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师生能够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在精心备课的过程中预设问题,更要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盘活”整堂课的语文教学。
一、教师研读课文,预设问题
教师的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教材的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如何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简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一节课下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体系,给学生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如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如果确定教学重点为“理清文章脉络,掌握逻辑顺序”和“领会博大深远的思想”的话,可将此重点转化为这三个问题:1.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2.教养的内涵有哪些?3.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简洁的导入之后,出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再回答。学生只要弄清楚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啦。
教师授课前设置的问题除了要能够贯穿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注意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例如,教学目标如果是“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就可以转化为“依次找出课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与中心有什么关系”等具体的问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教师提的问题,有自己预设的,也有的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但有些如除借助工具书能解决的字词外的问题,学生单独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提出来,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解决。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在课前提出,也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提出;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用递条子的方式提出等。
预习史铁生《我与地坛》时,很多学生提问:“用标题突破法,《我与地坛》,是不是就是写我,写地坛,然后写我和地坛的关系?”课堂上我鼓励大家按这思路去理解,有学生不久就说:“还写了母亲”。于是我乘机提问:“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要写到母亲?”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把“我”、“地坛”与“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再加以分析,很好地理解了课文。
三、师生共同阅读,思考问题
问题提出了就需要解决,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阅读比自发的、无目的的阅读效率高得多。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有目的的阅读习惯,可以是自由地速读、略读或者精读,也可以是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或用课本剧的形式“阅读”,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笔不离手、随时动笔的习惯,注意标示段落,圈点勾画,甚至能偶尔述评。学生在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中,既能发现问题,也能对所提问题作初步判断和思考。切忌一上课就分析课文,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既使课堂失去它应有的魅力,也使学生逐步养成不看课文或材料就直接答题的坏习惯。学生阅读时,教师不要中途打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或许考虑课堂很静,想借助不时的提醒来活跃气氛,殊不知这反而打乱了学生阅读的思维,破坏了学生那种渐入佳境的阅读氛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四、围绕教学目标,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语文课,总是随着师生的双边活动逐步展开,将画卷一样的课文内容逐个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清晰地展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这时候教师就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一)弄清基本问题。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后,应该对基本信息有了初步了解,这是分析文章的前提。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或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尽量不看书本,如果有出入可以再看书本,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二)设置矛盾,激发兴趣。一篇好的课文往往有很多悬念或矛盾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矛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通过碰撞才能激起火花。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再回到课文,质疑课文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蒂尔德的朋友为什么会那么爽快地把项链借给她?项链是假项链在文章中有没有进行铺垫?马蒂尔德为什么没有发现?她的朋友保留这挂假项链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发现马蒂尔德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三)巧设问题,化难为易。阅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要求准确作答,恐怕有点难度,此时如果老师能铺设几个台阶,学生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小问题: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当时作者身处何处?作者有哪些经历?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他的幸福?这样通过层层铺垫,最终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说这一句话的内心感受,准确把握这句话的含义,一般得出“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四)问题要有弹性。我们都知道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道理,但要能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不要使所问的问题让学生用“是”或“不是”就算回答了,必须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思考后不能回答上来,就习惯帮助学生把答案说出来,殊不知学生思考的过程有时比他们直接说出答案来更可贵。
学习的过程就是围绕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围绕问题做好语文教学的文章,既要在内容上重视“是什么问题”,又要在方式上注意“怎样提出问题”,熟练运用直问和曲问、顺问和逆问、单问和套问等多种方式,努力使课堂教学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一、教师研读课文,预设问题
教师的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教材的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如何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简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一节课下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体系,给学生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如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如果确定教学重点为“理清文章脉络,掌握逻辑顺序”和“领会博大深远的思想”的话,可将此重点转化为这三个问题:1.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2.教养的内涵有哪些?3.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简洁的导入之后,出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再回答。学生只要弄清楚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啦。
教师授课前设置的问题除了要能够贯穿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注意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例如,教学目标如果是“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就可以转化为“依次找出课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与中心有什么关系”等具体的问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教师提的问题,有自己预设的,也有的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但有些如除借助工具书能解决的字词外的问题,学生单独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提出来,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解决。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在课前提出,也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提出;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用递条子的方式提出等。
预习史铁生《我与地坛》时,很多学生提问:“用标题突破法,《我与地坛》,是不是就是写我,写地坛,然后写我和地坛的关系?”课堂上我鼓励大家按这思路去理解,有学生不久就说:“还写了母亲”。于是我乘机提问:“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要写到母亲?”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把“我”、“地坛”与“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再加以分析,很好地理解了课文。
三、师生共同阅读,思考问题
问题提出了就需要解决,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阅读比自发的、无目的的阅读效率高得多。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有目的的阅读习惯,可以是自由地速读、略读或者精读,也可以是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或用课本剧的形式“阅读”,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笔不离手、随时动笔的习惯,注意标示段落,圈点勾画,甚至能偶尔述评。学生在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中,既能发现问题,也能对所提问题作初步判断和思考。切忌一上课就分析课文,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既使课堂失去它应有的魅力,也使学生逐步养成不看课文或材料就直接答题的坏习惯。学生阅读时,教师不要中途打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或许考虑课堂很静,想借助不时的提醒来活跃气氛,殊不知这反而打乱了学生阅读的思维,破坏了学生那种渐入佳境的阅读氛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四、围绕教学目标,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语文课,总是随着师生的双边活动逐步展开,将画卷一样的课文内容逐个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清晰地展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这时候教师就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一)弄清基本问题。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后,应该对基本信息有了初步了解,这是分析文章的前提。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或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尽量不看书本,如果有出入可以再看书本,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二)设置矛盾,激发兴趣。一篇好的课文往往有很多悬念或矛盾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矛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通过碰撞才能激起火花。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再回到课文,质疑课文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蒂尔德的朋友为什么会那么爽快地把项链借给她?项链是假项链在文章中有没有进行铺垫?马蒂尔德为什么没有发现?她的朋友保留这挂假项链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发现马蒂尔德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三)巧设问题,化难为易。阅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要求准确作答,恐怕有点难度,此时如果老师能铺设几个台阶,学生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小问题: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当时作者身处何处?作者有哪些经历?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他的幸福?这样通过层层铺垫,最终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说这一句话的内心感受,准确把握这句话的含义,一般得出“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四)问题要有弹性。我们都知道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道理,但要能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不要使所问的问题让学生用“是”或“不是”就算回答了,必须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思考后不能回答上来,就习惯帮助学生把答案说出来,殊不知学生思考的过程有时比他们直接说出答案来更可贵。
学习的过程就是围绕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围绕问题做好语文教学的文章,既要在内容上重视“是什么问题”,又要在方式上注意“怎样提出问题”,熟练运用直问和曲问、顺问和逆问、单问和套问等多种方式,努力使课堂教学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