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与高职高专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高专学校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一直是经常讨论却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MOOC從国外某些大学提出,到我国知名大学加盟,及至现在众多学者、专家研究,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MOOC;高职高专;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45-02
  MOOC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SA Zhimin
  Abstract As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igher voca-
  tional school, improving its teaching quality has been often discussed
  but not completely solved the problem. MOOC from some foreign university put forward, to the well-known university in China to join,
  until now many scholars, research experts, to solve the problem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Key words MOOC;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1 引言
  随着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信息的获取成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拥有未来;谁先拥有信息,谁就拥有控制未来的主动权。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爆炸给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其中教育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工作能力都需要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更新,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地要求提升。这些都必须在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完成,要求对教育的规模、教育的效率、教育的能力、教育的模式等多个方面不断地发展和提升。
  2 高职高专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國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纲领性文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入学率要接近15%;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过
  渡;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根据1998年的统计结果,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成人继续教育学校,再加上电大注册生、通过个人自考所获得文凭的学生以及军事院校学生(党校除外)的毛入学率也只有9.1%,与世界公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低数量指标15%还相差甚远。为此,我国所有的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财政支出等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也只是让毛入学率达到10.5%。
  再者,从苏联式精英教育模式向美国式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过程中,还包含从以前的只培养满足国家需求的少数英才,转向培养既满足国家需求,又满足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需求的大众人才。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对知识型人才进行培养,而是更加重视对应用型、职业型之类专门人才进行培养。
  高职高专教育的学制一般是2~3年,设置较短的学制有利于快速培养人才,降低学生学习的平均成本,以比较少的经济、时间的投入获得比较快速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得到加快。新型的、多样的高职高专教育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满足公民个人的需求,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之类的专门人才,成为对培养少数英才的高等教育的补充,使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满足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不同需求。
  3 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现状
  从1999年起,受到全国高教扩招的影响,高职高专学校也毫不例外,教育的发展出现极为明显的失衡现象。一方面,学校每年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师资力量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许多在校教师承担的工作量严重超标,多则20多个学时,少则也有10学时左右,许多一线教师整天忙于从事教学工作,无暇顾及科研和从理论上进行总结[2],更不用说脱产进修学习。笔者所在学校2003年由两所中等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大专后,曾制订计划,教师通过逐年轮训学习的方式去进修提升业务水平,但只有第一年派出二十几位教师去华东师大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以后计划就搁浅了。
  高职高专教育历来是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宗旨,从而建立的教学模式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质量标准”。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中多次提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要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但眼下全国的高职高专学校中大多数学校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课堂上大多数教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描绘式讲,学生坐在下面想象式听。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科的知识内容已经与实际严重脱节,无法与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同步。
  4 MOOC的优势
  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亦有人将MOOC读作“慕课”,定义为:“MOOC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程。”MOOC既是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发展,也是开放教育资源所推崇的开放教育理念的新发展[3]。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就开始在中小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实行优秀课堂录像共享,尤其突出的是大量的实验课演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由于师资、资金、环境等条件制约带来的教育不平衡和不公平,但相对于当前网络这个平台,只能说是MOOC的雏形。   “MOOC元年”,也就是2012年以后,MOOC在全世界迅速得到发展,各个慕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诞生。最早的是美国的Udacity、Coursera、edX等数个MOOC平台,接着,欧洲、亚洲和澳洲的一些国家先后创建各自的MOOC平台。在我国,首先由清华大学发起并发布MOOC平台——“学堂在线”,该平台同时面向全世界提供在线课程[4]。
  随着世界各地MOOC平台的建设,网络中提供的上线课程和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的用户的数量也日益增长。我国的MOOC发展在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得到教育部的支持,“十二五”期间,“985”高校在教育部支持下率先完成200门左右大学MOOCs课程的建设和推广使用。MOOCs课程的建设和使用,对社会和普通高校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共享资源。
  5 MOOC在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学生独立学习的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学习内容安排发生很大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主动的学为导向,教师提供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翻转课堂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对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先由任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符号的学习资源,而学生则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在正式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课堂上则主要由教师和学生通过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来一起完成学习任务[5]。
