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拖拖拉拉的稿子,从几个月前的日内瓦车展拖到现在,其实并非无从落笔,而是希望听到阿方索讲述更多。
北京车展的时候,我在英菲尼迪VIP室见到阿方索,简单寒暄几句,又是一轮新的采访,半年的时间里,这是我第五次和他聊设计了。
他是一个有味道的男人,他悄悄让我猜他的年龄,我这才惊讶地知道他都年过半百了,这就不难理解,一个高端豪华品牌也能如此感性。阿方索给我讲英菲尼迪的大灯设计,他让我蹲下来看Q50,和它齐平的角度看过去,这只灯给人以眼睛的感觉。
“瞳孔与眼皮之间是有关联的,”他说,“如果把眼皮往下拉一拉,就会产生更多的诱惑,更引人注目。”如果是在Etherea概念车上来看,他的讲解会更加饱满而生动,英菲尼迪就是在这些细节之中寻找感性的元素的。
阿方索说:“在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看来,‘感性’意味着品牌的重塑,他希望能够挖掘出品牌背后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英菲尼迪既有亚洲的DNA又有西方的DNA,其所追求的‘感性’是极具诱惑的。通过东方理念与西方元素的结合,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市场上独一无二的豪华品牌。”
“我们的设计经常会有些拉丁风格,再与亚洲的DNA相结合,就成了我们未来产品设计的主线。”阿方索说。目前,英菲尼迪有7个产品正处于设计过程当中,北京的设计中心也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他们都充满着感性的精神,会将品牌的这一趋势非常自然地体现在创作当中。
英菲尼迪的价值观
在他的讲解之中,英菲尼迪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自我,这形成了英菲尼迪的价值观。
自然之力。阿方索用海浪、沙丘等来思考汽车设计,在他看来自然界隐藏着无穷的力量,这些力量最终会变成型面、线条表达在汽车身上。
融合东西的极具魅惑力。汽车来自于西方,而东方却充满着新鲜的魅惑,阿方索坦言,英菲尼迪是一个汇集了东西方的品牌,而设计就是要表达这种美感。如同日内瓦车展亮相的Q50 Eau Rouge概念车,内核里塞进了GT-R的心脏,而一身魅惑的血色,在西方人看来则是东方韵味的表达。用阿方索本人的话来说,“它代表了英菲尼迪对豪华的全新表达。先前英菲尼迪的产品很多是偏轻量化和偏动感的,而这辆车更像一头愤怒的公牛,追求极致的驾驶感受。我乐于接受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和挑战,比如为它选择了非常有激情的车身颜色,让真正喜欢它的客户一眼就能被其吸引。”尖端科技则是英菲尼迪价值观的第三个关键词,在看不见的地方用航空科技来重新设计转向系统,在看得见的地方用两块液晶屏来丰富手感,这就是英菲尼迪对设计的理解。
汽车是融合了软和硬的雕塑
半年前在美国,我开了开那台价值连城的Emerg-E概念车,阿方索给我讲过三款预示未来的英菲尼迪概念车:Essence、Etherea和Emerg-E,从这三款概念车开始,英菲尼迪的设计走向了新纪元。
自然给予了阿方索很多灵感,例如英菲尼迪的前脸是一个水波纹格栅造型,为什么是水波纹呢?阿方索让我观察一座桥在水面的倒影,桥是直的,而波光里的倒影却是弯曲的,保留自然的线条,然后加以修改,这就成为最美的设计。而C柱的反折,英菲尼迪称之为“新月造型”,在弱光下,英菲尼迪C柱的炫光恰如一弯新月。
“汽车就是雕塑,融合了软和硬”,阿方索用这样的观点表达了他的理解。以Essence为例,车顶的线条顺滑过渡,而Q50则更加理性,但倘若我们将两款车的线条一并简化,其实二者之间有着相同的几根线条,只不过它们的处理方式是激进还是保守罢了。
阿方索认为,英菲尼迪的血液当中,一部分流着西方的血液,一部分流着亚洲的因子,这正是英菲尼迪最大的卖点,也正是英菲尼迪设计当中诱惑感和吸引力的来源之一。例如内饰,几根线条勾勒出的空间把驾驶者围在最中央的位置,内饰设计大胆突出银色质感,再用东方气息的金属,勾勒出一种神秘感。
神秘,这是他每一次都要提及的关键词,他似乎并不接受—款平庸的车,我问他,是否担心过于前卫?他说,“英菲尼迪很难完全去实现这种折中或中庸之道,而且如果我们采取这个方向,可能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出口。”
他告诉我设计如果过于中庸,它看起来会很像奥迪等汽车品牌的产品,而英菲尼迪想要传达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英菲尼迪有专属自身的特征,中庸是危险的,也是和品牌理念相悖的。在中国,英菲尼迪希望成为区别于其它豪华品牌,更不能做得过于中庸,当然也不能做得过于随性。
再次回到新款Q50身上去。他说:“Q50的设计用了一个中文字‘凛’。”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故事,他指着车身侧面的线条告诉我,一根贯穿前后的直线产生了流线型的感觉,然后隐隐约约透出神秘的感觉。
