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浮动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hen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数据,统计2005-2018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贷款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上浮、下浮的幅度,以此来衡量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计算贷款利率上、下浮动幅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以2013年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模型检验这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人口规模、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具有显著影响.贷款利率下浮和适当的上浮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过度的贷款利率上浮会增加企业融资约束.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受地区差异、企业所有权和规模差异的影响.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化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的自我控制愈发为互联网用户所关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信息主体被遗忘权的行使.被遗忘权作为隐私权的拓变,其行使范围正空前扩张且呈现超载之势,由此带来各种内外部困境.就其内部困境而言,可采取信息分类化措施以明确权利行使对象,构建权利主体间的利益衡平机制,以及减轻义务负担以实现权利行使效果.就其外部困境而言,须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限度、被遗忘权行使的利益衡平限度以及网络用户容忍限度,以为便捷高效地行使被遗忘权创造稳定有序的网络法治环境.
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民需要、提升人民福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有助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政策具有如下品格:能够确保获取福利服务的机会平等,能够促进正常有序的社会流动,能够对社会风险具有预防性,能够处理好政府、市场、个人的责任关系.中国社会政策还存在着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因素,表现为:有些社会政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排斥性、福利水平分化现象依然存在、社会政策还不能有效应对数字经济所产生的社会风险、社会政策主体之间责任不够明确.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更加积极的社会政策建设.一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之前全球低通胀的局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需求持续上升,疫情冲击下的供给严重不足,通货膨胀开始上扬.在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扰动下,供应链瓶颈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一步推动通胀攀升.由于疫情在各国蔓延程度不一致,疫情对不同经济部门冲击不一,以及各国刺激政策的力度和结构不一,全球通胀的上升呈现出在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不一致的结构性和不平衡的新格局.这对央行货币政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疫情危机后,央行迅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企稳了资本市场,支持了实体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已
空客与欧元共同构成了欧洲一体化的两颗明珠,在欧洲整体经济竞争力遭遇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它们分别成为欧洲在产业和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实力象征.但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的时间里,欧洲诸国的多个商用飞机项目因美国制造商的强大攻势一路溃败.作为一个多国联合企业,空客的异军突起全面扭转了欧洲民航工业的颓势.空客的崛起不仅仅是一场商业上的成功,而是源于欧洲一体化所奠定的坚实政治基础.欧洲一体化通过培育合作习惯构建战略互信,克服了内部的技术民族主义,促进了欧洲相关国家在飞机研制上形成稳定的多国分工模式;同时,欧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