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演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呢?这是地理教师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经多年教学认为:教学“四有”地理,构建有“理”、有“用”、有“趣”、有“德”的“四有”地理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成绩,培养学生良好地理素养,代表着课改环境下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一、重视问题探究,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理”
很多人认为地理是一科单纯识记的科目,只要熟记地理事物事象分布就可以了,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不然,地理是“地”和“理”的和谐结合,地理既要重视地理事象的分布,即“地”的掌握;更要重视地理规律,即“理”的掌握。
1.借助数理等理科知识,探究地理原理规律的发生发展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多为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教材往往是原理规律内容的简单呈现,多描叙性语言。传统地理教学往往就是简单传授,再现地理知识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是“告知”式、灌输式教学,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要学会开发教材,对教材进行内容上的增删、顺序上的调整、资源上的整合。甚至推敲教材的语句句式,多用疑问句式,多问一问“这种原理规律为什么是这样”,激发学生思考,充分曝露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理规律是怎样形成或发现的。如教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和空间变化,我们常常利用教材上的插图让同学总结其规律,但实际上,如果借助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可以非常清晰地解释规律的形成与发现。其实,很多抽象的地理原理与初中数学物理关系非常紧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数学或物理角度分析地理原理的发生发展,可以让学生觉得地理不是很难,同时又是很讲“道理”的,是很“科学”的,是值得“分析和学习”的。
2.借助地理案例分析,实现地理规律的知识构建
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有很大不同,有很多人文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加上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的存在,让学生觉得琐碎烦杂。例如高中地理多种地理事象“区位”的教学,尤其是涉及地图空间分布内容的教学,应更着重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空间联系的分析,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因此,案例分析法就是教学人文地理的有效方法。举例来说,教材关于水运的内容很简单,有一副关于西欧水运网的地图。笔者的教学是让学生分析如下两个问题:
西欧有哪些天然河流和运河,水文特征怎样?
为什么西欧会形成世界上最发达的水运网络?
让学生分析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了解了地理事物的分布,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个个小梯度的针对性问题可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的意识得到加强,有益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水运区位的知识体系构建:
二、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
新课程认为:实践能力是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重点,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强调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强调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而我国传统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倾向”的左右,过分关注学生在学校当中所学的书本知识,学生把所学知识拿到实践当中进行应用的机会很少。他们能够解决一些书本问题,但在社会和生产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不足。有人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所以教学应该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地理材料,让学生觉得身边就有地理,学习地理可以解释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觉得地理“有用”,就会实现由“要我学地理”到“我要学地理”的转变。例如笔者在教学旅游资源评价时,结合宁乡县创建中国旅游百强县,要学生谈谈“神奇宁乡”的旅游资源,并假设你是国家旅游局局长,应该怎样评价宁乡旅游资源的开
发。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可以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有益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三、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觉得地理有“趣”
传统观念过分重视课堂为中心,老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课外的地理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观念,开辟课内课外两个学习天地,开发校内校外多种课程资源,尝试多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设“趣”在课堂。采取多样化的课堂导入,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故事导入、漫画导入、音乐导入等等。笔者在《旅游活动》的导入就是利用《我想去桂林》音乐过渡到分析旅游主体的形成的。采用新颖别致合适的教学方法,也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习主体形成,达到最优化教学过程。如在教学中举行辩论赛、抢答竞赛等等。
二是寻“趣”在课外,即通过地理第二课堂的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有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丰富多彩,如太阳表面的黑子观察、地理板报、地理实验、地理研究性活动、地理调查访问、地理宣传、地理旅游、网上地理论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
四、关注教学生成,让学生觉得地理有“德”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再是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而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地理教学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学应该关注“德”的预设生成,也就是说地理教学要充分重视德育因素的挖掘。
德育贵在时机的把握,课堂是教师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是简单的知识描叙或灌输,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地理教学中会涉及到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判断,重点分析人类行为影响,反思人类行为。在学生观点正确的时候,老师应予肯定;在学生观点不完整的时候,应予补充;在学生观点错误的时候,应予纠正;在学生观点模糊的时候,应予辨析。总之,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
