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留守学生出现的症状,学校教育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留守学生成长进行教育。论证了留守学生需要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学校和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并以实际行动关心留守学生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留守学生;对策
1 中职学校“留守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家长和孩子对学习的期望不高
很多家长奉行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重要的是进重点高中,一旦子女初考失利进了职业学校大门,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只能在职业中专“混三年”,没有具体目标。而中职学生也普遍认为:念中专前途几乎没啥希望,刚进校时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2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削弱,隔代教育忧患加重
留守学生的父母要么长年在外,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偏少;要么与子女沟通少,有限的沟通也多为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灵的交流甚少。还有很多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缺乏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隔代教育忧患重重。
1.3 学校教育困难多,社会关注职教不足
当前,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虽然加大了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但学校教育资源的缺乏,很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2 留守学生出现的症状
2.1 心理人格问题
由于留守学生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上进心不强,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斤斤计较,不合群。
2.2 道德品行问题
留守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少父母管教和盘问,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甚至小偷小摸。
2.3 学习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作业、逃课、到网吧玩游戏、厌学等现象。入学基础差,大多数学生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
3 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育人功能
(1)要明确班主任的地位、职责和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最大、时间最长、效果最明显。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状况直接决定班风、学风,影响校风。班主任作为特殊类型的教师,其职责就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要严格班主任选聘标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质量。一个好的班主任是一个好的班级的象征,是构建优秀班级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的催化剂。因此,要选聘那些工作能力强、道德风尚高、吃苦耐劳精神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3)要加强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基本素质等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必须定期对班主任队伍进行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具体操作程序、工作、方法等的培训,让班主任接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理论,了解现代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
(4)要建立和完善班主任评价考核体系,加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管理服务。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中职学校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实施有效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掌握班级学生的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关注、关爱、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与班主任的管理育人形成合力。
3.3 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1)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经常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获奖处分、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学校也能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做“三个一”工程,即帮家长洗一次衣服、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教师节为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3)约谈。对于问题学生,也可以采用约谈的形式,邀请家长到校,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共商今后学生教育的方法步骤,做到相互协调和配合,防止意见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3.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校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安排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等方式,加强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对“留守学生”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采取正面引导、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留守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首先,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次,要以班主任为骨干,利用接触、了解“留守学生”最多、最富有学生工作经验的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最后,全体教职员工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设立一个“知心姐姐信箱”,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心结和生活上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学会感恩;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直接帮助等。
3.5 培养“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中职生已接近或进入成人,因此,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很有必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当他们被尊重、被肯定时,会产生一种自愿的意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身应尽的职责。所以,在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时,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他们的不同需要、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描绘人生理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反思;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思,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结语
中職学校只有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留守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 嵇成国.农村中职校“留守学生”现状及其对策初探[J].江苏教育,2009(27).
[3] 李焰,雷雳.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8-64.
关键词:中职学校;留守学生;对策
1 中职学校“留守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家长和孩子对学习的期望不高
很多家长奉行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重要的是进重点高中,一旦子女初考失利进了职业学校大门,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只能在职业中专“混三年”,没有具体目标。而中职学生也普遍认为:念中专前途几乎没啥希望,刚进校时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2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削弱,隔代教育忧患加重
留守学生的父母要么长年在外,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偏少;要么与子女沟通少,有限的沟通也多为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灵的交流甚少。还有很多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缺乏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隔代教育忧患重重。
1.3 学校教育困难多,社会关注职教不足
当前,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虽然加大了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但学校教育资源的缺乏,很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2 留守学生出现的症状
2.1 心理人格问题
由于留守学生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上进心不强,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斤斤计较,不合群。
2.2 道德品行问题
留守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少父母管教和盘问,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甚至小偷小摸。
2.3 学习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作业、逃课、到网吧玩游戏、厌学等现象。入学基础差,大多数学生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
3 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育人功能
(1)要明确班主任的地位、职责和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最大、时间最长、效果最明显。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状况直接决定班风、学风,影响校风。班主任作为特殊类型的教师,其职责就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要严格班主任选聘标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质量。一个好的班主任是一个好的班级的象征,是构建优秀班级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的催化剂。因此,要选聘那些工作能力强、道德风尚高、吃苦耐劳精神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3)要加强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基本素质等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必须定期对班主任队伍进行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具体操作程序、工作、方法等的培训,让班主任接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理论,了解现代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
(4)要建立和完善班主任评价考核体系,加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管理服务。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中职学校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实施有效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掌握班级学生的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关注、关爱、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与班主任的管理育人形成合力。
3.3 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1)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经常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获奖处分、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学校也能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做“三个一”工程,即帮家长洗一次衣服、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教师节为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3)约谈。对于问题学生,也可以采用约谈的形式,邀请家长到校,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共商今后学生教育的方法步骤,做到相互协调和配合,防止意见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3.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校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安排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等方式,加强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对“留守学生”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采取正面引导、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留守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首先,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次,要以班主任为骨干,利用接触、了解“留守学生”最多、最富有学生工作经验的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最后,全体教职员工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设立一个“知心姐姐信箱”,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心结和生活上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学会感恩;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直接帮助等。
3.5 培养“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中职生已接近或进入成人,因此,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很有必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当他们被尊重、被肯定时,会产生一种自愿的意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身应尽的职责。所以,在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时,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他们的不同需要、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描绘人生理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反思;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思,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结语
中職学校只有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留守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 嵇成国.农村中职校“留守学生”现状及其对策初探[J].江苏教育,2009(27).
[3] 李焰,雷雳.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