  MOOC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其平台上承载着数量极为巨大的知识资源,其中大量的免费课程资源为众多学习者在课前自主学习中提高理解能力提供了更为透彻、全面的可能。
  教师进修的资源 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而高校的办学水平更是不能離开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在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而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斷用创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高职高专由于课程教学负担重、学校财务支出紧张,无法坚持让更多的教师到更高的学府去进修学习。陈旧的知识体系和过时的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及时充电已刻不容缓。
  MOOC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媒体,将传播知识和学术社交兼容的高校知识进一步整合和共享。通过将高校的知识体系内容以慕课的形式进行建构和展示,促进了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促使知识的协调创新,推动了各个专业之间的知识互动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增强了高等教育学校对外的科技、文化辐射能力。
  MOOC平台的建设将不同地域的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通过各种终端互联设备连接起来,加入学习协作群组,建立社交网络。使用一定的开放性工具,对超媒体、电子书、微视频等知识资源实现浏览、学习、交互和评价等各种活动,实现参与者之间的多种活动角色和信息的沟通交互,实现对各种各类知识资源的传播、重构和共享。笔者所在学校目前除了鼓励教师轮流脱产到对应专业较强的高校去学习外,还要求在校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网络自定时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集体对学科知识进行探讨、研究和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的资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经常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需要大量相应的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材料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又受限于教师本人的设计、制作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
  在MOOC平台上,随着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的知名大学的加盟,众多知名教授、学者、各专业教师的介入,提供到平台上的视频、动画、微课等都成为其他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可用的素材。
  6 结语
  在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担负着大众教育的重任,要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因此,要抓住当前因特网中基于MOOC的强大的数据库,充分利用好校外强大的优势资源,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靳占忠,马原良,李双群.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1(7):7-8.
  [2]张秀芳.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平原大学学报,2004,21(2):87-88.
  [3]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1):42-50.
  [4]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5]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其他文献
学校后勤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于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在于创建整洁优美、文明健康、融洽和谐、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竞争向上,求真向善,达到陶冶师生情操,健全师生人格,提升师生素质之目的,使全体师生在“润雨细无声”中得到完善与提升。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探析   良好校園文化建设有利于陶冶师生的良好品行与高雅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走进郧县白桑一贯制学校,
摘 要 基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当今媒体发展,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唯有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媒体不断发展变化。再现式教学模式通过深度剖析电视节目类型、再现电视节目模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把握主持样态,紧跟媒体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专业特点,有效缓解理论教学与媒体实践脱节的矛盾。  关键词 再现式教学模式;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Wiz是基于互联网开发的一款软件,集成了多种便于学习的工具。通过对Wiz的介绍,以教育技术学研究生为例,说明如何将此软件应用于学生学习,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和协作式学习。  关键词 Wiz;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36-02  Application of Wiz Softwar
摘 要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通讯工具,它在给大学生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上课阶段。作为高校管理者,要积极干预,加强教育和引导,进行必要的管理,尽量避免手机在日常上课过程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手机的“正能量”。  关键词 手机;网络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
摘 要 电子白板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一种全新工具。以《北京喜讯传边塞》教学为例,介绍电子白板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方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电子白板;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9-0047-02  电子白板在教育教学中
摘 要 分析当前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保障。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134-02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以教材为主进行全面细致的讲授,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得很多教师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出现了迷茫,进而出现了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近年来教育界、学术界广泛探讨的热点问题,同时,SPOC教学在我国也颇为流行。把两者结合起来展开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SPOC教学的内在联系,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努力探索新媒体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途径。  关键词 SPOC;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摘 要 在调研陕南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陕南高校参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并提出高校参与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 高校;中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65-0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大
摘 要 当前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无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传统无线校园网存在诸多问题,如建设标准不统一,造成建网效益不高;用户校际间不能漫游,使用体验差;不能做到集中管理,安全上存在重大隐患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分析无线城域网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总结并提出基础教育无线城域网的建设模式,以期为建设区域无线城域网提供经验和借鉴
摘 要 阐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积累习作素材。  关键词 小学作文;信息技术;写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119-02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多年未变,很多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惧心理,除了很少一部分优秀生能自主写作外,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抓耳挠腮,很久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