德育重在素材的选取,建立开放性的课堂,选择学生身边合适素材,如长流水、不夜灯、交通拥挤、旅游环境问题等,可以很好的加强德育渗透教学。例如笔者在教学文化现象时举的例子就是自己学校学生穿拖鞋的现象,让学生分析拖鞋是文化事物,穿拖鞋是文化现象,学校禁止穿拖鞋也是文化现象,顺便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生活习气。
(责任编辑:薛剑刚)
一、重视问题探究,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理”
很多人认为地理是一科单纯识记的科目,只要熟记地理事物事象分布就可以了,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不然,地理是“地”和“理”的和谐结合,地理既要重视地理事象的分布,即“地”的掌握;更要重视地理规律,即“理”的掌握。
1.借助数理等理科知识,探究地理原理规律的发生发展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多为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教材往往是原理规律内容的简单呈现,多描叙性语言。传统地理教学往往就是简单传授,再现地理知识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是“告知”式、灌输式教学,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要学会开发教材,对教材进行内容上的增删、顺序上的调整、资源上的整合。甚至推敲教材的语句句式,多用疑问句式,多问一问“这种原理规律为什么是这样”,激发学生思考,充分曝露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理规律是怎样形成或发现的。如教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和空间变化,我们常常利用教材上的插图让同学总结其规律,但实际上,如果借助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可以非常清晰地解释规律的形成与发现。其实,很多抽象的地理原理与初中数学物理关系非常紧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数学或物理角度分析地理原理的发生发展,可以让学生觉得地理不是很难,同时又是很讲“道理”的,是很“科学”的,是值得“分析和学习”的。
2.借助地理案例分析,实现地理规律的知识构建
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有很大不同,有很多人文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加上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的存在,让学生觉得琐碎烦杂。例如高中地理多种地理事象“区位”的教学,尤其是涉及地图空间分布内容的教学,应更着重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空间联系的分析,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因此,案例分析法就是教学人文地理的有效方法。举例来说,教材关于水运的内容很简单,有一副关于西欧水运网的地图。笔者的教学是让学生分析如下两个问题:
西欧有哪些天然河流和运河,水文特征怎样?
为什么西欧会形成世界上最发达的水运网络?
让学生分析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了解了地理事物的分布,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个个小梯度的针对性问题可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的意识得到加强,有益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水运区位的知识体系构建:
二、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
新课程认为:实践能力是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重点,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强调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强调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而我国传统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倾向”的左右,过分关注学生在学校当中所学的书本知识,学生把所学知识拿到实践当中进行应用的机会很少。他们能够解决一些书本问题,但在社会和生产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不足。有人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所以教学应该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地理材料,让学生觉得身边就有地理,学习地理可以解释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觉得地理“有用”,就会实现由“要我学地理”到“我要学地理”的转变。例如笔者在教学旅游资源评价时,结合宁乡县创建中国旅游百强县,要学生谈谈“神奇宁乡”的旅游资源,并假设你是国家旅游局局长,应该怎样评价宁乡旅游资源的开
发。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可以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有益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三、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觉得地理有“趣”
传统观念过分重视课堂为中心,老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课外的地理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观念,开辟课内课外两个学习天地,开发校内校外多种课程资源,尝试多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设“趣”在课堂。采取多样化的课堂导入,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故事导入、漫画导入、音乐导入等等。笔者在《旅游活动》的导入就是利用《我想去桂林》音乐过渡到分析旅游主体的形成的。采用新颖别致合适的教学方法,也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习主体形成,达到最优化教学过程。如在教学中举行辩论赛、抢答竞赛等等。
二是寻“趣”在课外,即通过地理第二课堂的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有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丰富多彩,如太阳表面的黑子观察、地理板报、地理实验、地理研究性活动、地理调查访问、地理宣传、地理旅游、网上地理论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
四、关注教学生成,让学生觉得地理有“德”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再是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而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地理教学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学应该关注“德”的预设生成,也就是说地理教学要充分重视德育因素的挖掘。
德育贵在时机的把握,课堂是教师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是简单的知识描叙或灌输,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地理教学中会涉及到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判断,重点分析人类行为影响,反思人类行为。在学生观点正确的时候,老师应予肯定;在学生观点不完整的时候,应予补充;在学生观点错误的时候,应予纠正;在学生观点模糊的时候,应予辨析。总之,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
德育重在素材的选取,建立开放性的课堂,选择学生身边合适素材,如长流水、不夜灯、交通拥挤、旅游环境问题等,可以很好的加强德育渗透教学。例如笔者在教学文化现象时举的例子就是自己学校学生穿拖鞋的现象,让学生分析拖鞋是文化事物,穿拖鞋是文化现象,学校禁止穿拖鞋也是文化现象,顺便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生活习气。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