他说,Q50给人的那种感觉是“有尊严的动态感”。
北京车展的时候,我在英菲尼迪VIP室见到阿方索,简单寒暄几句,又是一轮新的采访,半年的时间里,这是我第五次和他聊设计了。
他是一个有味道的男人,他悄悄让我猜他的年龄,我这才惊讶地知道他都年过半百了,这就不难理解,一个高端豪华品牌也能如此感性。阿方索给我讲英菲尼迪的大灯设计,他让我蹲下来看Q50,和它齐平的角度看过去,这只灯给人以眼睛的感觉。
“瞳孔与眼皮之间是有关联的,”他说,“如果把眼皮往下拉一拉,就会产生更多的诱惑,更引人注目。”如果是在Etherea概念车上来看,他的讲解会更加饱满而生动,英菲尼迪就是在这些细节之中寻找感性的元素的。
阿方索说:“在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看来,‘感性’意味着品牌的重塑,他希望能够挖掘出品牌背后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英菲尼迪既有亚洲的DNA又有西方的DNA,其所追求的‘感性’是极具诱惑的。通过东方理念与西方元素的结合,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市场上独一无二的豪华品牌。”
“我们的设计经常会有些拉丁风格,再与亚洲的DNA相结合,就成了我们未来产品设计的主线。”阿方索说。目前,英菲尼迪有7个产品正处于设计过程当中,北京的设计中心也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他们都充满着感性的精神,会将品牌的这一趋势非常自然地体现在创作当中。
英菲尼迪的价值观
在他的讲解之中,英菲尼迪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自我,这形成了英菲尼迪的价值观。
自然之力。阿方索用海浪、沙丘等来思考汽车设计,在他看来自然界隐藏着无穷的力量,这些力量最终会变成型面、线条表达在汽车身上。
融合东西的极具魅惑力。汽车来自于西方,而东方却充满着新鲜的魅惑,阿方索坦言,英菲尼迪是一个汇集了东西方的品牌,而设计就是要表达这种美感。如同日内瓦车展亮相的Q50 Eau Rouge概念车,内核里塞进了GT-R的心脏,而一身魅惑的血色,在西方人看来则是东方韵味的表达。用阿方索本人的话来说,“它代表了英菲尼迪对豪华的全新表达。先前英菲尼迪的产品很多是偏轻量化和偏动感的,而这辆车更像一头愤怒的公牛,追求极致的驾驶感受。我乐于接受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和挑战,比如为它选择了非常有激情的车身颜色,让真正喜欢它的客户一眼就能被其吸引。”尖端科技则是英菲尼迪价值观的第三个关键词,在看不见的地方用航空科技来重新设计转向系统,在看得见的地方用两块液晶屏来丰富手感,这就是英菲尼迪对设计的理解。
汽车是融合了软和硬的雕塑
半年前在美国,我开了开那台价值连城的Emerg-E概念车,阿方索给我讲过三款预示未来的英菲尼迪概念车:Essence、Etherea和Emerg-E,从这三款概念车开始,英菲尼迪的设计走向了新纪元。
自然给予了阿方索很多灵感,例如英菲尼迪的前脸是一个水波纹格栅造型,为什么是水波纹呢?阿方索让我观察一座桥在水面的倒影,桥是直的,而波光里的倒影却是弯曲的,保留自然的线条,然后加以修改,这就成为最美的设计。而C柱的反折,英菲尼迪称之为“新月造型”,在弱光下,英菲尼迪C柱的炫光恰如一弯新月。
“汽车就是雕塑,融合了软和硬”,阿方索用这样的观点表达了他的理解。以Essence为例,车顶的线条顺滑过渡,而Q50则更加理性,但倘若我们将两款车的线条一并简化,其实二者之间有着相同的几根线条,只不过它们的处理方式是激进还是保守罢了。
阿方索认为,英菲尼迪的血液当中,一部分流着西方的血液,一部分流着亚洲的因子,这正是英菲尼迪最大的卖点,也正是英菲尼迪设计当中诱惑感和吸引力的来源之一。例如内饰,几根线条勾勒出的空间把驾驶者围在最中央的位置,内饰设计大胆突出银色质感,再用东方气息的金属,勾勒出一种神秘感。
神秘,这是他每一次都要提及的关键词,他似乎并不接受—款平庸的车,我问他,是否担心过于前卫?他说,“英菲尼迪很难完全去实现这种折中或中庸之道,而且如果我们采取这个方向,可能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出口。”
他告诉我设计如果过于中庸,它看起来会很像奥迪等汽车品牌的产品,而英菲尼迪想要传达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英菲尼迪有专属自身的特征,中庸是危险的,也是和品牌理念相悖的。在中国,英菲尼迪希望成为区别于其它豪华品牌,更不能做得过于中庸,当然也不能做得过于随性。
再次回到新款Q50身上去。他说:“Q50的设计用了一个中文字‘凛’。”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故事,他指着车身侧面的线条告诉我,一根贯穿前后的直线产生了流线型的感觉,然后隐隐约约透出神秘的感觉。
他说,Q50给人的那种感觉是“有尊严的动态感”。