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战略应对膨胀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6个月的研究,2007年1月11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公布了我国首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过去30年,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中国少出生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未来30年,中国预计净增约2亿人。2033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
  中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之余,纷纷将矛头指向人口膨胀。有人担忧,中国的人口压力已经接近社会、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极限。
  亦有专家预测,中国人口永远不会超过15亿。目前中国人口数目上涨的态势,在几十年后将停止。届时,中国人口会日渐减少,摘掉“人口第一大国”的高帽。据此理论,中国的人口压力只是居安思危者的过度忧虑。人口高峰过后,中国面临的不是人口爆炸,而是人口资源短缺。
  有人形象地把中国比喻成一列火车,而乘客便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经过每一年度的站点,众多新乘客蜂拥而上。中国这一人口列车,能否畅通无阻?
  
  有种族之存在,无种族之空间?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增加一个人,就意味着人均占有减少一份。在十几亿的大分母下,中国成了缺水大国、贫林大国、贫草大国,耕地、石油、矿产同样形势严峻。水、电、石油的短缺,已经让寻常百姓有切身之感。资源危机,缓缓威逼中国。
  人口多,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据由国务院批转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
  另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劳动年龄人口方面,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为8.6亿人,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如果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劳动力增加的需求,失业问题就会长期困扰中国。没有饭碗,意味着衣食无源、生活无计。
  来自《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占总人口11%。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重从2000年的9.9%增到16.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4亿,比重从2000年的6.7%增长到11.2%。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老龄人口高峰。届时每3-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2200万、8300万。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养老负担将成为未来家庭的重要支出。从小家庭来说,两个年轻人养4个老年人,从宏观上说,2-3个劳动力就得养一个老人。“未富先老”的危机,威胁中国。
  人口素质低,更是举世瞩目。近代百余年的战争与动乱,中国教育在曲折中徘徊前进。比之世界发达国家,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远远落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85年,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为545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
  专家们疾呼:提高人口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是中国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走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因素。
  
  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多,便要适当地控制。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主张,成为中国的一声霹雳,对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提出了挑战。70年代,中国人口多得让中国不堪负担,计划生育政策诞生了。
  在地球所能提供的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环境所能容纳的任何生物的数量、规模都有一定的限度。就是说,我们生存的空间对人口数量、规模的限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创造了计划生育政策,更从中获益匪浅。计划生育,解决了中国人口无限制膨胀的问题。
  满则溢,亏则损。生育水平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生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只有保持与空间、资源的平衡,才能保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30多年的人口政策,成绩显著,人口数量已经掌握在政府控制之下。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目标,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控制在13.6亿,2020年将控制在14.5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有望控制在15亿。
  人口变化的周期性相对较长,政策稍一调整,人口实际数量可能会大起大落。政府的干预,初衷是好的,可怎么运行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呢?
  计生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在科学和法制的基础之上,已经建立了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据此,中国何患摘不掉“人口第一大国”的高帽,何患人口膨胀至毁掉种族?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口”。“口”的问题已经通过政府干预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人”的问题是否无足轻重?
  “人”,是关于人口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关键就是提高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持久动力和源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的能力建设是第一建设。
  人口素质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的竞争条件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口素质低的问题日益凸显。
  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状况。比之孱弱多病的人,健康的人自然更能参与生产。“东亚病夫”的形象,中国曾背负多年。曾几何时,这顶帽子被悄然摘掉。
  时下,婴儿出生状况、老年人健康状况、残疾人医疗状况、国人平均寿命,都不同往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更是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核心。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明显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确立,中国立志走向科教兴国的轨道。“扫盲运动”、“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
  目前,免费义务教育逐步试点;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农村教育投入比例升高。中国的人口战略,已经彰显出其无尽的动力。
  有人说“教育是会下金蛋的母鸡”,投入才有回报,中国政府的公共投资已经把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当中。提高人口素质,已经上升到中国的战略高度。当努力得到回报的时候,中国将英才遍地。
  不论身体健康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虽已大有气色,但距目前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上升到战略高度的人口建设,需要更强壮、更富智慧的中国人。中国只能不断探索,才能避免前功尽弃。
  中国改变命运,靠脚踏实地致力于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源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可以转换为举世无双的人力资本。
  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在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质量得到提高的情况下,人口大国就将转变为人口强国。中国将不再为“有种族之存在,无种族之空间”而忧心忡忡。“多而不愚”的中国人,能繁荣种族,更能发展种族。
其他文献
根据《濒湖脉学》有关“寒湿入营”的论述,指出寒湿入营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虚,寒湿内生,伏于营分;或虚寒之体,外受湿邪,传于营分。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厥冷,肿块、
本试验针对河西走廊气候特征和以漫灌为主的种植结构,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3种农田覆盖材料(白色薄膜、黑色薄膜和玉米秸秆)进行了枸杞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
据报道,浙江杭州质监局半年来组织了近400家企业的1千1百多位企业法人代表、生产主管和质检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考试。此举如果只是试图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无可厚非。
临颍县是河南省大豆重要产区之一,本文分析了临颍县大豆生产情况及高温热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介绍了某临海扩建LNG接收站,由于扩建场地为填海区域,部分LNG卸料管线需跨越原有钢筋混凝土防浪堤,防浪堤下处抛石层,考虑管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于管道应力的影响不可预见性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这天浙江正泰集团在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状告法国施耐德电器公司专利侵权,索赔金额高达3.3亿元。这一消息使一度保持低调的正泰董事长南存辉再度回到公众的视线。南存辉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他走的每一步路都令世界瞩目,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亦让记者为之感动与钦佩。    创业艰难为壮志    早期艰难创业  1984年,还是修鞋匠的南存辉发现低压电器行业的市场前景很大,但是他个人的
为了探索涡阳县城东镇土壤上小麦最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2015年布置“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理论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216.9、90.45、54
4月5日,借全民营造“新北京新奥运”环境文明工程的契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在清华大学主楼举办了“首都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论坛”。论坛上,“2007年北京高校网络辅导员培训班开班典礼”引来了众人关注的目光。之后,来自北京70所高校的200余名网络辅导员将走马上任,在虚拟世界展开工作。  这个由虚拟世界衍生出的现实职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是网络时代造就的产儿,同样
期刊
中国汽车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乘用车走进家庭已经是挡不住的潮流。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巨大人口及年轻一族的心理状态,中国汽车年销量和保有量呈几何级增长,肯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世界各主要跨国公司的目光,通用与上海汽车集团的合资已经取得辉煌成果,上海通用连续数年荣登年度销量榜首。德国大众拥有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个巨型汽车合资企业,早已占得先机,此外,雷诺一日产、戴一克汽车、福特汽车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成功实施。与前5次不同,此次国内的既有铁路线路将发挥其运能极限,将中国铁路从以往的正常时速160公里带入高速列车时速200公里,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线路已达世界水平。  大提速后谁获益?专家认为,时间价值越明显的产业,从大提速中直接分得的蛋糕就越大。事实上,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的利好已经“立竿见影”。    客运增线促旅游增值    在全国铁路第6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