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是中学学习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它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进一步的深造。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提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策略,希望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数学成绩 原因 解决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是比较艰苦的,需要系统的掌握各类公示、定理、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它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在更高一层次的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检验中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数学考试成绩。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数学学习情况不理想,其实他们自身也迫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结果事半功倍,而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研究影响数学成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首先,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其对待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和很大关联。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还有一些学生重文轻理,因对文科课程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花在文科课程上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导致学习数学时间不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
其次,对待学习没有恒心。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缺乏恒心、遇到困难,喜欢选择知难而退,而中学阶段与小学相比,数学课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学习方式上,也要求学生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适应从中学到中学的角色转换,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影响学习成绩。
(二)思想上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
到了中学阶段,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都比中学阶段更强。对于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低年级知识的学习是高年级学习的基础,尤为重要;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技巧都不应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学生以及内外环境的要求而不断提高或又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证明,到了中学数学成绩下降的学生大多存在对基础知识、解题技能掌握不系统、全面的情况,他们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思想上也较为懒惰,对各类知识、概念、定理掌握不深入,甚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就直接导致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无法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也跟不上教学的进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三)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基础知识如同一栋楼房的地基,地基如果搭不牢,必定会影响整栋楼房的质量。那么同理,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就会关系到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成绩。然而,部分学生对待学习个人感觉良好,好高骛远,他们不重视练好基本功,喜欢攻克难题,不重视对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理解,而恰恰在作业或考试时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基本运算出错,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这门课程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也起着直观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等系列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有不少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以教师为中心,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都处于被动,这样一来,也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心理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对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出以下提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态度应从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抓起,而且必须要坚持做到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慢慢积累、以点带面,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抓住重点,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训练。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其次,我们应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习乐趣。
(二)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有利影响。
首先,家长应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对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也起着积极作用,家长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满足。
其次,加强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作为家长,应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中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最后,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应学会自立,这不论对将来进一步学习或是走上社会,都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独立空间,只有相信和理解他们,孩子才能慢慢成长,建立起自信心。所以,有时应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探索,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进行的。他们在接受学校的教育的同时,还接受着学校校风、学风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良性发展,反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收到不利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经费投入。比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样一来,教学形式不再单一,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必然也会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应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团结互助、共学互比、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共同取得数学学习的进步。
总而言之,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家长和学校都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l]张顺燕.数学文化与应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曾峥.数学教育的哲学反思: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肇庆学院学报,2002(5).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数学成绩 原因 解决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是比较艰苦的,需要系统的掌握各类公示、定理、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它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在更高一层次的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检验中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数学考试成绩。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数学学习情况不理想,其实他们自身也迫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结果事半功倍,而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研究影响数学成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首先,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其对待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和很大关联。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还有一些学生重文轻理,因对文科课程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花在文科课程上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导致学习数学时间不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
其次,对待学习没有恒心。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缺乏恒心、遇到困难,喜欢选择知难而退,而中学阶段与小学相比,数学课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学习方式上,也要求学生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适应从中学到中学的角色转换,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影响学习成绩。
(二)思想上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
到了中学阶段,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都比中学阶段更强。对于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低年级知识的学习是高年级学习的基础,尤为重要;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技巧都不应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学生以及内外环境的要求而不断提高或又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证明,到了中学数学成绩下降的学生大多存在对基础知识、解题技能掌握不系统、全面的情况,他们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思想上也较为懒惰,对各类知识、概念、定理掌握不深入,甚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就直接导致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无法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也跟不上教学的进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三)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基础知识如同一栋楼房的地基,地基如果搭不牢,必定会影响整栋楼房的质量。那么同理,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就会关系到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成绩。然而,部分学生对待学习个人感觉良好,好高骛远,他们不重视练好基本功,喜欢攻克难题,不重视对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理解,而恰恰在作业或考试时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基本运算出错,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这门课程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也起着直观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等系列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有不少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以教师为中心,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都处于被动,这样一来,也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心理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对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出以下提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态度应从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抓起,而且必须要坚持做到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慢慢积累、以点带面,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抓住重点,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训练。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其次,我们应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习乐趣。
(二)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有利影响。
首先,家长应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对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也起着积极作用,家长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满足。
其次,加强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作为家长,应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中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最后,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应学会自立,这不论对将来进一步学习或是走上社会,都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独立空间,只有相信和理解他们,孩子才能慢慢成长,建立起自信心。所以,有时应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探索,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进行的。他们在接受学校的教育的同时,还接受着学校校风、学风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良性发展,反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收到不利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经费投入。比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样一来,教学形式不再单一,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必然也会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应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团结互助、共学互比、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共同取得数学学习的进步。
总而言之,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家长和学校都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l]张顺燕.数学文化与应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曾峥.数学教育的哲学反思: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肇庆学院学报,2002(5).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