格对象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在节水性能上的选择构成。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节水一个重要环节构成就是加大力度去推广节水型卫生和配水器具。
二、加强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当前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小区中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被广泛应用,居住建筑中的热水循环系统也提到了一个新的地步。对于现在使用中的绝大部分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浪费问题,平时打开热水装置后,先流出的是冷水,先流走足够的冷水才有达到使用温度的热水放出。这些未能使用的冷水,其没有任何使用效益,称为无效冷水,而无效冷水的产生是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比如说在设计时没有涉及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平衡方面,使得循环流量在接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产生短流,造成离加热设备较远的环路中水温过低;计算或者布置时,热水管网的格局不尽合适,使得混合配水装置中冷热水的进水压力差别很大,如果冷水压力远大于热水压力,那么在配水装置使用时就要先流过很多冷水之后才能流出达到使用温度的热水。建筑工程中,不同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节水效果也不同,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其节水能力依次下降,建筑成本也是逐次降低。
新修订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2003第5.2.10条中规定的建筑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为两种方式,支管、立管、干管循环和立管、干管循环,提出要加强循环系统中立管和干管的热水循环,保证节能节水。对于新兴建的居住建筑,其热水供应系统的建设要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节水效果、地区经济状况及工程成本等实际情况总体考虑,选出合适的尽量减少无效冷水的立管循环或支管循环方式。
三、开发第二水资源——中水
中水来自包括人们日常活动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废水在内的建筑生活排水,经过净化后形成中水,成为城市和建筑的杂用水,来代替等量自来水的使用,这样,无形之中算是为城市增加了供水量。通过某个高校的试验,当前的技术条件限制,建设中水工程的所需投资约为3000元/m3~4000 元 /m3,处理废水的消耗在1.5元/m3左右。改高校每日平均用水量大约是8000m3,以计划内用水价格是2.4元/m3,计算可得每年的用水费用高达700余万,如果综合计划外用水价格和水费的增长情况,那么每年的用水费用将超过1000万元。为节约用水,降低费用,该校在其生态校园规划中,增加了学生宿舍及游泳池等建筑物中建设中水回用设备的计划,为保证水质,进行分质供水。通过并不完整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此举为学校节约了1200m3的每日用水,同时将节省年水费约100万元,可见其效果极为明显。作为影响建筑整体的系统工程,要在已建成的建筑中将原来的供水系统改建中水工程是很难完成的,而且中水工程的早期投资比较高,这很难制定能够让开发商接受的建筑行业标准规范。然而,在目前水資源愈发匮乏的状况之下,中水工程是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的,它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和变废水为有用水资源的目标,对于日后节水系统是可以看到的发展方向。
四、合理规划雨水的利用
收集自然降水,然后通过设备和化学试剂的处理,达到了某种水质标准的规定,能够被利用就是雨水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和中水相似,可以用在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和其他能够适应中水水质的用水项目。通过建筑物收集雨水的过程一般是从屋顶用导管将雨水引入地下雨水沉沙池,经过沉淀后再进入蓄水池,通过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加氯消毒后进入中水用水系统,对于降尘和酸雨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收集降水前两分钟的降水。为了节约水资源,降低用水供给和污水处理负担,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对自然降水的利用展开了研究。德国和日本的某些城市设置有建筑物上的雨水收集设施,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作小区绿化、洗车、厕所冲洗、消防和冷却水补给等的用水,甚至可以经过深层次的处理之后用于饮用。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个城市的拱型建筑棒球场都建有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五、消防贮水池的设置及加压
在高层建筑中,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其用水量相差很大,在设计上,消防给水系统的流量要远超过生活给水系统的流量。因为消防贮水是要满足在可能的火灾延续时段内所需的消防用水总量的,那么如果消防和生活用水的贮水池建在一起,则会因为消防贮水量远远超出生活贮水量,造成生活用水长时间置于贮水池中,其水中含氯消耗殆尽使得水质严重下降。要保障用水质量,避免水质未达到卫生标准的可能事故,对于贮水池中的所有存水,包含消防贮水在内,都要定期的更换。那么在消防和生活的设计贮水量悬殊时,就要将二者的贮水池分开建设,这样做对于消防用水来说,可以延缓贮水池的换水频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不影响生活用水的更换,保证其水质符合标准。此外,还可以把消防贮水池和游泳池、水景一起使用,能够达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的目的。在高层建筑群和小区建筑中,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可以共用消防贮水池和加压水泵,消防贮水量的计算要根据建筑中最大的高层建筑所需水量,这样做既能够免除消防加压给建筑设计上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又能够节省对于该工程的建设和设备上的投资,减少费用,便于管理,还可以解决由多个消防贮水池大量贮水和贮水池定期更换水产生的浪费问题。
六、真空节水技术
在保证了洁具的卫生和下水道能够达到冲洗效果的情况下,给排水工程中可以利用真空技术达到节水的效果。真空技术指的是利用空气替代大量用水,通过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水气混合物来快速冲洗洁具中的污水和污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水,还能够排走污浊的空气。它在工作时,真空泵在管道中形成40~50kPa的负压,然后经过冲洗,再将污水抽吸到收集容器中,由污水泵将其排放到市政下水管道中。在办公楼的排水系统中使用真空技术,节水率能够达到70%,而各种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中使用真空技术,平均节水率可以达到40%,可见真空技术在节水方面效果显著。
七、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给排水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空间非常大,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不仅要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更需要关注到水资源的节约方面。
参考文献:
[1] 张超;综合性智能化建筑新技术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4期
[2] 陈斌;浅谈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年14期
[3] 徐晓明 蔡红颖;新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03期
[4] 方壮波;新型管材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